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話收藏
07月24日 ·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粉彩,又稱"洋彩",是釉上彩瓷的壹個品種,始創於清康熙晚期。
康熙晚期,在琺瑯彩瓷制作的基礎上,景德鎮窯開始燒制粉彩瓷,紋飾和施彩風格濃厚、簡樸,制作工藝稍顯粗糙,可以看出仍處於萌芽和成長階段,僅在紅花的花朵中運用以金著色的胭脂紅替代五彩中的紅色彩料,並運用渲染法繪制而成,胭脂紅則多與玻璃白調和後使用,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平塗法繪制,畫筆簡練,施彩較厚,色階不夠豐富,初創階段的特點明顯。
康熙官窯粉彩的傳世器物不多,目前僅知故宮博物院所藏幾件花卉紋盤和水丞等。
粉彩以嫻熟的康熙五彩技術為基礎,改單線平塗法為"渲染法",同時借鑒琺瑯彩多色階的配制技法,將含有"砷"元素的白色彩料"玻璃白"與進口"洋彩"融合,使各種彩色產生粉潤柔和的效果,即紅彩變粉紅、綠彩變粉綠、黃彩變淺黃……
康熙五彩與明代相比,有了重大突破,發明了釉上藍彩以取代明朝所用之釉下青花,同時運用黑彩裝飾,形成了純粹以紅、綠、黃、黑、赭、藍等多種釉上彩料搭配的彩瓷風格。
由於有了深色調的藍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對比更加和諧、沈穩,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
康熙五彩光艷照人,很重要的因素之壹是在燒成上。
釉上彩是在彩爐中低溫燒制而成,故而對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溫度過高,有些釉上顏色會流動或損失,爐溫太低則彩料的光澤不足。
康熙五彩大都色彩鮮艷,光澤明亮,這說明康熙時燒造彩瓷的工藝已十分純熟。
此外,康熙五彩,圖案筆觸精致細膩,生動傳神,改變了明代嘉靖、萬歷時只重色彩而不講究造型的粗率畫風。
同時,其施彩效果較明代均勻,勾勒輪廓所用線條以焦墨為料,筆鋒勁挺有力,後改用油墨彩料,筆觸圓潤柔和。
與琺瑯彩相似,粉彩亦運用油料調色施彩,所繪圖案微微凸起,層次分明,極具立體效果。
由於比五彩烘燒溫度低,爐溫壹般控制在700℃以上,色彩較五彩更為豐富,以淡雅柔麗為特色,感覺上比五彩柔和,因此又有"軟彩"之稱。
雍正朝為粉彩裝飾的大發展時期,官窯器物呈色的柔麗明亮及彩料的精細多變與日俱增,其造型胎釉、紋飾圖案、彩繪技巧都達到了中國瓷史的巔峰。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對比康熙、雍正兩朝瓷器總結曰:
“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箔其上,微微凸起也;
軟彩又名粉彩,謂彩色稍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清逸。”
雍正官窯器物,從造型圖案角度可以分為兩類。
壹類題材沿襲中國傳統圖案,以花卉、山水、雀鳥、人物為主,花卉嬌艷富貴,雀鳥生趣逼真,山水清逸淡雅,人物文靜儒雅;
造型以盤、碗類居多,尚有罐、瓶、花觚、筆筒等,品種豐富,紋飾精美,開創性的集詩、書、畫、印於壹體。
這類器物的彩料壹般為進口或根據進口彩料配方自煉而成。
其胎體輕盈細密,胎骨白潤如玉,釉面絲潤勻凈,色彩柔和清麗,紋樣精美典雅,裝飾手法變化多樣。
除白地粉彩之外,雍正朝還研制出黃地、珊瑚紅地、青釉地、胭脂紅地、黑地等色地粉彩,白地清新雅致,色地濃麗華貴,兩者風格迥異。
另壹類粉彩器受琺瑯彩影響,除彩料外,紋樣也具有濃郁的西洋繪畫風格。
這類器物在中式渲染法的基礎上,借鑒西洋畫中對物體造型、結構、比例的準確表達,利用顏色的深淺和焦點透視表現圖案的凹凸立體感,筆觸細膩,色階豐富,以杯、盒、碗類制品居多。
雍正帝文化修養與審美情趣俱高,他在位的13年間,很少出宮巡訪,日常起居基本以皇宮為中心展開。
為使他的閑暇時間更富情趣,創造出款式多變、完美細膩的文玩器物,已成為他追求的生活享受。
粉彩始於康熙,盛於雍正,其中固然有皇帝個人興趣的推動,但關鍵因素還是景德鎮陶瓷的生產技術經康熙朝的探索沈澱後逐漸步入巔峰。
雍正時期白釉瓷的潔白度已相當高,這為典雅柔麗的雍正粉彩的制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此外,另有壹人為雍正粉彩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此人即為雍正、乾隆年間景德鎮禦窯廠協理官唐英。
他自雍正六年十月奉差江西,專職瓷務,花費大量時間與陶工們接觸交流,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研究傳統陶瓷文化,鉆研創新陶瓷品種。
他在任的二十八年間,秉持盡忠朝廷、鞠躬盡瘁的精神,事事親歷親為,苦心戮力,與工匠同食同息三年,終於掌握了物料火候、生克變化之理,從而創造出大量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真正將清瓷造藝術推至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