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歷史上對李時珍的評價,李時珍醫術有多厲害?

歷史上對李時珍的評價,李時珍醫術有多厲害?

人物介紹

李時珍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儒略歷1518年7月3日,合新歷7月13日),卒於神宗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好讀醫書,醫家《本草》,自神農所傳止三百六十五種,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蘇恭增壹百壹十四種,宋劉翰又增壹百二十種,至掌禹錫、唐慎微輩,先後增補合壹千五百五十八種,時稱大備。然品類既煩,名稱多雜,或壹物而析為二三,或二物而混為壹品,時珍病之。乃窮搜博采,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增藥三百七十四種,厘為壹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標正名為綱,余各附釋為目,次以集解詳其出產、形色,又次以氣味、主治附方。書成,將上之朝,時珍遽卒。未幾,神宗詔修國史,購四方書籍。其子建元以父遺表及是書來獻,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書。時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縣。

貢獻

本草綱目

湖北蘄州人氏李月池、李時珍父子系明朝名醫,名揚遐邇。李時珍因直面評點包鄉紳《本草書》之謬誤,而結怨鄉紳。楚王子患怪疾遍訪四方名醫均未奏效,經李時珍診治而愈。李時珍不要功名利祿,但求重修《本草》,被安置於太醫院內,但修書奏章卻被皇上駁回。於是,他便辭職返歸故裏,依舊修書不輟。其間,雖遭包鄉紳譏諷與刁難,卻獲百姓支持。為考察藥物,李時珍帶徒弟龐憲,踏遍千山萬壑,詳征博采。後又遇魏郎中,三人同心同德,備嘗艱辛,詳細記述各類藥草。壹次,所錄筆記被惡道士搶去付之壹炬,老魏為搶救筆記跌死於山崖。李時珍受此挫折,未曾氣餒,繼續修書。後故友田恒幫助他刻印《本草綱目》。李時珍嘔心瀝血三十寒暑,年已老邁,方成此書。此時,包鄉紳欲包攬刻印,為李時珍堅拒。田恒為刻此書,卻被問罪入獄。《本草綱目》洋洋五十二大卷,至李時珍離世後,始得以流傳民間。

李時珍造像(蔣兆和繪制)在李時珍任職太醫院前後的壹段時期,經長時間準備之後,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藥,足跡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以及牛首山、攝山(古稱攝山,今棲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萬裏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本草綱目》凡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藥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藥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輯錄古代藥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書前附藥物形態圖1100余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是到16世紀為止中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壹部醫藥學著作。

折疊瀕湖脈學

李時珍感其時代的中醫脈學存有缺憾甚至謬誤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家脈論精華,於1564年(明·嘉靖43年)編著成《脈訣》,即《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為李時珍晚年所著,以號命書,是為“瀕湖脈學”。《瀕湖脈學》擷取明以前脈學之精華,載有二十七種脈,書中對於其中同類異脈的鑒別要點及脈象主病,均編成歌訣.便於記誦。本書說理透徹,形象生動,易學易記,適合中醫基層醫務工作者和脈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該書語言簡明,論脈清澈,不但把臨床復雜脈象總結歸納成基本的27種脈象,而且還把主要內容,即脈象、相類脈鑒別、脈象主病,皆以韻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誦記,因此上其書流傳深廣,歷來受醫家推崇。

《瀕湖脈學》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實為中醫典墳之作,是李時珍對中醫學的巨大貢獻。

故事典籍

死人診活

壹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壹群人正擡著棺材送葬,而棺材裏直往外流血。李時珍上前壹看,見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鮮血,於是趕忙攔住人群,讓擡棺材的人停下來,眾人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相信。李時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復勸說,終於使主人答應開棺。先是進行了壹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紮了壹針,不壹會兒,就見棺內的婦人輕輕哼了壹聲,醒了。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產下壹個兒子,原來這名婦女是因難產而陷入假死

雨湖傳說

李時珍出生那天,他的父親李言聞正在雨湖上打魚。平常運氣還不錯,這壹次卻連下幾網都壹無所獲,李言聞很喪氣。最後壹網拉起來感覺沈甸甸的,心中暗喜,以為是條大魚,原來是壹塊大石頭。李言聞嘆道:石頭呀石頭,我與妳無冤無仇,今日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頭突然也說話了:石頭呀石頭,前來賀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來這石頭就是雨湖神。李言聞急忙趕回家,正好李時珍生下地,於是給他起名叫“石珍”。當晚李言聞又做了壹個夢,夢見仙人鐵拐李前來道喜說:“時珍時珍,百病能診。做我高徒,傳我名聲。”

活人診死

李時珍還可以“活人斷其死”的。壹天,有家藥店老板的兒子大吃大喝後,縱身翻越櫃臺,請李時珍診脈,李時珍告訴他,小兄弟,妳活不了三個時辰了,請趕快回家去。眾人都不信,那個藥店老板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原來是此人吃飯過飽,縱身壹跳,腸子斷了,內臟受損。

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有人說,北方有壹種藥物,名叫曼陀羅花,吃了以後會使人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李時珍為了尋找曼陀羅花,離開了家鄉,來到北方。終於發現了獨莖直上高有四、五尺,葉像茄子葉,花像牽牛花,早開夜合的曼陀羅花,為了掌握曼陀羅花的性能,親自嘗試,並記下了“割瘡灸火,宜先服此,則不覺苦也”。證實了單獨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壹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

善對

李時珍自幼聰穎善對,還沒上學就跟著父親認熟了好多字。剛入學時,私塾先生望著被樹木環抱的遠山,出了上聯:“遠聲隔林靜。”李時珍當時雖然只有八歲,但見朝霞分外明媚,過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脫口對道:“明霞對客飛。”有位藥鋪主人,膝下有壹個女兒,聰慧而美貌,為了給女兒選擇壹個才華出眾的男子結為伴侶,決定用藥名作上聯征婚:“玉葉金花壹條根。”許多求婚者望聯興嘆。其中有壹位姓馬的青年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時珍幫忙。李時珍少年助人為樂,脫口對道:“冬蟲夏草九重皮。”鋪主見馬公子比較英俊,又交給他壹副上聯,限壹天對上。這上聯是:“水蓮花半枝蓮見花照水蓮。”馬公子只得二請李時珍對出下聯:“珍珠母壹粒珠玉碗捧珍珠。”鋪主看後非常高興,隨即再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限半天對出。馬公子無奈三求李時珍。李時珍為了成全這樁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紅娘”作下聯。鋪主十分滿意,當即答應訂婚。

巧辨藥性真偽

李時珍20歲那年,蘄州發生了壹場嚴重的水災。洪水剛過,瘟疫開始蔓延。

這天,李時珍正在診病,突然壹幫人鬧鬧嚷嚷地拉著壹個江湖郎中湧進診所。為首的年輕人憤憤地告訴李時珍,他爹吃了這江湖郎中開的藥,病沒見好,反倒重了。他去找他算賬,郎中硬說藥方沒錯。讓李時珍給看看。說完把煎藥的藥罐遞了過來,李時珍抓起藥渣,仔細聞過,又放在嘴裏嚼嚼,告訴他這是古醫書上的錯誤,《日華本草》的記載把漏藍子和虎掌混為壹談。眾人慨嘆了壹陣,只得把江湖郎中給放了。

不久,又有壹位醫生為壹名精神病人開藥,用了壹味叫防葵的藥,病人服藥後很快就死了。還有壹個身體虛弱的人,吃了醫生開的壹味叫黃精的補藥,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來,幾種古藥書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黃精和鉤吻說成是同壹藥物,而狼毒、鉤吻毒性都很大。毫無疑問,古醫藥書籍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但也確實存在著壹些漏誤。若不及早訂正,醫藥界以它們為憑,以訛傳訛,輕者耽誤治病,重者害人性命。[10]

嘗遍百草

李時珍紀念幣

明世宗嘉靖三十壹年(1552年),34歲的李時珍著手按計劃重修本草。由於準備充分,開頭還比較順利,但寫著寫著,問題就來了:所謂本草,是古代藥物學的代稱。它包括花草果木、鳥獸魚蟲和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和礦物藥。由於其中絕大多數是植物,可以說是以植物為本,所以人們又將藥物直稱為“本草”。東漢《神農本草經》成書,到李時珍誕生前的400余年間,歷代本草學家都有不少專著問世,但卻從未有壹部能概括這壹時期藥物學新進展的總結性著作。李時珍意識到了它的分量,卻仍未料到,藥物是那樣的多種多樣,對它們的性狀、習性和生長情形,很難全部心中有數。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葉,本是蘄州的三大特產,可以主治風痹、驚搐、癩癬等疾病,是壹味貴生藥品。李時珍曾跟著捕蛇人親自上山,捕捉到壹條白花蛇,仔細壹看,果然和書上講的壹模壹樣。

與婆婆治病

李時珍壹路考察,壹路為父老鄉親們治病,深受人們尊敬與依賴。有位老婆婆,患習慣性便秘達30年之久,雖多方治療,終不見效。李時珍運用從民間學來的偏方,以適量的牽牛子配成藥,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還有個婦女鼻腔出血,壹晝夜都止不住,怎麽治也不見效。李時珍用大蒜切片敷貼患者足心,不大工夫血就不流了。這個方子,也是他從民間采得的。

驗證動物藥性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有研究,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裏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今陽新縣)山裏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為了找到真正的蘄蛇,他請教壹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對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麽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

龍峰山有個狻猊(Suānní)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說得簡明準確。

鯪鯉,即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壹只穿山甲。從它的胃裏剖出了壹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壹面,也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人物評價

編輯

明代著名文學家王世貞《本草綱目·序》: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寶。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之為《神農本草經》:集本草者無過於此。

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本草綱目》):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16世紀中國有兩大天然藥物學著作,壹是世紀初的《本草品匯精要》,壹是世紀末的《本草綱目》,兩者都非常偉大

  • 上一篇:華亭古玩萬文市場
  • 下一篇:古代戰爭中攻城武器的制作方法和名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