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愛唱響洛派大鼓贏得了三種風味,她的洛派研究經歷了從形到神的探索。羅老師對她傾註了最多的心血,寄予了最大的希望。上世紀70年代,羅先生與她合唱了《韓嬰遇母》、《和平將軍》、《夜邀》、《睡薪嘗膽》等,使春戀藝術日臻完善。80年代以來,她創作並演出了《風塵之友》、《司馬遷》、《琵琶行》、《生命之光》等新曲,尤其是朱創作的《鶯鶯聽琴》。她和弦樂器大師張子秀壹起設計的唱腔,用詞優雅,唱腔清新,展現了新意,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羅風格,豐富了羅。
50年來,她唱過近百首曲子,深得羅派精髓,是羅老師的驕傲。羅老師曾為她取名“橋”,寓意希望承上啟下,肩負傳承重任。劉春愛不負老師的期望,在中國北方曲阜學校任教20余年,先後培養出6名羅派京韻畢業生。這些青年演員活躍在京津曲阜舞臺。2004年,她在天津老年保健大學開了壹堂課,普及羅牌京韻大鼓,讓這些老人從欣賞羅牌大鼓的樂趣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如今,她欣然接受了八位新弟子,使洛派藝術後繼有人,進壹步擴大了洛派藝術的影響,使洛派委婉。
聲腔感動了更多的朋友,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愛。
鼓樂
退休後,她奔波於京津兩地,孜孜不倦地表演和教學,並在北京文聯和曲協的支持下成立了“劉春愛洛派藝術工作室”。劉春愛是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第壹代曲藝藝術家。他具有新文藝工作者的素質,50年來在繼承和發展洛派藝術方面成績卓著。她曾獲首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長治杯”全國鼓樂比賽二等獎等國家、省、市獎項,並兩次赴臺演出,為兩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2月10日,在天津市文聯二樓展廳舉辦的京韻藝術研討會上,中國曲阜協會副主席,天津市曲阜協會主席丁遠,京津曲阜理論家倪仲誌,天津群藝館負責人朱、、張昆吾,北曲阜學派領導人、張宇恒,、 天津廣播電臺曲阜資深編輯、天津曲阜團團長徐秀林,天津市音協副主席王永良,以及藝術家、魏文華、楚、曹等。 深刻回顧了劉春的愛情成長歷程,高度評價了劉春愛的歌唱藝術,並提出了殷切希望。在祝賀她50年藝術人生之際,祝她高舉洛派旗幟,永葆藝術青春,傳承技藝,勇教弟子,讓洛派魅力代代相傳,發揚光大,並以感恩之心告慰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