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場可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地方了,壹些老建築還在,免費溜達溜達,還是很不錯的。北市場在沈陽和平區北部,是壹個集購物、文化活動、旅遊觀光、宗教活動於壹體的繁華地區。這裏涵蓋了聞名遐邇的北市名吃美食、休閑、古玩花卉、漁具、茶舌曲藝等等,日夜流淌著盛京四方老城夕日的繁華。
提到北市場,不得不說起壹個人,那就是北市場的初建者-張作霖。1921年,張作霖為開通地面、繁榮城市,旨在發展民族經濟,與外國商埠地競爭,下令在皇寺地區?十間房?附近,開發北市場。幾年功失,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北市、民生、中原三大百貨(今沈陽百貨大樓舊址);中央大戲院(今沈陽大戲院)、大觀茶園(今遼寧青年劇場)等等。
後來又陸續有了金店、飯店、浴池、藥房、妓院、茶社、大小客棧、服裝店、鐘表店、放款店、理發、照相、花會、煙館、賭局、當鋪等,不勝枚舉。隨著商業的發展,人煙日益稠密。說書的、唱戲的、摔跤的、賣藥的、拔牙的、修腳的、耍猴的、點痣的、賭博、算命的、變戲法的跑馬戲的、演驢皮影的、說相聲雙簧的、打把式賣藝的,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另外,民以食為天,市場繁榮、人氣鼎盛.於是,推出了壹些地方小吃,當時的北市場與太原街、中街齊名的沈陽三大繁華地區之壹。可與當時的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相媲美;如今的北市場更多的時候就是以?廟會?的形式來示人,每逢大時大節,廟會都會在這裏如火如荼的進行,民俗技藝、地方特產、美食小吃應有盡有。
妳也可以說北市場主要是古玩之類的市場,裏面有各種地攤,這壹片可以說是沈陽最佛系的壹個地方了,鐵嶺路這邊是壹片賣魚竿的,再往西走就是花鳥魚蟲市場了。買魚買花草買手串可以來這邊,不過這個行當水比較深,壹定要找個懂行的壹起,不然會被宰的。
北市場是老沈陽人節日常逛的地兒,就是壹點舊時的回憶。有時妳會遇到北市場內實勝寺前,壹眾商販擺著地攤,沒有吆喝聲,商販聊天其樂融融。空地搭滿臨時帳蓬,帳篷上掛滿寫著皇寺廟會的小旗幟,似乎在籌備廟會。現在北市場已經沒有太多的舊建築了,都在逐步的改造中。
其實老北市有點類似北京八大胡同的故事,當然這需要老沈陽人給您講述了;不知道北市場不算真正的沈陽人!那裏有古老的故事,還有城市的記憶!街口矗立了壹個石材雕刻的牌樓,牌坊裏面有壹個錫伯族的家祠,除了祭祀的地方,還詳細介紹了這壹特色民族的歷史、西遷及喜利媽媽等民族符號。
北市場皇寺路是沈陽最負盛名的旅遊黃金走廊,其傳統文脈和老城故事激蕩百年,實勝寺、錫伯族家廟、滿洲省委舊址、基督教堂、老北站?,吸引著無數中外遊人流連望返,臨街矗立的中國當代第壹石雕-過街牌坊氣勢恢弘,令人神往。也許有人會說,招牌很大很顯眼,不過對於普通遊客來說這裏並沒有什麽可逛的,我想說那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