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00多年前的磨制石器到千市圖,從羅石窟的墓誌銘到制作糖塔的模具,沙縣區的前世今生,都是通過壹系列實物展覽結合聲光、場景還原、VR等高科技手段,歷歷在目,如此深刻,卻又如此青春。
升級檔案,讓珍貴文物住進新居。
重環凸格紋中印灰陶罐、西晉藍釉瓷碗、唐代藍釉瓷水碗、南宋陶俑走進沙縣區博物館,猶如穿梭時光隧道,琳瑯滿目的展品陳列得整整齊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文化愛好者們駐足欣賞文物之美,了解背後的故事。
沙縣區博物館,建於1988,是壹座集文物收藏、展示、優秀民間文化遺產調查研究、宣傳教育為壹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和標本近千件,其中珍貴文物400余件。主要展品是青銅時代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唐代至清代的陶器和瓷器,尤其是宋代的。
?博物館曾經在沙洋樂園,面積約1000平米,展廳面積僅700平米,文物100多件。整個條件很簡單。?博物館館長林建奇說,舊博物館的設施很簡單。當時只能展示壹些受環境影響較小的展品,其余的展品都得堆在倉庫裏。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文化資料面臨著保護不力甚至損壞的困境。
?那時,博物館裏有壹個金銀器展覽。我提供了幾件玉器展品。沒給他們看幾天,玉發因為太濕都發黴了。請快點拿回來。?說起老博物館的糟糕狀況,沙縣區收藏協會會長姜劍飛深有感觸。因為條件太差,展覽只能以圖片的形式進行,大家都不放心展示藏品。?
2020年底,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館搬遷至《網絡名人》中新建的打卡地——奇峰疊翠景區的凝翠閣。新館配有恒溫恒濕機和300多平方米的專用庫房,保證了文物能在適宜的環境中得到很好的保存。預留專門的交流展廳,徹底改變過去先移走現有文物再安排展覽的尷尬局面;整體面積擴大到4000平方米,文物數量從100多件增加到400多件。東晉以來,沙縣完整的歷史與實物相匹配,良好的設施讓很多珍貴的文物有了新家。
?有了這麽好的條件,新館不僅展示了更多的文物,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博物館屬於壹個城市嗎?靈魂客廳?它濃縮了這座城市的文明史,不僅讓當地人了解了沙縣的歷史,也為遠道而來的人們提供了壹個了解這座城市的窗口。?林建奇說。
珍貴文物夜間開放?光明?升高
木檐廊下,凝翠閣古韻悠長,仿佛隨著壹江兩岸的燈光秀從歷史中重新激活;展廳裏陳列著壹件件歷史文物,成為很多人夜生活的新亮點;小洞探索,時空對話,VR體驗,充滿趣味性和知識性的互動遊戲,成為孩子的學習,?充電?每當夜幕降臨,沙縣區的新館往往會迎來壹天中最熱鬧的時刻。
?這件龍泉窯五管帶蓋瓷瓶是我館的藏品之壹,起源於北宋,出土於沙縣。?講解員江亞娟正在認真地向遊客介紹展品。展廳約1400平米,占地?文明的曙光,古郡商人的永恒記憶?在四個展區,展示了400多件珍貴展品,等待公眾與?老沙縣?跨越時間和空間。
不斷上升的文化需求凸顯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於許多市民來說,在忙碌了壹天後,晚上是放松和學習充電的好時機。晚上開放的博物館與每個人都建立了關系。文化?更方便的見面機會。
?驚訝之余,沒想到沙縣不僅有小吃,還有夜遊博物館。?來自廈門的陳明德欣賞了燈光秀,在回酒店的路上,他聽到壹個朋友說沙縣博物館晚上也開放,於是他改道去參觀博物館。
2020年6月8日65438+2020年2月8日,新館建成投入使用。除每周壹正常閉館外,全年其余時間免費向公眾開放,開放時間定期延長,每晚7:30-9:00,在全省文博系統屬首創。
?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晚上時間也多了,就帶著孩子到處轉轉,了解壹下家鄉的歷史。?鄧女士說。
新館在設計之初就積極融入?晚上?元素,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結合奇峰疊翠棧道、燈光秀、凝翠閣等網絡名人打卡點。,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引入主題展覽、舉辦文化講座等形式,聚集人氣,豐富城市夜經濟內涵。
新博物館的嗎?夜場?模型壹打開,就受到了市民和遊客的熱烈歡迎。?平均每晚有200到300人參觀博物館,節假日可達300到500人,多為外地遊客。?據林建奇介紹,去年該館參觀人數近8萬人,是老館的10多倍,其中夜間參觀人數占壹半以上。
紮根當地,講好沙縣故事。
沙縣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福建文明古縣之壹,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紅色資源豐富。
但作為縣級博物館,沙縣區博物館的文物資源與周邊縣市相比並不占優勢。長期以來,沙縣區博物館壹直堅持以地方特色資源為依托,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間內最大限度地展示沙縣地方特色文物資源,將沙縣最具歷史和地方特色的壹面展現在公眾面前。
新樓壹樓展廳裏,擺放著幾件造型簡單的瓷器、瓷磚、糕點等文物,讓人眼前壹亮。這些文物都是原雞金山的,現在三明北站附近。2010左右,正在進行第三次文物調查的林建奇從虬江街道水南村的村民那裏了解到,在元吉金山附近經常看到很多瓷器和陶瓷的碎片,感覺很古老。他立即趕到現場仔細調查,確實發現了大量瓷器碎片。經過專家勘察,確認為宋代窯址,林建起立即對其進行登記編目。
?以前壹直認為沙縣的瓷器都是來自將樂或者尤溪,當地沒有窯址。這些出土的瓷器雖然普通,但卻彌補了這壹空白,證明了宋代沙縣的商業活動非常繁榮,制瓷技術也非常高超。?林建奇說。
利用好當地的文物,講好當地的故事。在沙縣區的新博物館裏,專門設立了非遺文化展示區,人們熟悉的肩戲、夏茂捕魚、高橋翔龍等實物展示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這是制作糖塔的模具,距今約100年。雖然不是什麽珍貴的文物,但卻是很多沙縣人年輕時經常看到的老物件。?在館內的民俗展廳,林建起指著兩個略顯破舊的木模具向記者介紹。當時正好在壹個傳承人家裏看到這個模具,想收藏,但對方說要用來做糖塔。最後,我們不得不做壹雙新的,換掉這雙舊的。?
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沙縣區博物館立足當地實際,主動創新,動員民間藏家捐贈文物,舉辦交流展覽,開展館際交流,極大地豐富了收藏和展示內容。
同時,該館還加強了與中小學的活動,每年舉辦數十場展覽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依托館藏資源,開展線上線下館際互動活動,拓寬展覽資源交流傳播的形式和渠道。
博物館裝扮了城市,城市也為博物館註入了活力。夜遊、遊學、體驗遊更豐富,更好的展示和深度講述,講好沙縣故事。沙縣區博物館正在翻開新的篇章。(沙縣記者站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