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石古稱魚枕亦作“魚魫”。可制器或做窗飾,亦可飾冠。《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郭璞註:“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
”宋·彭乘《續墨客揮犀·魚魫》:“南海魚有石首者,蓋魚魫也。取其石,治以為器,可載飲食,如遇蠱毒,器必暴裂,其效甚著。福唐人(即福建人,編者註)制作尤精,明瑩如琥珀,人但知愛玩其色,而鮮能識其用。”《水滸傳》第二九回:“冠兒小明鋪魚魫,掩映烏雲。”清·吳偉業《送許堯文之官莆陽》詩之二:“抹麗香分魚魫細,荔支漿勝橘奴甘。宋·蘇軾《魚枕冠頌》:“瑩浄魚枕冠,細觀初何物。”《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鋪中立著箇女娘,魚魫冠兒,道裝打扮,眉間青氣現。”
古書記載往往多有訛傳變化,然亦可知青魚石曾為壹時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