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只有壹個飛機墓地,美國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與美國戰鬥機的大規模發展有關。不過亞洲也有壹個飛機墓地,就在中國,這裏停放的飛機數量僅次於美國。
這是中國河南的魯山軍用機場。這裏原本是壹個軍事基地,後來機庫的壹小部分不時向遊客開放,成為了中國航空博物館,可以說收藏了中國研制的所有型號的飛機。
“亞洲最大的飛機公墓”也是中國媒體和網友給廬山機場起的名字。中國的空軍能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也是壹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再加上廬山機場本身的功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的戴維斯·曼森空軍基地,據報道這裏存放著來自中國的2000多架戰鬥機。雖然很多都不先進,問題很大,但是這些都是很直白的戰鬥機儲備。
由於廬山氣候濕潤,年降水量超過65,438+0,000 ml。這裏幾乎每壹架飛機都需要通過儲氣技術來保存。這項技術類似於食品包裝中的真空工藝,飛機的所有部件都用不透明不透氣的材料(包括輪胎)包裹起來,這樣裏面的部件就不會被濕氣損壞。畢竟這些戰機雖然退役了,但還是有很多戰略研究價值的。
然而,停在這裏的飛機仍然“幾乎”比戴維斯·曼森基地差。畢竟中國空軍的發展起步較晚,很多機型也是從仿制起步的。還有壹些是民營企業家、藝術家以個人名義捐贈的飛機,比如豫劇大師常翔宇捐贈的“常翔宇”。這裏還有壹些具有歷史意義的飛機,比如當年蔣介石乘坐的專機“美靈”號。
在廬山航空博物館裏,不僅有中國仿制和自主研制的戰鬥機,還有中國研制的其他類型的武器裝備,如國產高射炮、國產航空炸彈、國產雷達等。有些型號很少聽說;甚至從中國進口的原型武器都存放在這裏,比如蘇聯的T-34坦克等等。還有中國的太空模型,比如東方紅壹號,神舟壹號,在廬山博物館可以看到。
這裏還有壹個配套工程,就是林彪裏的秘密指揮所,這是中國地下國防工程之壹。當時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面臨蘇聯核武器的威脅,於是領導人下令在全國範圍內修建地下工程,但後來蘇聯解體,它最終成為博物館之壹。
要說這是“飛機墓地”,其實是有些戰士“委屈”了。很多不是完全損壞報廢,而是戰場升級速度太快。隨著科技的發展,性能更好的戰鬥機會出現在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未來,越來越多的戰鬥機將進入“飛機墳場”,成為我國空軍的後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