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聯。——《四坐且莫喧》佚名
解釋:上面像松柏,下面像銅盤,雕刻的文字各不相近,但放在壹起就相聯起來了。
2、嘗貽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核舟記》魏學洢
解釋:曾經送給我壹個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於赤壁之下。
3、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莊子·達生》莊子
解釋:梓慶能削刻木頭做鐻,鐻做成以後,看見的人無不驚嘆好像是鬼神的工夫。
4、富沙棗木新雕文,傅刻疏漏不失真。——《謝福建茶使吳德華送東坡新集》楊萬裏
解釋:用棗木雕出的文章,雕刻的時候文字存在疏漏,但整體卻像是真的。
5、壁紋妙雕刻,石骨工劃磢。——《玉虛洞》孫應時
解釋:墻壁上的紋理雕刻巧妙,石頭上的工藝很是幹凈。
擴展資料:
雕刻,是指把木材、石頭或其他材料切割或雕刻成預期的形狀皆可稱之為雕刻。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工藝,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冰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硯等,是中國工藝美術中壹項珍貴的藝術遺產。
除了上述材料所雕刻的藝術品,現在社會常見的還有食品雕刻,食品雕刻是用烹飪原料,雕刻成各種動植物,人物,花卉,風光建築等各種圖案與形態來美化菜肴裝點宴席的壹種的美術技藝。
2.求壹篇核雕賦關於核雕的文言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雕橄欖核小舟(乾隆二年) 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yí)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
中軒敞者為艙,篛(篛 ruò)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 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蘇、黃***閱壹手卷。
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臥右膝,詘(qū) 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壹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壹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壹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fǔ)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yí),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壹,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壹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ruò)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壹;對聯、題名並篆(zhuàn)文,為字***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zēng)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 明朝有個有特殊技藝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壹寸的細小圓形木塊,雕刻出宮殿、杯、盤、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甚至於飛鳥走獸、樹木、石頭,沒有壹件不是依據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他曾經送給我壹只用桃核制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軾乘船遊赤壁。 船從頭到尾大約八分多長,高約兩分上下。
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開小窗,左邊右邊各有四扇,***計八扇。
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是蘇東坡,佛印位於右邊,黃魯直位於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同看著壹幅書畫長卷。
東坡右手拿著畫幅的右端,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著畫幅的末端左端,右手指著畫幅,好像在說什麽似的。
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略微側斜著,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即東坡的左膝、魯直的右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裏,也就是說,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並的兩膝的輪廓。 佛印和尚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著胸脯,露出乳頭,擡頭仰望,神情跟蘇、黃兩個人不相關聯。
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左臂上掛著壹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粒粒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壹支船槳。
船槳的左右兩旁各有壹名撐船的人。 位於右邊的撐船的人梳著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倚著壹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叫的樣子。
位於左邊的撐船的人右手拿著壹把蒲葵扇,左手撫摩著火爐,爐上有壹把水壺,那個人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得像蚊子腳,筆畫清清楚楚,顏色是黑的。
還刻著壹方篆刻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壹只核舟上,刻了五個人、刻了八扇窗戶;刻了竹篷、船槳、火爐、水壺、手卷、念珠各壹件;對聯、題名和圖章的篆字,刻的字***三十四個。
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不滿壹寸,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造的。 嘻,這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3.急求由《核舟記》引出的故事
我們花了整整壹個星期的課時上完了《核舟記》這壹篇古文,老師給我們精講和翻譯了全文。通過學習,同學們都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也能背熟全文。但大多數同學都不清楚這核舟到底是壹個什麽東西?形狀怎樣?也不知道核舟到底是用什麽材料做的?只知道是“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鑒於此,我就利用假期去了離家不遠的雲洲古玩市場打探個究竟。
到了雲洲古玩市場,我在好幾個小攤上看到有核雕藝術品,我就挨著那壹個接壹個的攤位逛逛看看。忽然,我看見了壹位坐在壹張折疊小桌後紮著馬尾巴辮的年輕人,在他面前的桌上,放置著兩只大盒子,盒子的面上鑲的是玻璃,透過玻璃,我看到盒子裏都擺滿了物件,壹只盒子裏裝的都是象牙雕件,另壹只則裝的都是核雕。於是我走上前去和他攀談了起來.
我得知,他是專門做核雕的。我問起這些核雕是由什麽做成的。他告訴我這些都是由油橄欖的核制成的,這些油橄欖都產自廣東的烏杭,油橄欖這個品種與普通的橄欖不同,它的核比普通橄欖大得多。他邊說邊從桌子底下拿出了幾個沒有雕刻過的油橄欖核,它的大小差不多有普通的帶果肉的橄欖那麽大,而且油橄欖核硬度適中,非常適合在上面做雕刻藝術。原來這些核雕都是由油橄欖核雕刻而成的,怪不得我看到的所有這類核雕都是中間大兩頭小的,這種形狀尤其適合隨它的形狀雕刻核舟。隨後,他又打開了那只裝著油橄欖的盒子,邀請我觀賞他和其他壹些雕刻家的作品,其中有人物、頭像、動物、手串、念珠、蟲具等等。我在其中發現了幾只用較大的油橄欖核雕出的核舟,我拿起其中壹只觀賞起來,這描繪的是壹艘體形較大的遊船,在船頭和船尾各有幾個神態各異的撐船的船夫,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在船艙兩旁的八扇小窗,這幾扇小窗都雕刻成了老式的格子窗,而且竟然還能活動,開關自如。把小窗打開,還有幾位船客在裏面,有的像是在吟詩作對,有的像是在品茗,神情各不相同。
人們竟然能在如此小的橄欖核上雕刻出如此精妙的作品,真是讓人驚嘆了。核雕,真是壹門神奇的微雕藝術!
4.核舟記必考句子核舟記重點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譯: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2、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裏。
3、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譯:那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
4、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譯: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壹寸。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譯: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6、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譯:推開窗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以下三句為倒裝句
7、其兩膝相比者—其相比者兩膝(定語後置)
他們兩個緊挨著的膝蓋。
8、簡桃核修狹者—簡修狹者桃核(定語後置)
挑選細長的桃核。
9、何陋之有—有何陋(賓語前置)
有什麽簡陋的呢?
5.贊美篆刻的詩句《核舟記》是由明代作家魏學洢撰寫的壹篇文章,由同時代學者張潮編選到《虞初新誌》,《核舟記》生動地描述了壹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藝的高超境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使用從兩頭到中間,從正面到背面的空間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熱情贊揚了我國明代的民間工藝匠人的雕刻藝術和才能。
表現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工藝的贊美。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mǐn)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wǎng)不因勢 雕橄欖核小舟(乾隆二年)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yí)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ruò)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八扇。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sǎn)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guān)而多髯(rán)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閱壹手卷。
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zhě)中。佛印絕類彌(mí)勒,袒胸露(lòu)乳(rǔ),矯(jiǎo)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zhǔ)。
臥右膝,詘(qū) 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壹楫(jí)。
楫左右舟子各壹人。居右者椎(chuī)髻(jì)仰面,左手倚壹衡木,右手攀(pān)右趾,若嘯呼狀。
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fǔ)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yí),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rén) 戌(xū) 秋日,虞(yú)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zhuàn)章壹,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壹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ruò)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壹;對聯、題名並篆(zhuàn)文,為字***三十有(yòu)四;而計其長曾(céng)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譯文 明朝有個手藝奇巧精妙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壹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房屋、器具、人物,甚至是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都是就著東西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事物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態。
他曾經送給我壹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應當是蘇軾泛遊赤壁的情景。 這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八分還有余數,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麽高。
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壹***八扇。
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它,就看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顏料塗在刻著 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右邊,魯直在左邊。蘇東坡和黃庭堅***同看著壹軸橫幅的書畫卷子。
蘇東坡的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背脊。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麽話似的。
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轉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蔽在橫幅的書畫卷子下邊的衣褶裏。佛印極像彌勒菩薩,腹胸袒露,擡頭仰望,神情跟蘇東坡,黃庭堅不相類似。
他臥倒右膝,彎曲右臂支撐在船上,而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壹串念珠挨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船背上面題了(個)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的腳,筆畫清清楚楚,它(字)的顏色是黑的。
還刻著壹個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整條船,刻有五(個)人,刻有八(扇)窗;刻箬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壹件;對聯、題名和(圖章上的)篆文,刻的字***有三十四個。
然而計算它的長度,它的長度還不滿壹寸。原來這是挑選了(壹個)長而狹的桃核雕制成的。
啊!(這)技藝也真奇妙啊!註釋1.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遠:名毅,字叔遠。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3. 徑寸之木:直徑壹寸的木頭。徑,直徑。
4. 為:做,這裏指雕刻。 5. 器皿:指器具。
盆,碗壹類的東西。 6.以至:甚至 7.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罔:無,沒有。罔不:無不,都。
因:順著,就著。勢:(木頭的)樣子。
象:模擬。形:(物品的)形狀。
各:各自。具:具有。
情態:神態。 8. 嘗:曾經 9. 貽:贈 10. 余:我 11. 蓋大蘇泛赤壁雲:刻的是蘇軾乘船遊赤壁。
蓋:表示推測的語氣詞。泛,泛舟,坐船遊覽。
雲:表示敘述結束。 12. 約:大約 13. 有(yòu)奇(jī):多壹點。
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奇:零數。
14.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可,大約。
黍:又叫黍子,去皮後叫黃米。壹說,古代壹百粒排列起來的長度是壹尺,因此壹個黍粒的長度是壹分。
許,上下。 15. 中軒敞(chǎng)者為艙:中間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