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牛門洞新石器時代遺址、郭哈馬城遺址、西寧城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以鐵木山磚照壁、漢組、王莽之父墓為代表的古人類墓葬近10座。
截至2013年底,會寧縣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750處,館藏歷史文物10750件,其中國家壹級文物12件,二級文物72件,三級文物658件。同時,在省級文物保護點設立永久性保護標誌,成立三級文物保護小組,對文物遺址進行定期保護。此外,館藏還有數十幅珍貴的古代字畫和5000多冊古代善本。1997年,會寧縣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牛門洞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頭寨子鎮牛門洞村,面積約16平方公裏。牛門洞周圍的山梁背陰面,如大地梁、青條灣、清明灣、中灣頂、花茶陰山等,多為墓葬區。1920年當地秦安移民開墾土地時首次出土彩陶壺。20世紀70年代農田基本建設時,發現山脊以上1米深處,間隔1米處有墓葬,墓內有大量壺、甕、鍋、盆等彩陶,以及骨球、石器、刮刀、紡車等隨葬品。生活區還出土了大量陶器、制壺工具、家用器皿、石祖、石頭、權杖等。文化層厚1-2米,鑒定為馬家窯文化馬場和半山型。1982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郭城驛鎮郭哈馬鎮遺址,建於二年(1099),城墻外壹裏二,三條壕溝,夯土。1993年,省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寧城遺址,位於張苞東部翟家所,名為甘泉堡,為北宋崇寧五號(1106)靖遠道總經理所建。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在此設西寧郡,改稱西寧市。元初,州政府遷到這裏。東方、西方、中國是相通的。城墻底寬17.4米,高17米,東西長740米,南北寬500米。山在北,祖河在南。有兩件事。2003年,省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