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畫——據《山海經》記載,李世民生病時,經常在夢中聽到鬼哭神嚎的聲音,以至於夜不能寐。這時,兩位將軍,秦和尉遲恭,自告奮勇地站在門的兩邊。結果,宮殿是安全的。李世民認為這兩位將軍太硬了,覺得很遺憾,於是他命令畫家把他們威武的形象畫在門上,這就是所謂的“門神”。東漢蔡邕《隨想錄》記載,漢代有“申屠”、“雷宇”的塑像貼在門上,宋代演變為木刻年畫。後來人們爭相效仿,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就是現在的年畫。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代的《美圖》。
春聯是由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根據《淮南子》,桃字(即桃梗)是由桃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著毀滅幸福的咒語,年年都在變。五代以後的蜀國皇帝孟嘗君,春節時突發奇想,讓人把桃樹切片。他在上面寫了壹副對聯:“新年歡迎來到余慶,在長春慶祝節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至於春聯這個名字的正式誕生,是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大年三十就下了壹道敕令:“官士之家拜年,須寫春聯壹副。”從此春聯開始普及,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煙花-春節燃放鞭炮的習俗始於漢代。據南梁宗固《孟靜時代的故事》記載:“正月初壹...公雞叫了起來,人們在法庭前燃放鞭炮,以驅除山妖身上的邪魔。”在古代,鞭炮是通過將竹子放入火中燃燒來燃放的。由於竹子中的空氣因受熱而膨脹,它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來辟邪驅鬼,希望來年好運和幸福。唐宋以後,火藥制成的鞭炮應運而生。
拜年——據《明代陸容園雜記》記載,拜年的習俗最早於明代在京都實行。和官員打交道,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拜對方,而百姓拜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清代,春節時流行送“拜盒”,即把新年賀卡裝在精致漂亮的裝飾盒裏送給親朋好友,以示莊重。在今天的中國,“拜年”已經成為壹種傳統習俗。親愛的朋友和同事互相拜訪,互致問候。
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間流行互相拜年。拜年鉆就是今天的賀年卡,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來。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還沒有紙,所以伐竹木為刺,書名命名為《明刺》。後來,人們用紅羊毛在織錦上繡上“名片”的字樣。東漢以後,木材被紙代替,稱為“名紙”。六朝時簡稱“明”,唐代稱“門形”。宋代又稱為“手刺”、“門刺”。明清時稱為“寸楚”、“紅單”。
春節期間北京有句諺語:“(農歷十二月,即臘月)二十三(星期日)蜜瓜棒;24日(星期日)房屋清掃日;25號(周日)貼窗戶;二十六(日)燉肉;二十七(日)殺公雞;二十八(日)面毛;二十九(日)饅頭;過夜三十(周日)晚;新年第壹天擰。”
農歷正月初五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煮飯。第壹個月的第七天被稱為“男人日”,“男人勝利節”或“七元”。春節期間,北京人喜歡逛廟會。鐘寺可以敲永樂鐘,白雲觀廟會可以摸石猴賺錢,長甸廟會可以欣賞古玩、字畫、字帖、珠寶、翡翠等奇物,還有高蹺、太平鼓、車黨、五虎棍等花展。
上海
臘月二十四是竈神在天上玩東西的日子。因此,在23日晚上,家家戶戶都會“送竈”和“獻竈”,新年的慶祝活動就這樣開始了。臘月二十五是神仙下凡的日子。
傳統上,每家每戶都要內外除塵打掃。26日到29日,家家戶戶開始磨面粉,包餃子,做年糕,準備新衣新鞋,買春聯,年畫和“門神”。除夕夜,各個年齡段的家庭都會聚集在室內,坐在壹起在燈光下吃年夜飯,因此得名“合家歡”。年夜飯後,圍著火爐放哨。天亮了,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新帽子、新鞋子,在班裏祭天、祭祖。然後,年輕人和年輕人向他們的父母拜年,他們將年前準備的壓歲錢分發給他們的孩子。
中國臺灣省
稱除夕為“二十九”和“三十”,取決於農歷十二月的大小。“旬”的意思是壹年的結束。
在天色變晚之前,各家各戶都會準備供品,如甜橙、甜米果(年糕)、“春米(剪紙春字插在尖米上)”和“壓歲錢”。大門後面,還有兩棵帶葉帶葉的甘蔗,稱為“宿根甘蔗”。吃年夜飯時,八仙桌下放著新的炭爐和新的葵花扇,扇子和爐子上貼著用紅紙寫的“春”和“福”字。年夜飯之後,是生日慶典。進入初壹,人們老少聚會,用紅白年糕祭神,祭拜父母(也就是公祖的奶奶),然後放鞭炮迎接新年。
香港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在壹起吃團圓飯。團圓飯的大多數菜肴都有吉祥的含義。
在團圓飯後,人們通常會去除夕市場參觀花市。在大年初壹,人們開始正式慶祝新年,貼春聯,年畫,舞龍舞獅,走親訪友,慶祝新年。
澳門的新年習俗很獨特。
“謝竈”是澳門保留下來的最傳統的中國習俗之壹。
臘月二十三,澳門的老百姓稱之為“謝竈”。澳門人從臘月二十八開始慶祝新年。除夕夜,觀新春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壽穗在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澳門在農歷除夕舉行花市,多為桃花、水仙、盆栽竹、盆栽橙,花香濃郁,預示著新壹年的美好前景。春節(大年初壹),澳門人講究“利市”,以示吉祥。“利潤市場”是壹個紅包。這壹天,老板見員工,長輩見晚輩,甚至已婚者見未婚者。澳門人把大年初二稱為“開年”。要吃“開年”飯,他們必須要有海苔、生菜、鯉魚,才能賺錢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