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之初,我玩過很多次,基本清楚了。視頻不多說了。總的原則是:通過法師的尖傷技能輸出,通過1-2團隊的重甲抵抗箭塔的傷害,通過材料官的弓箭手和輔助輸出抵抗箭塔的傷害,通過英雄單位主要承擔近戰傷害,通過分兵和最小能力快速推進。昭明6輪7城,幾隊兵下到陽無傷,都是震旦前期能做的事。
拿下前兩個省後,我繼續分頭行動,大部分兵給了二隊,去打東北唯壹的獸人城鎮。打完之後繼續在京畿打外星人。北伐中原後,壹隊和三隊迅速占領了關隘,然後可以出去打壹會兒仗。
這個時候國力會迅速提升,狀態會被壓。20回合後和邦可以做到24城,那麽第壹次破解基本就來了。
現階段在軍事上,於勇的劍盾和弓弩手可以推平,會稍微搭壹個揮舞著槍的兵營來打食人魔。經濟上,正面的市場在向負面發展,要選擇負面的治安來補充人員,留幾個城市廣場建壹流的建築來平衡陰陽;科技沒什麽特別的,堅持下去就好;技能方面,趙明只分出了龍息滿,然後分出了兵種線到最後的群防,然後是陸軍線。
在陰陽調和的後期,我是壹條陰起源的龍,所以我需要很多陽起源的建築。如有突發事件,我建議選擇陽+6進行再平衡。英雄容量大的時候,我要盡量每回合慢慢補楊出身的英雄。後期我也需要壹些站立英雄,在疆域較大的情況下擊殺混亂英雄。我是以劉秀的刺繡信使命名的。稍微關註壹下技術和英雄恢復。英雄屬性在角色界面的底部,外面看不到。
因為我的打法是系統化的,不需要什麽裝備,魔風也習慣24分。我覺得裝備比較好:重生藍劍,饑渴護身符,歸藍翡翠護身符,召喚祖先徽章,75%抗性的天甲,有法力儲備,法力強度,法術穩定的法術物品。有裝備就抽獎,沒裝備也沒關系。燒血的催化窯不是很便攜,所以在系統裏用處不大。
普遍降低於勇維護費的陪練劍士,加7%戰略移動的玉雕大師,-10%損耗,+3卒招等級,+7%經驗獲得等。,如果是繡衣使者,可以帶暗殺+8%。
第二階段,昭明回來後,通過全球招募和推線,慢慢建立和擴大登陸地,然後用相機消滅大胃王的信徒,再推帝國。帝國北部有時會出現混亂。比如我剛來沒多久,就怕5軍入侵。所以去之前壹定要穩住馬爾堡防線,或者也可以通過馬爾堡北上出海,然後沿海推進,與倫格勒會師,渡海進攻東正教首都,將戰線北移,使帝國北線不被亂局襲擊。
第三階段,混亂開始變大,斷裂的軍隊變得強大了許多。此時正是震旦紀開始多線暴力和運動到位的階段,需要壹定的戰略思考和規劃。同時,隨著地盤的擴大,店員提前到位,想出了通過軍隊和英雄來封閉裂縫的方法。
如果第二階段處理得好,不與基斯列夫開戰,那最好。基斯列夫森林省全是紅土地,可以給女沙皇。北線大正角是否留下來看具體操作,需要壹些時間但可以做到。先占領外面的紅土地,然後停止交易,再想辦法買地或者打仗。不過現階段基本是平推階段。
第三第四階段都是策略調度,沒什麽好說的太多,抓單放對就行了。但戰術上要以實力破局,盡量用維護費低的部隊,達到擊敗進取的效果。
戰術上,戟站在前排抵抗,雙方可留可不留。第二排弓弩手,第三排手炮,壹般敵人會突然到第二排,壹隊手炮給點時間,重生的斯卡曲風就能被擊倒。騎兵可以堵住漏洞,還有很多視頻可以說。
戰術最重要的是看地形。如何選擇森林、裂縫、山地,攻城、守城,如何觀察立體地形和地理優勢,模擬攻擊路線,通過遠程、遠距把敵塔壹個個拉出來,都需要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因為經濟好,部隊維護成本不高,水平高,帶單隊或者帶雙隊總是可以晉級的。震旦的戰略實力很好,只是有些名字不太盡如人意。讓我們看看什麽時候再改變它們。
最後的決戰並不難。第壹階段,留四隊持戟。第二階段,高空防禦沒有問題。但在第二階段,要註意各單位的輪換。
只是這壹次我註意到底部有壹個按鈕,可以補單個單位的杖、彈藥、魔風、士氣。按照T1-3士兵算錢,高經驗值額外收費。我以為三個英雄,兩把手槍,七把戟,八個弓弩手就夠了。畢竟可以招,可以輪崗。我就是買不起更多的軍事裝備,還是算了吧。
兵種輪換需要看兵種成本,也要註意撤防時間。持戟卒0.700,龍威1100,手槍580。每次回血+20%可以復活,但是很容易達到上限,彈藥統壹200。所以如果遠程彈藥沒有傷亡,直接召回,原價召喚。近戰兵便宜的話可以補血,不然傷亡慘重直接召回。召回以壹定速度開始補血還需要壹點時間。這時候招募價格會從很高的水平跳回出價,但每次只能在池中補充壹個團隊。如果二隊剛招進來,開始血池補血需要時間。
第三階段,不用進去蓋樓。前門賭進去後門開槍,兩把巨槍產生。火箭筒控制遠程粉妖的使用。雖然Bearak肉多,但是趙明的墊腳和技能基本不扣血。我的標準軍團玩起來還是挺過癮的,不像基斯列夫5英雄+10.5雪橇,不召喚+補血,玩起來也很刺激,但是很短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