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境內文物古跡眾多,為山西省文物大市之壹。截至2012年底,整理在冊的文物單位***有1600余處,其中國保單位20處,省保單位5處,晉城市保單位113處。在國保單位中有四個“全國之最”:元代姬氏民居是中國最早的木結構民間住宅建築,開化寺壁畫是中國古代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繪圖案,二郎廟金代古戲臺是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戲臺,宋代崇明寺中佛殿擁有中國迄今唯壹的斷梁結構。 高平市憑借其獨特的歷史積澱形成了炎帝農耕文化、長平之戰古軍事文化兩大品牌資源和古寺廟、古村落兩大特色資源。原村鄉的良戶村、河西鎮的蘇莊村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米山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侯莊村、下馬遊村、大周村、伯方村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自然生態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河流、山體、水庫、湖泊、地勢等。主要資源代表:丹河、黃土高原地貌、趙莊水庫、釜山水庫、陳區水庫、杜寨水庫、米山水庫、遊仙山、韓王山等。 城市休閑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休閑街道、廣場、公園、特色店鋪等。主要資源代表:古城路步行街、小吃街、炎帝公園、七佛街、七佛山森林公園、西山公園、南湖公園、丹河市區段等。 休閑鄉村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休閑山莊、生態農業園等。主要資源代表:歸真山莊、候家莊、果則溝、老馬嶺公寓、長平垂釣園、寺莊黃梨園等。 工業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煤炭安全生產、低碳經濟、潞綢文化等。主要資源代表:興高低碳旅遊經濟示範區、丹朱嶺工業旅遊景區、吉俐爾潞綢文化產業園等。 紅色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遺址和紀念地。主要代表資源:高平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中***高平抗日縣委舊址、高平瓦窯頭特別支部舊址、烈士陵園等。 非物質文化旅遊資源
主要包括民間文藝、技藝等。主要資源代表:黑陶、刺繡、面塑、根雕、打鐵花、織麻布、地方戲、九蓮燈、鼓書、高平秧歌、八音會等。 定林寺
定林寺位於高平市區東南5公裏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後***有四進院子。中軸線上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及七佛殿等主要建築。前院東西有鐘鼓樓、配殿,中院有東西廊廡,後院有東西亭、東西閣等,寺東建有禪院壹所。2001年5月2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廟 二仙廟又名真澤二仙宮,位於高平市區東南10公裏河西鎮西李門村。坐北面南,二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中殿、後殿,兩側建廊廡配殿,山門外建倒座午樓壹座。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金、明清年代均有重修。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裏村,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跡遺址在境內分布廣泛,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傳頌著“精衛填海”的神話故事,這裏有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有舉國無雙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宮內的雕花石礎和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為國內現存雕刻之精品。 遊仙寺 遊仙寺位於高平市城南10公裏的遊仙山麓,寺因山而得名,亦稱慈教寺。坐北向南,***有三進院落。從中軸線前端起,前為山門和春秋樓,面闊五間,東西各有翼樓五間。進山門入寺,迎面為毗盧殿,俗稱前殿。其後為中殿,左右各有配殿三間。中殿之後拾階而上,入後院,有七佛殿(俗稱後殿)五間,東西配殿五間。2001年5月2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峰寺 金峰寺位於高平市西北山東麓,寺坐西面東,依山勢而建,現存有元、明、清建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中殿為元代建築,三間見方,歇山式屋頂,寺內西閣之上,有座彌勒佛金裝塑像,每當皓月東升,正好對準佛爺鼓肚,實為奇觀。寺外清潭,月影照人,清澈可觀,舊時被稱為高平八景之壹的“金峰夜月”即指此而言。 長平之戰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故址在今山西高平市城北10公裏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範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裏;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裏,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