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 國:
莎士比亞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
哈代 《德伯家的苔絲》;
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老古玩店》;
笛福 《魯濱遜漂流記》;
雪萊 《西風頌》
拜倫 《唐璜》
2.法 國:
莫裏哀 《偽君子》、《吝嗇鬼》
巴爾紮克 《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貝姨》、《邦斯舅舅》等(90多部小說合稱“人間喜劇”);
司湯達 《紅與黑》;
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
左拉 《小酒店》;
莫泊桑 《羊脂球》、《項鏈》、《俊友》;
雨果 《巴黎聖母院》、《悲慘的世界》、《九三年》;
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
小仲馬 《茶花女》;
都德 《最後壹課》、《柏林之圍》;
羅曼·羅蘭 《約翰·克裏斯朵夫》。
3.俄 國 及 前 蘇 聯:
普希金 《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葉甫蓋尼·奧涅金》;
萊蒙托夫 《當代英雄》;
屠格涅夫 《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
陀斯妥耶夫斯基 《被欺淩與侮辱的》、《罪與罰》、《白癡》、《白夜》;
赫爾岑 《誰之罪》;
岡察洛夫 《奧勃洛莫夫》;
奧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契河夫 《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裝在套子裏的人》、《第六病室》、
《櫻桃園》(劇本);
果戈理 《死魂靈》、《欽差大臣》(劇本);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高爾基 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
阿·托爾斯泰 “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姐妹》、《壹九壹八》、《陰暗的早晨》);
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肖洛霍夫 《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
綏拉菲莫維奇《鐵流》;
富爾曼諾夫 《日日夜夜》;
法捷耶夫 《毀滅》、《青年近衛軍》;
馬卡連柯 《教育詩》;
馬雅可夫斯基和《列寧》(詩)。
4.德 國:
歌德 《浮士德》(詩劇)、《少年維特之煩惱》;
席勒 《陰謀與愛情》;
海涅 《德國,壹個冬天的童話》(詩)、《西裏西亞織工之歌》(詩);
格林 《灰姑娘》(童話)。
5.美國:
惠特曼 《草葉集》》(詩集);
歐·亨利 《警察和贊美詩》、《最後壹片葉子》、《麥棋的禮物》;
馬克·吐溫 《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傑克·倫敦 《馬丁·伊登》;
海明威 《老人與海》。
6.其他各國;
挪威 易蔔生《玩偶之家》(劇本);
西班牙 塞萬提斯 《堂·吉河德》;
匈牙利 裴多菲 《自由與愛情》(詩);
捷克 伏契克 《絞刑架下的報告》(報告文學);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古希臘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人《奧德賽》等》;
阿拉伯民間故事《壹千零壹夜》(壹名《天方夜譚》);
印度 泰戈爾《吉檀迦利》(詩集);
印度 迦梨陀娑 《沙恭達羅》(劇本);
日本 川瑞康成 《千只鶴》、《雪國》
中國著名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魯迅, 短篇小說集《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南腔北調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狂人日記》是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
郭沫若, 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等
茅盾, 長篇小說《子夜》、《腐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等
朱自清, 《春》、《荷塘月色》、《綠》、《威尼斯》
冰心,散文家 《寄小讀者》
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老舍,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貓城記》、《牛天賜傳》、《四世同堂》等,劇本《龍須溝》、《茶館》等
曹禺,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夏衍原名沈端先 話劇《上海屋檐下》、報告文學《包身工》
錢鐘書字存中 《圍城》(小說)《談藝錄》、《管錐篇》
丁玲原名蔣冰之 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
葉聖陶名葉紹鈞, 《稻草人》(童話)、《倪煥之》(小說)
郁達夫著名文學家、小說家 《郁達夫文集》
柔石詩人、文學家 《二月》、《奴隸的母親》
趙樹理 《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三裏灣》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詩歌)
臧克家 《有的人》、《老馬》
艾青 《大堰河》、《礁石》
徐誌摩 《別了康橋》等
賀敬之 《回延安》、《白毛女》(執筆之壹)
周立波 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榮獲斯大林獎)
楊沫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曲波 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柳青 (長篇小說)《創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