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圓覺寺幾經荒廢,幾經重建。明朝景泰四年(1453),駐守雲南的宦官李益曾經修建圓覺寺。陳毅《華亭寺銘》載:“擴其址,傳其規。”重建後,“中國大光明五光佛殿。再後是佛寶閣,大殿左右是印青堂、僧堂、唐琦堂、方丈、僧室,塑像嚴整,畫得漂亮。”至“天順,秦賜名華亭寺”。
明末,華亭寺毀於兵。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雲南巡撫王紀文重修。鹹豐七年(1857),雲南回民起義,華亭寺部分建築毀於戰火。光緒九年(1883)再次重建,但規模較小。
民國時期,華亭寺壹片荒涼,院子裏雜草叢生,野獸出沒。1920年,唐邀請大陸高僧許雲和尚來華亭寺主持法會,並超薦在各種戰鬥中為保靖國捐軀的將士。法會結束時,唐請許雲和尚主持華亭寺的重建工程。許雲在唐氏家族的支持下,大興土木,全面整修華亭寺,修建藏經樓,修繕大悲閣,在正殿兩側塑羅漢500尊;將寺前石燕樓等人的墓塔移至大山門左側的城墻上,在寺前修建放生池,在寺後修建海會塔;山門旁建有壹座鐘樓,有三層樓高。門窗鏤空雕花,樓上掛著壹口鐘,清晨震動,響徹山谷。整個華亭寺的改造工程非常龐大,歷時五六年。唐代的題寺是“郭靖雲樓寺”。
此後,在佛像和七戒開光後,雲樓寺成為雲南省最大的禪宗十方叢林,住著50多位僧人。人們還是習慣稱之為“華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