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如隋代開鑿大運河,唐代水運,促進了水運的發展。船舶制造業和水陸運輸業發達,交通站效率較高,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先進,海上交通極為繁榮,促進了人員和貨物運輸的順暢和快捷。唐初在西域和中亞設立安西、北庭郡,保護商路,沿途設置郵局。陸路交通向東到朝鮮半島,向西沿陸上絲綢之路到天竺、波斯、大石、地中海各國。唐朝後期,吐蕃占領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受阻,外貿轉向海上。從揚州、鄧州走海路可以到達日本、朝鮮,從廣州可以到達波斯灣。到了唐代,海外進出口貿易和海上商船運輸達到了相當的繁榮。中國商人每年都從廣州等港口搭乘裝載中國產品的銅貨船出發前往安南,經常前往東南亞、南亞甚至遠至歐洲。唐開元年間,在廣州設城使,征收船稅。
唐朝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對外開放政策,對外貿易和人員交流頻繁。長安和洛陽成為國際大都市。各國派遣唐使節、留學生和商人在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不僅帶來了貿易商品,還帶來了手工技術、建築技術、生產方法、醫藥、歷法、行政管理制度和宗教。* * *推動唐朝達到巔峰,成為天下。
到了唐代,朝鮮、百濟、新羅、日本、波斯、、天竺、獅子國等國派出大量留學生,唐朝成為培養外來人才和文化交流傳播的中心。唐朝還派出自己的使節和留學生,包括玄奘大師和易經大師,他們去天竺學習佛經,鑒真大師前往日本傳播中國的文化知識。人們在陸上絲綢之路上來來往往。海面上的船帆隱隱相對,鱗次櫛比。
除了東西兩個首都,廣州、揚州、泉州、杭州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通商口岸,還有大批來自波斯、阿拉伯和東南亞各國的外商。據阿拉伯歷史文獻記載,龐勛起義中被殺的外商達65438+20萬至20萬人。長安的大飯店雇傭外國女服務員,富裕的長安也雇傭外國人。
隋唐前後,這些來自西亞、中亞的商人、使節、留學生、援軍、流亡難民,都是通過海上的“香料之路”和陸上的“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在不同時期被稱為胡人、胡商、、回民、回民。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回族。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回族人口超過980萬,是中國第四大民族。
宋元時期達到對外開放的高潮,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對外貿易國家,鞏固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北宋與遼(916 ~ 1125)的貿易經常因戰爭而中斷,處於和平貿易,戰爭關市的狀態。雙方在邊境建立了“專賣市場”,遼進口絲制品、茶葉、大米、書籍、象牙、犀牛角、香藥等。產於宋代。宋和西夏(公元1038 ~ 1227)也設立了相互交易的“巴紮”。宋出口絲綢、茶葉、瓷器、香藥、生姜、肉桂,進口駱駝、馬、牛、羊、鹽、蜂蠟、麝香。南宋與金之間存在多種“壟斷”交易。黃金主要進口茶葉、生姜、水果、糖、象牙、筆墨等。,並出口絲綢、甘草、紅花、人參等。黃金大規模進入超市,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銀流出。
宋朝(公元960 ~ 1279年)實行開放、鼓勵和招攬貿易的政策,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對外開放和海外貿易超過唐朝,尤其是海上貿易空前繁榮。廣州、泉州、明州、杭州成為國際港口城市,都設立了市級航運公司經營海上外貿。從五代十國(公元907-979年)到宋朝,中國西北地區頻繁的戰爭迫使陸上絲綢之路中斷,貿易活動減少。宋代以後,對外貿易通道以西北的陸上絲綢之路為主,逐漸轉向東南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宋代造船和航海的發展比隋唐時期更進壹步。指南針在航海中的應用和航海經驗的積累促進了遠洋運輸的發展,為遠洋貿易奠定了運輸基礎。北宋海上貿易國家的範圍包括東南亞各國、朝鮮、日本、印度、十字國、大石以及今天的肯尼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南宋的海上對外貿易超過了北宋,對外貿易的國家超過了四五十個。瓷器成為歐洲貿易的主要出口商品。到了宋代,奢侈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下降,而普通人需要的商品比重上升。
元朝時期(公元65438年+02765438年+0 ~ 65438年+0368年),與亞洲、歐洲、非洲的經濟文化交流空前活躍,中外經濟、文化、科技雙向互動達到新的高度,對世界經濟、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產品技術創新、貿易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增強了元朝巨大的貿易優勢。隨著軍事擴張,元朝的貿易勢力擴展到了歐洲、亞洲和非洲。元朝統治階級對奢侈品的需求很大,渴望海外珍寶,貿易規模極其巨大。而且元朝同時開通了西北陸路和東南海路絲綢之路,在泉州、杭州、寧波、溫州、上海、廣州等港口設立了城市海運公司,經營對外貿易。元朝基本上允許商人進行海上貿易。元朝時,貿易遍及歐、亞、非三大洲,並派出使節吸引外商投資,給予外商優惠待遇和人身、財產保護。外商帶著元朝的官虎標誌,乘坐官驛站的車馬,免費享用官糧,並抽取較輕的關稅。
宋元時期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貿易國。海洋貿易的範圍擴展到遙遠的地區,如西亞、北非和歐洲。商人成為遠洋貿易的主體,進壹步把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火藥和航海技術傳到西方,傳到歐洲,對世界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最大的推動作用,塑造了當時世界經濟的新格局和新面貌。自元朝以來的300多年裏,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可以說,宋元時期的中國是當時世界貿易和科學文化交流的領頭羊,進壹步鞏固了隋唐以來中國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
明朝國力由盛而衰,對外開放轉向禁止民海,由自由貿易轉向朝貢貿易。明初(公元1368 ~ 1644),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疆域遼闊,對外交通發達。對外貿易仍以遠洋運輸為主,對外貿易範圍更廣。明代在邊境地區設立互市點,與周邊民族開展互市貿易。對外貿易主要通過海上貿易,並采用朝貢貿易制度。
明初,東部沿海地區不斷受到倭寇的侵擾,新生的明朝出臺了禁止沿海居民出海的政策,目的是加強海防,抵禦倭寇,防止海外與內地義軍相互勾結,鞏固新政權。在海禁的同時,明朝的對外貿易制度由前朝的自由貿易轉變為朝貢(或可比)貿易制度,要求外國以“朝貢”的形式組織商人與中國進行貿易,由市船公司統壹經營,官方壟斷外貿渠道和利潤。這種朝貢貿易具有相當大的商業成分,是當時壹種特殊的貿易形式。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 ~ 1398年),建立了專門的朝貢官方貿易制度,頒布海上禁令,防止華商出海交換市場,保護官方壟斷貿易的地位。永樂(1403 ~ 1424)和宣德(1426 ~ 1435)期間,明政府通過大規模的遠洋活動,擴大了朝貢貿易的範圍,獲得了大量的海外貨物。鄭和下西洋將朝貢貿易推向高潮,由政府壟斷的朝貢貿易達到頂峰。與前朝的拉客政策不同,明朝的朝貢貿易制度采取了不劃分、不收稅、給予高價收購、給予優厚賞賜、給予各種優惠等嚴控措施,鼓勵外商參與朝貢貿易。
由於明代指南針的廣泛使用,地理和天文導航技術先進,科技文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鄭和於65438年至0405年七下西洋,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或地區,遠至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宣傳了明朝的國威,加強了與海外各國的聯系,積極開拓海外貿易,促進了與沿途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雖然不是發展對外貿易,但卻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積極外交和海上探險。鄭和是世界航海的先驅。他的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航程之遠,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比歐洲下西洋早半個多世紀,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帶動了唐代以來東南沿海地區人民在南洋謀生、發展和定居,對東南亞的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明朝中期,國力衰落,海防懈怠,日寇入侵愈演愈烈。戚繼光率戚家軍在臺州打了九次勝仗,並與余合作。到1565,基本消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此時歐洲在地中海、北海、波羅的海的對外貿易相當發達,資本主義經濟已經萌芽。明朝後期開始面臨葡萄牙、荷蘭等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入侵。1553葡萄牙殖民者以欺騙手段占領澳門,然後長期租借。1604和1622年,荷蘭人兩次侵占澎湖島,1624年侵占臺灣省島,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省,維護了祖國的完整,促進了臺灣省的發展。由於海禁和朝貢貿易政策的弊端,以及日本侵略和殖民入侵的猖獗,明朝壹度時不時地加以禁止。明朝皇帝隆慶(公元1566 ~ 1572)宣布開放海禁,結束了維持了近200年的明朝朝貢貿易制度。私人商人的海外貿易和外商的非朝貢貿易增加,但明代開始對貿易征稅。
明朝中後期,在日本入侵和殖民入侵的打擊下,國力逐漸衰落,外來朝貢減少。朝貢貿易只能主要靠琉球海上過境貿易來維持。中國與南洋的貿易被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殖民者封鎖,中國在世界貿易經濟中的地位漸行漸遠。
無論如何,陸上和海上的古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其他文明地區貿易、文化和人員交流的著名歷史足跡。它是中國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重要途徑,為2000多年來中華文明與其他地區文明的相互借鑒與和諧奠定了基礎。也是古代中國經濟繁榮和燦爛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泉,是古代中國進入並長期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通道。絲綢之路沿線的對外貿易是壹個國家經濟繁榮的重要方面,可以反映生產技術、財稅狀況、金融活力、消費水平、文化交流等。“絲綢之路”是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葉之路,集中體現了中國港口、造船、航海技術、海外貿易、移民、宗教融合、中外科學文化交流和國家關系的豐富歷史內容。它不僅是壹條貿易之路,也是壹條文化交流、藝術交流、思想交融的和平融合之路。歷史的足跡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啟示。開合關系到國運興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不是封閉封閉的。海陸並存的絲綢之路,曾經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創造了輝煌的經濟成就和燦爛的文化,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和深遠的影響。
近代以來,中國失去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閉關鎖國強行開放,對外貿易逐漸失去優勢,越來越遠離世界經濟中心。從明末開始,歐洲沿海國家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經濟,城邦與國家之間的對外貿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對外貿易,尤其是販賣奴隸,為歐洲積累了大規模的原始資本,奠定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16和17世紀,資本主義開始在歐洲興起,對外殖民,進行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由於中國與外國侵略勢力的矛盾日益尖銳,被迫由對外開放轉向對外封閉。中國因為沒有發展資本主義,成為西方列強侵略的犧牲品。因此,明清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規模和開放程度遠不如宋元時期。
清朝(公元1644 ~ 1912)從入關到鴉片戰爭實行間歇性閉關政策,表現為禁止和限制商人海上貿易,關閉和限制通商口岸,禁止和限制貨物出口,嚴格限制外國商隊、商船和商人。外國商人只能在指定的港口與官方指定的商人進行貿易。主要目的是防範西方貿易的沖擊,消滅東南沿海的反清勢力,防止歐洲殖民者的入侵。但它使中國孤立於西方新興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之外,阻礙了對外貿易和科學文化交流的正常發展,閉海政策也限制了與南洋壹部分人的和平貿易,導致國力衰退。
1655 ~ 1684年期間,清朝嚴格閉關出海;1717 ~ 1727期間,三次關閉恰克圖中俄貿易;其余年份基本相同。到了清代,廢棄了以前的市舶司制度,設立海關負責收稅稽查,由下屬的牙行具體辦理,對外貿易的官方性和壟斷性日益強烈。清朝的嚴格控制維持了對外貿易持續順差的地位。
自清初以來,中國在世界貿易中逐漸失去了經濟、科技、文化的領先優勢,出口產品以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為主,幾乎沒有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競爭力不強。因為中國沒有發展資本主義,錯過了西方工業革命的機會,工業沒有發展起來,受到西方列強大量廉價工業品傾銷的打擊。中國在乾隆年間失去了世界第壹大經濟體的地位。由於清朝的關稅政策實行從量稅,而且正稅率比較輕,加上外商通過各種非法手段走私避稅,洋貨大量湧入中國,外商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貿易利潤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