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琉璃戒指,唐代還有壹段淒美的傳說:
範攄《雲溪友議》中寫,書生韋臯少時遊江夏期間,與少女玉簫相戀。韋臯臨回家鄉前送給玉簫壹枚琉璃指環,發誓會來娶玉簫。然而7年過去了,薄情的韋臯卻不復再來,癡情的玉簫絕望地滄呼:“韋家郎君,壹別七年,是不來矣!”竟絕食而死。
人們憐憫玉簫這壹場悲劇,就把韋臯送給她的琉璃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後,韋臯官運亨通,做到西川節度使,才輾轉得知玉簫的死訊,他悔恨不已,於是廣修經像,以懺悔過去的負心。
後來,有人送給韋臯壹名歌姬,名字容貌竟與玉簫壹模壹樣,而
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環的肉環隱現,韋臯知道是玉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終於以再生緣的形式實現了隔世的結合。
這個故事裏還有壹段寫韋臯憑借少翁招魂之術與玉簫的魂魄相會的情節,讓人們體會了壹個古代癡心女子對薄情人負約的責備。
相會以後,臨去時玉簫對韋臯說:“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生死隔矣,只緣丈夫對感情承諾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帶著微笑說出來的,這樣的微笑卻帶著何等的沈痛。
當相思空擲了,還是如此難舍難棄的眷戀,望穿秋水地想念,壹枚戒指誤了她這壹世,她又壹往無悔地戴著它到了來世。到了晚唐時,戒指漸漸由男女互贈變為只由男子贈與女子,這和後世戒指的贈饋方式是類似的。如河南省洛陽發現的唐琉璃戒指,內徑18厘米,通體碧綠,晶瑩如玉,只是細窄處有壹裂紋。壹些琉璃飾品壹度成為唐代婦女時尚的華美裝扮,史載唐末“京都婦人梳發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時謂之拋家髻。又世俗尚以琉璃為釵釧”。以琉璃所制釵、釧為發髻裝飾,起初只流行於京都貴族婦人間,後來,這壹風尚很快也對平民社會產生了影響。《新唐書》即雲,“庶人女嫁有花釵,以金銀琉璃塗飾之”。
如寧夏固原原州區南郊鄉小馬莊村唐史訶耽夫婦合墓發現的琉璃花,高0.75厘米,直徑2.3厘米,呈喇叭狀,外沿的圓形為剪切後打磨成型。孔內穿有細鋼絲,外綴琉璃珠。有的中間有花蕾,中貼有金箔,碧綠色半透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