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鎦金帶鉤

鎦金帶鉤

衣帶的鉤子

鎦金也稱火鍍金,古人用於青銅器及銀飾品表面裝飾黃金的方法。這種工藝己有數千年的歷史。

黃金和水銀按壹定比例混合,形成金汞齊。在需要裝飾的表面將金汞齊手工塗上,然後加溫蒸發汞,黃金便留在器物表面。如此反復數層至十數層,視金層飽滿勻稱即成,然後用瑪瑙壓光。這種傳統工藝因金層飽滿豐厚,裝飾性強,不易磨損。

灑金即餾金,人為將鎦金形成壹種象碎金薄隨意灑在紙上的效果,多用於銅爐的裝飾。我將它用於餾金鉤,鉤頭上斑斑點點就是灑金。

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曾多次出土玉帶鉤,大多出於人架下肢部位。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制的寬帶,《詩·曹風·鸕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鄭箋:“謂素絲大帶,有雜色飾者。”大帶又名紳帶,《禮記·玉藻》說紳帶的長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離)。女子的長腰帶名綢繆,打成環狀結易於解開的叫紐,打緊死結不好解開的叫締。因在紳帶上不好勾掛佩飾,所以又束革帶。開初革帶兩頭是用短絲繩和環系結,並不美觀,只有貧賤的人才把革帶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帶束在裏面,再在外面束紳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華夏民族采用銅帶鉤固定在革帶的壹端上,只要把帶鉤勾住革帶另壹端的環或孔眼,就能把革帶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觀,所以就把革帶直接束在外面來了。古文獻記載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的國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的故事。《淮南子·說林訓》所記,“滿堂之坐,視鉤各異”,都說明革帶已經露在外面。在這種情況下,革帶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帶鞓(tīng音汀)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裝飾。從考古發現的材料證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東蓬萊村裏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銅帶鉤出土。春秋中期的銅帶鉤在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鄉韶山灌區、陜西寶雞茹家莊、北京懷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春秋墓和陜西鳳翔高莊10號春秋墓曾出土金帶鉤、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帶鉤、銅環與玉瑗、玉璜和回形玉飾組成的佩飾同出。到戰國時期,也有帶鉤與環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縣5號戰國墓鐵帶鉤與骨環同出,6號戰國墓青銅嵌綠松石的帶鉤與羊脂玉環同出,安陽大司空村131號戰國墓人架腹部有銅帶鉤與玉髓環套合在壹起。因此腰帶帶鉤的功用就有數種,壹種是橫裝於帶端用來搭接革帶兩端的,壹種是與環相配直掛在革帶上勾掛佩飾的。另有壹種較長的衣鉤可裝於衣服肩部勾掛衣領或裝於衣領勾掛衣服肩部,這種衣鉤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戰國時期的帶鉤,材質高貴,工藝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種變化,但鉤體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種類型:

第壹種:體像螳螂之腹,鉤短,作龍首或鳥首形,下有圓柱,近於壹端,柱頂圓形。

第二種:腹作方形,鉤短作獸首形,下方有方柱,近於壹端,柱頂較城粗大。

第三種:身短鉤長。

第四種:身長方形,鉤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種:腹寬有壹短鉤,背有柱。

第六種:體作圓形、細長頸、短鉤,下有圓柱。

第七種:體作動物形。

第八種:體作琵琶形。

帶鉤的材料有玉質的、金銀的、青銅的、鐵的。工藝制作除雕鏤花紋外,有的在青銅上鑲嵌綠松石,有的在銅或銀上鎏金,有的在銅、鐵上錯金嵌銀,即金銀錯工藝。1951年在河南輝縣固圍村5號戰國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銀帶鉤,長18.4厘米、寬4.9厘米,呈琵琶形底,銀托面包金組成浮雕獸首,兩側纏繞著二龍,至鉤端合為龍首,口銜狀若鴨首的白玉帶鉤,兩側有二鸚鵡,鉤背嵌三縠紋白玉玦,兩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瓏透剔,包金鑲玉,文飾繁華,雍容華貴,現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65年在江蘇漣水三裏墩戰國墓出土的交龍金帶鉤,端為獸頭,柄陰刻二夔龍,鉤身透雕成獸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鑄造、透雕、剔刻法制成的。此件長12厘米,重275克。現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長7厘米,重56克。在山東曲阜魯故城出土的猿形銀帶鉤,通長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進狀,身微拱,極為生動。目嵌藍色料珠,通體貼金,背面有壹圓鈕。1978年在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4個金帶鉤,各長10厘米,是用鑄造法制作,鉤似鴨首、鼓腹、光素無紋,腹下為壹圓鈕。現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河北邯鄲百家村戰國墓的兩次發掘中,就出土銅帶鉤60件,形制多樣。四川昭化出土1件戰國金銀錯犀牛帶鉤,全體布滿花紋。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戰國楚墓發現5件金銀錯鐵帶鉤,2個圓柱形,3個扁條形、滿身嵌錯金銀三角雲紋和斜條卷雲紋,扁條形帶鉤中有2個鑲有黃金和青玉,每條鑲三角形與方形黃金4塊,方形玉3塊,金與玉相間排列於帶鉤背部,金塊表面浮雕幾條互相纏繞的蛟龍,鐵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銹蝕。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國王陪葬墓曾出土玉帶鉤。以上所介紹的,都是華夏地區所使用的帶鉤的情況。我國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吸收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服式來推行服裝改革,強化軍隊的戰鬥力的故事,已在前面敘述。過去研究中國服飾史的學者,常說我國古代的帶鉤是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從胡服中吸收過來的,此說從時間上推算是講不通的,因為趙武靈王比齊桓公晚300年,是戰國中期的人,而帶鉤在春秋中期已普遍應用了。

在我國北方居住的匈奴、東胡等族也在革帶上使用壹種類似帶鉤的金屬裝置,即在鞓上裝壹種鬥獸紋銅飾牌而用銅鐍扣結。鐍是有舌或有喙狀突起的環狀物,可用來固定帶子。匈奴帶鐍在相當春秋晚期的墓中已有發現,內蒙古杭錦旗桃紅巴拉和毛慶溝匈奴墓中都出土過圓形帶鐍,當中有供穿帶用的孔,前部有喙狀突起,尾部有鈕孔。這種鐍每條帶上只出1枚,其作用相當於帶扣。國內外出土很多匈奴、東胡式銅器(也稱鄂爾多斯式銅器)中的透雕帶扣,很多都鑄有喙狀突起和穿帶子的孔,這種突起物常因使用損耗而不十分明顯,加上透雕的鬥獸紋極為繁復生動,因而往往被人忽略,而把它們當作單純的飾牌,年代可從春秋晚期延續到東漢。這類革帶在用鐍扣結和鞓的裝飾牌等方面都與中原革帶的帶鉤不同,因而是另壹系統的帶飾。在古代文獻中稱它們為鮮卑、師比、胥紙、犀毗、私紕頭等。《漢書·匈奴傳》顏師古註:“犀毗,胡帶之鉤也,亦曰鮮卑,亦謂師比,總壹物也,語有輕重耳。”又引張宴說:“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帶即突厥的革帶,鮮卑相當蒙古語的〓obar《〓·五爪虎》,因鮮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稱,並鑄其形於革帶上作為裝飾。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制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魏晉南北朝時逐漸消失取代。

1951年11月,在輝縣市固圍村的戰國墓中出土壹件包金鑲玉銀帶鉤,其工藝精湛、清新、華麗,美不勝收,是精美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帶鉤為白銀鑄造,通體鎏金,全體長18.4厘米,寬4.9厘米。鉤體鑄出浮雕獸首和長尾鳥,獸首分列鉤身前後兩端,作相背對稱排列,形似牛首,雙耳作扁環狀,長尾鳥居鉤體左右兩側,體修長呈S形,盤曲逶迤回旋,尾部作歧出的分尾形,並以爪、尾、反復虬結,點綴鳥體,使裝飾效果突出。鉤體正面嵌飾白玉***3枚,玉塊表面線刻谷紋,自前而後大小依次遞增,在玉塊中心,各鑲壹粒豐球形琉璃彩珠(俗稱蜻蜓眼)。鉤體前端又鑲入用白玉制成鴻雁首形的彎鉤作鉤首,其上用陽線雕出口、眼等細部,側看恰似壹曲頸昂首的鴻雁。鉤身局部還鑿飾小點,以黑漆勾線、點睛、突出輪廓,豐富了色彩層次,顯示出戰國時我國古代金屬工藝的高度水平。

市場價格不好確定~

妳可以去古玩鑒定的地方,詳細查明年代,然後出具證書

讓典當行或者拍賣行估價

  • 上一篇:如何制作金屬字裂紋Ps金屬裂紋
  • 下一篇:陜西渭南特色傳統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