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十二小時制,把壹天壹夜分成十二個小時。從西周開始,中國的十二時辰制度逐漸穩定。十二點是十二個時間節點。按天幹地支分為子時、醜時、午時、未時等。子時指的是晚上十壹點到淩晨壹點,醜時指的是淩晨壹點到淩晨三點,以此類推。
最早的時候,古人是通過觀察太陽光來確定四季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土規測四季”。當時人們在地上放壹根棍子,不同時間的光線使得棍子投射在地上的長度不同。通過長期觀察,古人總結出四季:立春、夏至日、立秋、冬至日。
在土規的基礎上,人們進壹步研究了標準表。在站立的木棍的垂直方向放壹塊木板。木板上刻有刻度,進壹步測量時間。
當太陽在那裏時,古人可以用土規來計時。沒有太陽,它們怎麽能計時呢?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後來發明了漏水計時和沙漏計時。
我們經常在古裝劇裏看到漏水或者沙漏。壹個容器裝滿水或沙子,然後它倒著漏進另壹個容器。時間根據容器中剩余的水或沙子來確定。
在古代,有兩個我們在書籍和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的計時概念,即壹杯茶的時間和壹根燈芯的時間。壹杯茶的時間壹般是十分鐘,壹根燈芯的時間壹般是半個小時,也就是壹個小時。在古代,這兩個時間單位是用來衡量短時間內完成的事情。當然,這個時間概念不是很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