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俗說枕頭,因其功用是睡臥時墊托頭部而得名的。
考古資料表明,最古老的枕是天然石塊,以後為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並逐步擴大到使用其他質料制作,如木、玉、銅、竹等等。
在中國古代,數量最多的當數陶瓷枕了。
瓷枕最早出現於隋代,唐朝時開始大量生產,兩宋及金、元時期最為鼎盛,明清兩代漸次衰退。
古代瓷枕的裝飾手法是不同朝代不同窯口各有差別。
總體上說,唐五代以前以模印、細劃絞胎等為主;宋金時則以繪畫為主,同時出現了更為復雜的剔地留花、珍珠劃花等裝飾手法。
隨著制瓷業在工藝技術、造型裝飾手法等方面的不斷改進豐富,瓷枕作品上的藝術色彩也愈見燦爛。
宋代北方磁州窯系所燒的瓷枕最具代表性,其造型多種多樣,如:幾何形枕、獸型枕、建築形枕、人物形枕等。
僅幾何形枕又可細分為長方形枕、矩形枕、長方束腰形枕、圓形枕、瓜菱形枕和扇形枕等等。
其紋樣多彩多姿,有動物紋、人物紋、山水紋、花卉紋、文字紋等等。
瓷枕的造型與紋飾直接或間接反映了宋人社會生活的文化、習俗、時尚和追求。
這壹點在有文字紋飾的瓷枕上表達得更為明顯。
除宋代磁州窯之外,其他如唐代長沙窯、北宋時的定窯、宋遼金時河南的魯山窯、當陽峪窯、元代的景德鎮窯都曾燒制過精美的瓷枕,其工藝造型、胎釉紋飾也各有特色。
明清以後,隨著更為優異的制枕材料出現,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附圖是壹件宋代三彩銀錠枕。
該枕四邊飾以印花綿紋,枕面以雙色黃釉為框,中心開光,墨綠地釉,上飾大葉牡丹壹朵。
花頁為淺綠色,牡丹花為白色,是以白色化妝土貼敷而成,再以刀具剔出花瓣莖紋,露出下面紅色之胎土,工藝精密,構思奇巧,十分罕見。
中國的瓷枕還有壹個特點,即早期枕型較小,越向後期枕型越大,及至元代,更顯壯碩,已失去造形之美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