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代人對星空的認識和星座起源

古代人對星空的認識和星座起源

在地球上,利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星約有6000多顆,而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觀測並發現了這些星星中的壹些運行規律。為了更好地觀測這些星星,古人也對星空進行了無數的幻想和猜測,形成了不同的星空文化。這裏,我們對古代時期中外對星空的不同認識做壹些簡介。

我國古代對星空的認識

從目前的壹些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中可以知道,早在三代時期,人們就開始對天上的星星進行命名。出現較早的有斛,臼,車,船,箕,鬥類的生活用具。弧矢,畢之類的狩獵用具。雞,狗,牛,羊等動物。隨後出現的是帝,太子,諸侯等貴族。尚書,三公,將軍等官職,周,晉,秦,楚等列國。羽林,華蓋等帝王侍衛和生活器物。漸漸地,人間 社會 的壹切體系都被搬到了天上。

張衡在《靈憲》中說“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據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黃神軒轅於中。六擾既畜,而狼蚖魚黿罔有不具。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於是備矣……庶物蠢蠢,鹹得系命。”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人給星空命名的原則就是將人間萬物投射到天上。

同時,為了便於觀測和記憶,古人又將星空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各區域內星辰數量多少不壹,多的有幾十顆,少的只有壹顆。每個區域各自命名,稱為星官,即管理不同區域星空之官員。

在先秦文獻記載中大約有38個星官,***計200余顆星星。而在司馬遷的《史記 天官書》中則系統的描述了全天的星官,這是已知最早的系統性介紹了,***有92個星官,約500顆星星,而且大多數都被後世繼承下來。到了《漢書 天文誌》中,星官的數量已經達到118個,***計783顆星。

到三國時期,吳國太史令陳卓匯集了石氏,甘氏和巫鹹三家古代流傳下來的星象家的記載,綜合編制了壹份涵蓋283個星官,1464顆星的星表,並繪制了星圖。可惜目前已經失傳,只能在後世的記載中得知了。不過,陳卓總結的星官經《晉書 天文誌》和《步天歌》的采用,已經成為古代觀測星象的基礎,壹直沿用到清代。

比較早的時期,人們為了記憶方便,就把星官和星名編成韻文,詩歌的形式。已知早期的作品有北魏張淵的《觀象賦》,隋代李播的《天文大象賦》等。而《步天歌》的出現,則集前代之大成,成為後世流傳最廣泛的認星口訣。

目前,《步天歌》的準確成書年代還未確定,壹般認為是唐代王希明所做,全文以七言韻文的形式,介紹了陳卓的283星官和1464顆星,並配有星圖。南宋鄭樵對其評價為“長誦壹句,凝目壹星,不三數夜,壹天星鬥盡在心中矣。”

同時,《步天歌》中還將全部天空劃分為31個大區,即我們熟悉的三垣二十八宿。其實四象和部分二十八宿的名稱在《爾雅》《詩經》中已經出現,更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也可以見到壹部分記載,到了《呂氏春秋》中二十八宿的名稱已經完整。但是,系統的介紹三垣二十八宿還是在《步天歌》中首次提出,而這種分區也成為後世的標準劃分方法。

西方古代對星空的認識

不同的文明對星空的命名和劃分都是不同的,但都是反映了各自民族的 歷史 和文化。我們以目前國際通用的 星座 命名和劃分為例來做下介紹。

目前全天劃分為88個 星座 ,除了天球南極區域的壹些 星座 是大航海時期之後才發現命名的之外,北半球的主要 星座 命名和劃分起源於兩河流域和埃及地區。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的時候,巴比倫人將天空中較亮的星星劃分為若幹 星座 ,後來傳到了希臘和羅馬,被進壹步發展。希臘人用神話中的人物和動物為 星座 命名,大約到了公元2世紀,北天的眾多 星座 已基本確定。

公元前270年古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前315年~前240年)在長詩《物象》中提到了47個 星座 ,排除歲差原因後,可推算出詩中記載的星空應該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樣子。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表明觀察者的位置應該在北緯35 到36 區域,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 星座 的起源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河蘇美爾時期,而古希臘和古埃及的 星座 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到公元2世紀,托勒密(90~168年)寫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 星座 ,***1022顆星星,基本成為現代 星座 的原型,之後的許多天文學家以這48個 星座 為基礎,在其空當處填充了壹些新的 星座 。

到了17世紀,大航海使人們見到了南天的恒星,德國天文學家 約翰·拜耳 (1572~1625年)在1603年出版的星圖中,波蘭天文學家赫維留(1611~1687年)在1690年出版的星圖中,還有被稱作南天天文之父的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依(1713~1762年)在1752年先後為南天的 星座 命名,確定了南天的48個 星座 。到了1841年,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提出了用赤經線和赤緯線來作為 星座 的界限。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公布了88個 星座 的方案,並規定以1875年的春分點和赤道為基準的赤經線和赤緯線,作為 星座 界限。

在88 星座 中,最有名的是黃道12 星座 ,因為日月及五大行星都是在這12個 星座 所處的區域中運行的,這12個 星座 正好環繞天空壹周,形成壹個環帶。因為太陽運行的區域叫做黃道,所以這裏的12個 星座 也就叫做黃道12 星座 了。

最早的黃道12 星座 也是出現在巴比倫,大約在公元前3000的時候,巴比倫人為了占星的需要,將太陽壹年運行經過的區域等分為十二份。從出土的當時的境界石以及墳墓的浮雕和其他壹些雕刻中可以知道當時命名的 星座 和星名約有200個。

後來這些 星座 傳到了古埃及,和古希臘等地,目前我們在希臘羅馬時期的神廟和墓室中,發現的保存完整的黃道十二宮圖像***計十幾個,比如丹德拉,艾什納,什胡爾,阿赫米姆等神廟的浮雕上,底比斯等地墓葬出土的6個棺蓋上,以及部分墓室的天花板上,都有十二宮的記載。

其他文明的古代星空

古印度人將黃道帶劃分為27等份,建立了27宿,各宿的名稱最早出自 《鷓鴣氏梵書》中。對於印度27宿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起源說,壹種是與中國28宿同源說,另壹種是印度起源說。

阿拉伯世界的 星座 是傳自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大約在公元9世紀,被翻譯成阿拉伯語,改名為《至大論》。阿爾蘇飛(903~986年)以該書為基礎寫出了被稱為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三大傑作之壹的《恒星書》。如今全世界通用的星名中,多數名稱都來源於阿拉伯語。

  • 上一篇:Csgo瘋狂牙齒行動獎
  • 下一篇:古董劉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