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什麽是溫州人的生意經?

什麽是溫州人的生意經?

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最早確立個體經濟意識的溫州人,如今開始了新的創業。改革開放之初,溫州人創造了以家庭工業為主,以專業市場為紐帶,以農村集鎮為依托,以面向全國小商品為主體的經濟格局,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的驕人成績。

溫州地處浙江南部沿海,山多田少,區位條件較差,自然資源也無明顯的優勢,這就決定了溫州人必須通過人力資源的外衣來獲取比在當地打工更高的回報,這便成為溫州人“走遍天下”的原始動力。不斷開發新的市場,也成為之後溫州人經濟擴張過程中不變的主題。

在“走遍天下”的過程中,善於利用地緣關系結成彼此信任的社會關系網絡,成為溫州人在異鄉紮根成長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他們口中的“抱團上岸”。溫州人的社會網絡主要由族親、朋友、鄉鄰三者編織而成,這為他們的流動和遷移、就業、融資及情感溝通等活動提供了支持。在創業過程中,“第壹桶金”是來之不易的,它必須依托於足夠的信任。溫州人做生意的壹大特點是集中強大“兵力”攻下壹座“城堡”,而後從家鄉搬來很多願意經商的“兵勇”。他們之所以成功,血緣親緣占的比例很大。溫州人大多數以群體聚合的方式來從事各種工作,特別是生意方面的事情,樓上住人,樓下聚集了自己家或親戚家的很多人,印刷、縫紉、做鞋、制眼鏡,加工小電器……壹邊緊張的工作,壹邊說些簡單的鄰裏故事。到吃飯的時候,解下圍兜,走到後面的廚房,圍成壹桌,開心的聚餐。這樣的工作模式,幾乎不需要管理;賺得多,大家吃得多,也能心安理得;誰要是想偷懶,看看四周都是自己的親人,妳偷懶就意味著別人要多幹壹些,於是,就會不忍心;更不會有人把原材料偷出去為自己所用。因此,成本低,利潤高,許多溫州人就是從這裏起步的。

這樣的網絡也使得很多溫州人借助地緣關系,在白手起家的時候通過相互之間的借貸,湊到了“第壹桶金”。這樣既降低交易成本,又減少他們在異國他鄉所面1海的生存、生活和發展風險。有人曾經根據全國各省市合同履約率來衡量各地區的商業信?用度,統計顯示,浙江和上海是合同履約率最高的兩個地區,並由這兩個地區往北和往西履約率水平梯次下降。

李方源是溫州頗有名氣的印刷設備經銷商,2005年他移師南京,欲占領南京網絡印刷設備市場。初來乍到,李方源展示了溫州老板經商的“套路”,先是摸清壹大批在南京經商的溫州人的下落,然後挨門逐戶的拜托他們為其承攬壹點業務,拉開壹張有幾百戶的“老鄉網”。同時,他利用全國私人企業工作會議在溫州召開的機會,在會場上結識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與本行業有關的客戶,然後在南京招兵買馬。終於,借全國印刷材料展銷會的機會,他讓不少國內外企業了解到產品不錯,上門推銷就容易得多了。壹傳十,十傳百,隨著他在南京的信譽的增長,不到_年,李方源就在南京站住了腳。

再有,溫州人務實苦幹,只要有壹分錢賺,他們都不遺余力地去幹,從不好高騖遠,從不好大喜功。溫州人賺錢,從零做起,壹步壹個腳印,踏踏實實,壹絲不茍。紐扣、標簽、小飾品、小玩具,這些外地人看不上、懶得做的“小玩意兒”,溫州人都做,他們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來。溫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場的路,他們辦企業也不像北京人、廣東人追求大氣派、大產品,而是從小處著手,填補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空白點。正是溫州人敢幹、能吃苦的事實,構成了溫州人創業成功的基礎。

溫州人以善於做生意而著稱,國內流行著這樣壹句話:10個溫州人個商,剩下壹個會算賬。這話有些誇張,卻充分展現了溫州人幾乎是“與生俱有”的商人秉性。這種秉性源於南宋時期永嘉學派主張惠工通商的事功學說。受其影響,壹代又壹代的溫州人自此走上了經商之道。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物化在溫州人的身上,表現為人人都有獨立創業的欲望。形成了壹個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溫州人糖神。

“哪裏有生意哪裏就有我”,這是溫州人的經商之道。在溫州人的眼裏,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否賺錢才是最主要的。他們像空氣壹樣無處不在,妳需要什麽,他們就給妳什麽。只要賺錢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不熟悉,就要幹,什麽看好就經營什麽,並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吃、請、送,樣樣都使得出。由於什麽管用溫州人就用什麽辦法,因此,溫州的產品大都暢銷全國各地。

正因為如此,溫州人才四處闖蕩,占據了外地人不屑壹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溫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當老板,且敢冒當老板的風險。他們不論幹什麽,生活中充滿樂趣,而且敢於生活,善於生活,灑脫、頑強、從不失望。

創業在溫州已經成為壹種風氣,勇於創業的人在當地總人數中占較高的比率,大多數溫州人都希望能努力抓住每壹個發展的機會,自己做老板。《上帝讓溫州人發財——溫州創業文化啟示錄》的作者、復旦大學教授吳松弟說,溫州模式沒有什麽秘密,之所以取得成功,不過是人們將深藏在心底的創業致富的欲望充分釋放出來,並成功地弄潮於市場經濟罷了。

但是,溫州人確是有眼光的,當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就會把產品做大,最後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元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入房地產、金融業,於是溫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從小處著手是溫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此外,溫州人能吃苦,最初體現在改革開放的早期,溫州人可以在出門買不上火車票的時候就躺在人家座位底下,住不起旅館就在路邊湊合壹夜。這種精神,從後來遠赴海外的溫州人身上更能體現出來。

在到達紐約地區的11萬溫州人移民中,有4萬住在法拉盛,其次是布魯克林,然後是長島和曼哈頓唐人街。最早的溫州移民居住在曼哈頓地蘭西街,還有第二大道28街壹帶。跑船的溫州人,有壹些給外國人做管家、炒菜、做家務。慢慢賺了錢,自己做生意。當曼哈頓城下的猶太商人放棄服務行業的時候,精明的溫州人該出手時就出手,經營服裝。這些紐約的溫州老板們,也是像普通工人壹樣壹身工作服,滿手老繭,自己上下貨。

曾有美國學者對中國學者說,對於溫州人,有壹點尤其令他們佩服——那就是吃苦精神。這些溫州人來了,什麽技術都沒有,甚至連英語都不懂。就憑著那種勤勞,孜孜不倦地幹活,賺錢,不斷積累財富。攢夠了“第壹桶金”他們就自己開店,他們都覺得自己要當老板,不甘心打工。就這樣,他們竟然在美國能夠成為百萬、千萬富翁。壹份最新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各地經商的溫州人近200萬,他們創造的產值超過溫州全市GDP的60%,也就是說,溫州人在外面又“建造”了半個多溫州城。

溫州人的生意遍布天下。這也給了他們種種生存本領和技巧。有專家認為,溫州人善於流動。而只有流動,才能夠碰到機會,才可以創造機會。“流動中,會跟不同的人交往,會有不同的經歷。可能是流動壹百次,但是,只要抓住壹次機會就成了。”

2001年之後,埋頭苦幹的溫州人再次引起全國人的註意,註意源於相繼出現的炒房團、炒煤團,經濟學家驚呼,溫州人正在進行從實業經營向資本運作的過渡。

此時的溫州人,已經將壹些看上去並不起眼的生意做到了極致。溫州的打火機生產商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全球每十雙皮鞋中就有壹雙是溫州生產的。據調查,2005年,溫州人在國內投資、經商、辦實業的為175萬人,溫州人在全國各地累計投資額高達1760億元,創業工業企業1.88萬家,創辦商品交易市場240個。溫州人在溫州以外地區所創造的生產總值,要大大超過溫州本土的GDP。

溫州人會賺錢,溫州民間自然聚集了大量資本,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底,溫州全市銀行存款額高達1800多億元,同時,據有關機構調查分析,溫州居民手頭還有1000億元左右的現金。這些又在無形之中為溫州人創造賺錢之道提供了種種可能。

溫州人的賺錢之道,說到底就是“致富經”。為了致富,他們不怕走遍“千山萬水”,不惜說上“千言萬語”,不懼尋找“千方百計”,不怕歷經“千辛萬苦。正是憑著這本“吃苦經”、“創業經”,溫州人才能夠四海為家,不因小而不為之,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創業是人生成功的起點,所以很多人壹談到創業,都無法克制內心的激情和沖動,但激情有時只是壹時心血來潮,沖動過後可能流於平靜。妳的沖動能不能持續下去,妳的沖動能不能確保妳的創業成功,關鍵在於妳有沒有壹個很好的創意,有沒有壹個將來帶給妳源源不斷收益的創意。那麽創意從何而來?從哪裏可以發現妳的創意並找到其中與利益的結合點?本章將與妳分享如何讓創意成為妳成功創業的基礎。

  • 上一篇:玉田和和田玉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從遼寧大學到沈陽古玩城後面的桃園私立高中坐什麽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