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篇
沒有去法國之前,我對它的意想是浪漫、唯美、精致、富於思想的。可是真的到了法國,所見所聞又讓我覺得原來的想法似是而非。於是我壹次次地探訪法國,抓住任何壹個可能的機會,因而對法國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仿佛壹場清晨的薄霧終於在眼前漸散漸淡。
羅馬化的尼姆
與亞維農相比,它的南部城市尼姆卻是古意盎然。尼姆與它的鄰城阿勒爾都是古羅馬遺跡較多的城市。羅馬帝國當年為了同化各個行省,在帝國全境之內按照羅馬城的樣子建造了不少規模較小的樣板城市,神廟、競技場、劇場、公***浴場和廣場壹應俱全。
作為古老的高盧人小村,尼姆也在這時大大擴展,增修了許多羅馬的標誌物,如目前遺留下來的楓特恩庭園、四角神殿卡雷和古代競技場。
目前世界上遺留下來的古羅馬競技場有60多座,最有名的當然是羅馬的圓形競技場(內部面積188 156米,高50米,可容納7萬人)。尼姆的競技場屬於中等規模,內部面積133 101米,高21米,可容納2萬觀眾,但它修建於公元前1世紀,比羅馬競技場還早。除了競技的內容不相同,古羅馬競技場與現代 體育 場在形式和功能上都沒有很大區別,所以,尼姆的競技場今天仍在使用,作為舉辦搖滾音樂、 體育 比賽和鬥牛的場所。
尼姆擁有法國頂尖的鬥牛學校,每年夏季,這裏都要舉辦壹系列鬥牛比賽,成為歐洲最盛大的節日。在法國,有兩種鬥牛,壹種是法國式鬥牛,上場的公牛個頭較小,鬥牛士則壹身素白,他的任務是摘掉別在公牛頭上的玫瑰花結,公牛上場時間不超過15分鐘,也不像另壹種西班牙鬥牛那般非要以死告終不可。 當然,刺激性強的還是西班牙鬥牛,而鬥牛士中的明星也主要是西班牙人。
尼姆還有壹件和“牛”有關的事情,那就是牛仔褲。早在17世紀,尼姆的裁縫們就開始從埃及進口耐磨藍布。1845年,發明牛仔褲的美國人李維的用料都標有“尼姆出廠”的字樣,後來,人們把這種堅韌的棉布稱為尼姆布。
雖然羅馬帝國距今2000多年,但生活質量極高。以用水為例,古羅馬城在公元300年有800多個浴池和1300多個遊泳池,大的浴池有1600個大理石座位,可容納3000多人,整個城市的用水量多達140萬立方米,比現代的壹般大城市還要多。
高質量和大量的水,讓羅馬人在引水道方面的鉆研極深。例如為了提供上述的羅馬城用水,他們興建了全長2100公裏的14條水道!
目前,在意大利等地還有不少羅馬水道橋的遺跡,但最有名的堪稱世界級景點的水道橋在尼姆附近。這座加爾水道橋,它由50公裏外的水源處(尤塞斯)每天向尼姆供水2萬立方米。水道橋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的部將督造,離地面最高處有49米,最大的拱洞跨度達24.5米。它呈三層連續拱洞,最底壹層6孔,二層11孔,三層35個小孔,在視覺上顯得很有節奏感和輕盈感。
妙不可言的是,這座水道橋呈水平形式,難以猜想它怎麽讓水流動起來。羅馬人為了不讓太大的落差沖毀水道,他們寧願繞道來保持水流平緩,規定最大的落差只有64厘米;但又為了水流暢通沒有沈澱物,加爾水道每公裏又下降7厘米。要知道完成這壹切的建材不是用灰漿幹砌的,而是大塊的花崗石。
在《***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曾將羅馬水道喻為人類創造的偉大奇跡,這絕非誇張。就像羅馬城內的萬神殿,我對羅馬人的建築天才佩服得五體投地。有位朋友跟我說,每個時代的人不管具有何種智慧,他們的極限就是壹杯水,妳可以不斷往裏面倒水,但還是那麽壹杯。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當然可以誇耀信息和太空技術,可是仍對金字塔之類的巧奪天工目瞪口呆。每個文明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極強處和弱處,得失是平衡的。
陽光並不平等
我們的最後壹站自然是法國地中海沿岸的“藍色海岸”地區了。在法國坐車旅行,從巴黎到裏昂的路邊到處是綠地花草,給人以大花園的感覺,進入普羅旺斯後,山區就顯得有些貧瘠。可是進入藍色海岸後,明顯可以感覺到這是個財富堆積之地。
當然,這也成了小偷的光顧之地,當我們在火車上欣賞著戛納海灘的熱帶風光時,壹位法國女人嫻熟地從行李架上拿走我們的行李,正欲邁步,被我們制止了。那婦人照例裝出壹副搞錯了的神情,我們也沒必要較真。其實在法國,我們的精神很難松弛下來,直至離開法國的最後壹刻,候機廳長椅上我們的壹個皮包的把手還突然被壹位衣冠楚楚的陌生人的手握住,自然又被我們制止了。
我們的目的地尼斯,是藍色海岸的最大城市,它原屬於意大利,1860年被法國吞並。自古羅馬人在這兒建造浴場和別墅後,來的第二批貴人是19世紀的英國貴族,沿海岸線建造了3.5公裏長的安格雷散步大道,豪華賓館隨處可見,優雅至極。
尼斯的海灘上鋪就的鵝卵石,與中國海南三亞的細沙石不同,但最大的不同是,沿著尼斯海岸壹直走到很遠,到處都可以看見躺著沐浴陽光的男女人群,密集度很高,難怪通往尼斯的公路經常堵車。裸體躺在沙灘上的人並沒有傳說中得那麽多,應該說很少,而且形體似乎也不是很美。
尼斯真正的富有之地是它的郊區,在山坡上的希米耶,那兒的豪華別墅與私人花園讓我們大開眼界。最終,我們走入了與畢加索齊名的現代藝術大家馬蒂斯的美術館。馬蒂斯也是受塞尚影響很深的畫家,但他的畫作顯得更東方和快樂。馬蒂斯晚年就住在尼斯,所以這裏的美術館收藏了他最豐富的作品。我們雖然看得很匆忙,但還是感受到了馬蒂斯的藝術歷程和風格的轉換。
離開馬蒂斯美術館,行走不遠,竟又是壹大片羅馬廢墟,包括浴室和圓型劇場,那些有些蒼白的黑石塊我們早已熟悉。走在亂石堆中,陽光灑下來,回想剛才美術館中馬蒂斯畫在白瓷磚上的黑色塗鴉,充滿了快樂與隨意。
普羅旺斯充滿了藝術、古意和陽光。
本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