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如何養成讀書的習慣。
我們為什麽不養成讀書的習慣呢?可能和父母有直接關系。現在父母不得不為年幼的孩子選擇書籍。比如孩子壹個人有壹堆書,家長要拿過去復習。這樣不好,這樣太膚淺;這樣不行,這些知識對妳沒用;這個也不行。這些妳都看了。妳為什麽又買它...然後父母給他選壹些書。這是壹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西方人認為習慣的形成比妳讀什麽書重要得多。孩子怎樣才能養成習慣?他喜歡讀書。妳去國外的書店,如果有家長領著孩子,基本上都是孩子在挑書。家長只要交錢回家讓孩子慢慢讀。
人的壹生最難改變的就是習慣。比如我雖然花了很多時間看IPAD,但還是想看很多紙上的東西。這就是習慣的形成。所以,當壹個人的閱讀習慣養成後,妳就不用擔心他了。內容的選擇由他決定。父母不應該代替他。
這三個階段不是我決定的,是古人決定的。古人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朗讀。五歲到十五歲的十年是閱讀的第壹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好處就是記憶力好,所以這個階段叫閱讀背誦,不要求理解。我總是讓妳知道今天意味著什麽。比如小學生寫作文,第壹是中心思想,第二是段落大意。古人認為四書五經都是止於山頂的作品。壹個孩子怎麽能理解呢?背下來就過了。想起來,妳能背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妳十五歲之前的記憶。只要能背經典,對妳壹生都有好處。
第二個階段叫做貫通學習。通過學習很容易理解和通過學習。時間段是15到25歲,相當於今天的高中到大學畢業,包括碩士什麽的。在這段時間裏,妳壹定要學會熬過去。
第三階段是涉獵。壹般來說,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是進入社會的第壹個十年。這個時候妳就要不斷學習,因為妳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在單位往往用不上。
閱讀、學習、涉獵,構成了妳的終身閱讀工程。
當然有。簡單來說,有兩種方式。
第壹種方法叫精讀,是妳的專業或者妳喜歡的領域。妳必須仔細閱讀,最好的方法是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文筆,就是這個意思。想要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就離不開精讀。
另外就是粗看,也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粗看,這本書我看了壹遍很快就看完了,就知道是什麽了;壹種是快速閱讀法,是工作閱讀。也就是妳讀這本書的時候,妳讀的是每個自然段的第壹句話。不管妳有多想讀,妳只要跳到第二自然段,加快閱讀速度,就不用深究了。比如第二天,妳要和書的作者見面,說我看過妳的書,然後和他討論他書裏的壹切。這是工作中的閱讀。
讀書的目的是什麽?學以致用。
我主張多讀雜書,多涉獵。我喜歡陶瓷,也出版過幾本關於陶瓷的書。那麽,可能有人會問:看科技書籍對學習陶瓷有什麽影響?陶瓷的顏色都是金屬在高溫下的顏色。比如高溫紅和高溫綠就是銅在高溫下的顏色。這些妳可以通過讀化學來理解。文學對陶瓷有什麽影響?可以加深妳對陶瓷的了解。陶瓷中有很多帶有濃厚文學色彩的名詞,如白釉,其文學描述為“甜白”;黃釉在文學上被稱為“焦黃”。在我的書中,我是這樣描述的:“同樣的白釉,康熙前三朝的白釉是不壹樣的。康熙白釉硬,雍正白釉膩,乾隆白釉薄。”是壹種文藝的感覺。還有,大家都知道“甜白”是永樂的名產。當時我形容它不硬不脆。與雍正的白瓷相比,不膩而甜。與乾隆的白瓷相比,並不單薄醇厚。這些描述都是文學作品。妳必須要有壹定的文學素養才能明白裏面的味道。
閱讀美學書籍對學習陶瓷也有幫助。比如青花,是波斯文化、蒙古文化、漢文化的結晶。沒有壹個瓷器品種能在出現後的700年裏與青花抗衡。直到清代中期,粉彩才逐漸能與之並駕齊驅。粉彩也是舶來品,這是歐洲琺瑯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然後是藍釉。瓷器中很多顏色都是客觀色,如紅、黃、藍、綠,但藍釉是主觀色,自然界中沒有。這種顏色是中國人在中國美學的框架內創造的。古人說“古陶重青瓷”,青瓷是陶瓷中最大的壹種。
哲學和瓷器有關系嗎?看起來沒有直接關系,但確實有。比如有壹種瓷器醬釉,顏色不好看,所以文人給它起了壹個好聽的名字,叫紫金釉。是收斂色,既沒有青瓷的順眼,也沒有黑瓷和白瓷那麽濃烈,只是在壹個角落裏等著。從清朝開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彤都有紫釉;很多種類的瓷器最多延續幾個朝代,但這種瓷器從頭到尾都有官釉。妳想想,這是哲學問題嗎?我有時候開玩笑說葛優有點像紫金釉。葛優年輕的時候,看起來像個老頭,演過小角色,但他最終成為了中國第壹英雄。這是壹種生存哲學。
說了這麽多,也不清楚讀書到底有什麽用。但是有壹點,不管妳讀的是專業書還是休閑書,只要多讀書,壹定會有助於提高妳的生活質量。讀書多的人壹定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