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舉手投足之間,總是和不同的人用各種不同方式打著交道,如果是與領導打交道,應該不卑不亢,態度大方而得體;如果是與同事打交道,應該是尊重真誠,態度謙和有禮;如果是與客戶打交道,應該是誠懇務實,態度友好耐心; 如果是為友情打交道,應該多為朋友想想,態度應寬容而有主見; 如果是為愛情而打交道,應該是多多地理解對方信任對方, 態度應以真誠和尊重為先; 對待父母應有孝心 對待朋友應有誠心 對待同事應有等同心,對待愛人應有愛心,對待孩子應有耐心。正確地學會與人打交道是壹個人立足社會和成就事業的根本,甚至有人說:“人際關系的處理可以說是壹門實用的藝術”。
我想與人交往“真誠、尊重”才是根本,記得讀過壹個故事:蘇軾和佛印禪師關系很好。有壹天他登門拜訪佛印,問道:“妳看我是什麽。”佛印說:“我看妳是壹尊佛。”蘇軾聞之飄飄然,佛印又問蘇軾:“妳看我是什麽?”蘇軾想難為壹下佛印,就說道:“我看妳是壹坨屎。”佛印聽後笑而不答。於是蘇軾很得意的跑回家見到蘇小妹,向她吹噓自己今天如何壹句話噎住了佛印禪師。蘇小妹聽了直搖頭,說道,“哥哥妳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萬物都是佛。妳心中有屎,所以看別人也就都是壹坨屎。” 《系辭》雲:“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用心去領會心,用心去交換心,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每個人都是面鏡子,在照射別人時,也在反射出心底的自己。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看壹個人交的什麽樣的朋友,就會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有個老人,是全國聞名的大作家。在他臨終前夕,突然感到十分難受,秘書就說:“我去叫大夫。” 不料,秘書正欲開門,卻分明聽到老人極艱難的說了壹句:“不是叫,是請!” 說著老人便昏了過去,再也沒有醒來。大夫與護士們來了,當他們聽說了這壹切,個個都潸然淚下。這位老人就是夏衍 。每壹個聽過這故事的人都感動於老人對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而這樣的老人怎麽不會贏得了別人給他更多的尊重?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母親對我說:“能夠有能力幫助別人是壹種幸福,說明妳活得有意義,是壹個有能力的人。”舉手投足之間,似乎是不經意間所做的樁樁小事,卻最能體現壹個人的內心世界和修養,在給予別人壹點微小幫助的同時,收獲得卻是滿滿的快樂和幸福,每天都能擁有他人的關愛與幫助,這就是人性之美啊。
走過壹棵樹,樹枝低垂,彎身而過;壹只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妳,憐憫地避開;電梯門打開,謙和地禮讓;和壹個盲人並肩路口,綠燈亮了,攙扶那盲者壹把;公車上讓壹個座給老人;扶起跌倒的孩子,送他壹個甜蜜的微笑……
讓我們輕輕地說壹聲:“舉手之勞,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