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廠甸的書畫

廠甸的書畫

廠甸的最大特點是書,因而廟會上的書攤也就占了較大比例。紙質的、電子的,琳瑯滿目。要說規模最大的還是在中國書店院內,就是老廠甸那兒。院內擺滿了書,精裝的、平裝的,品類繁多,而且都可以打七折。書架前站滿了人,特別是看書的老人特有琉璃廠的味道。我也挑了幾本,其中《流失海外的國寶—圖錄卷》正好和我原來買的《流失海外的國寶—文字卷》配套,也算是珠連碧合了。

琉璃廠文化街形成的主要標誌就是大量書肆的出現,古玩字畫鋪面超過圖書,但這裏的的書店至今還是京城較大和最集中的。從單體上講它與圖書大廈和王府井書店不能同日而語,但要說文、史、哲、藝術圖書那可毫不遜色。中國書店是1952年在北京設立的第壹家國營古舊書店。1958年,古舊書肆經過公私合營,全市`111家古舊書店合並為中國書店壹家,繼續著古舊書業的發展。中國書店是全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之壹,其新印古籍和研究古籍的有關圖書是壹大特色。它還收集歷代古籍、碑帖、拓片、舊書、舊報、舊雜誌等。裝訂修補古籍也是它的業務。文化遺產書店更像個博物館,在這兒還能看到珍貴的善本書,逛壹逛能增長不少見識。現在的華彩音樂藝術公司是原晚清時期商務印書館,在1958年可是京城最大的書店。文物書店在琉璃廠是再合適不過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毫無老態龍鐘之感,它們或壹字排開,或遙相呼應,是圖書集萃傳統的最好實證。

愛書的人都知道,看書尋書是最費時間的,買書最好不要有太明確的目標,不然十有八九是會失望的,它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每次經過琉璃廠只要有點時間我總要到書店看壹看,壹看書就總覺得時間不夠,於是離開的時間就不斷往後推,有些書是買的時候看了看,回來反而看的少了,幾乎成了工具書,用的時候查壹查。逛書店是上癮的,時間稍微長點沒去就覺得心裏癢癢的。我小時候曾天真地想這滿街都是書店多好啊。

說起海王村這名字可遠了去了,遼代時就叫這名兒,當時是遼都城東郊燕下鄉的小村落,當時寺廟雲集,經濟繁榮,可惜後來毀於戰火。到了元代這裏是燒制琉璃瓦件的窯廠,明代為工部五大窯廠之壹,故稱琉璃廠,可是為都城的金碧輝煌立下了汗馬功勞。遼代之後很長時間這裏較荒涼,至明嘉靖32年(1553年)擴建外城後,這壹帶才又開始有人居住。再到清康熙後期,官方為了皇宮的安全,將壹直在內城舉辦的燈會和書肆移到琉璃廠窯前,於是就有了春節逛廠甸的習俗,這裏又重新熱鬧起來。琉璃廠最早的書業經營始自明代,作為古玩文物、書籍字畫的集散地,此處在清乾隆年間琉璃窯廠外遷後走向輝煌。特別是乾隆38年(1733 年)《四庫全書》開館,各方編纂人員匯集京師,他們多居宣南壹帶,因而紛紛來此尋書考證,使琉璃廠書市更加興盛起來。當時有名的古董、書商達30余家,《四庫全書》歷10年編成,據記載館臣達360人,琉璃廠能不興旺嗎?到光緒初年,書肆已發展到220余家,古玩、字畫、碑帖店等50余戶。至今琉璃廠文化街還保留著許多老字號,如創辦於清代的書肆有來薰閣、肄雅堂、文奎堂、松筠閣、商務印書館等。開設於清康熙11年(1672年)的松竹齋即今天的榮寶齋;創建於鹹豐年間的有槐蔭山房、博古齋;創辦於同治年間的有壹得閣墨汁廠;光緒年間的有慶雲堂、韻古齋、寶古齋、寶晉齋、萃珍齋、清秘閣等。中華書局、邃雅齋則成立於民國期間。魯迅、鄭振鐸、張伯駒、朱自清、鄧拓、老舍、齊白石、張大千、陳半丁等大批名家都是這裏的常客。

1927年,開辟了和平門,拆除廠橋,辟南新華街,將琉璃廠壹分為二,東琉璃廠以古玩業為主,西琉璃廠以舊書業為主。如今的琉璃廠文化街店鋪大多是1978年以後重建的,當時曾引起過很大爭議,因為再造的畢竟是假古董,類似的爭議遠沒有結束,因為拆真建假之風並沒有完全遏制。

知道琉璃廠、廠甸對我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事情,我小學、中學時最喜繪畫,三天兩頭往榮寶齋跑,或買點顏料、或買點宣紙、或買點畫筆、或買個速寫本,順便再看看名家大作。比如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潘天壽、傅抱石、錢松巖、李可染、李苦禪、吳作人、黃胄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琉璃廠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培養了我對民族文化的愛和對祖國的愛。

那時因家庭生活困難,顏料多是幾只幾只的買,整合的買不起,記得當時的國畫顏料是七分、九分壹支,貴的是壹毛多。當時就想將來有錢了,宣紙壹定壹刀壹刀的買;顏料壹定幾合幾合的買。未曾想後來紙買的多了反而老放著,有的顏料用的少就幹了。幼時略顯窘迫的生活並沒使我養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好像壹門心思畫畫其他就什麽都不知道了。似乎有了壹點經濟頭腦,特別是看那多層的甚至於十多層、二十多層的樓被拆總覺得很可惜,那畢竟蓋了沒多少年啊,也不知是當時不該蓋還是現在不該拆。古人講土木不可善動,我們這種拆拆建建、建建拆拆是不是太隨意了?這不是資源浪費嗎?拆者可能不虧,新建者也可能不虧,虧的是整個社會的財富,算來算去那畢竟是國家的錢,人民的錢呀。如今,琉璃廠壹帶又進入新壹輪的整治,有傳言說琉璃廠文化街又將拆了重建,當然有很多人不同意,這不是對原來拆真建假的肯定,而是對我們這種無限循環重建的否定,越建越假,越建越次,是我們很多重建項目的通病。比如筒瓦的爛用、隨意彩畫、門墩粗制濫造,瓷板冒充磨磚對縫,沒幾天就呼呼啦啦掉壹片等等。按規制只有王府和廟宇才可以使用筒瓦,所謂筒瓦就是瓦呈筒狀,房頂壹條壹條的,這在老城區也是比較稀罕的,而且其房屋明顯比普通民居高大,我們不壹定都完全按清朝的規制,但也不要太隨意以免混淆視聽。

  • 上一篇:在南京中央商場買的浪琴可以退貨嗎?
  • 下一篇:《變形金剛》中汽車人的名字和車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