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黃金有些被流傳了下來,有些則因為各種原因流失或流散了。中國並不是產金大國,不過幾千年下來,開采出來的和從國外流入的黃金數量也不少。其中有相當部分流傳至今。相信很多人家裏都有祖傳的金戒指或其他金首飾,土豪壹點的可能還會有金條、金元寶,這些就是流傳下來的黃金。
另外有些古代的黃金也可能被政府或者銀行收購,被重新熔鑄,成為儲備黃金。不過在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流失的黃金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壹、殉葬在地下:古代人下葬的時候很講究,往往會有很多殉葬品。而帝王、達官貴族、富豪人家,他們在下葬的時候就會有包括黃金在內的各種殉葬品,以供他們在陰間享樂之用。像很有名的海昏侯墓,自2015年考古發掘以來,就陸續發現了大量的黃金,包括馬蹄金、麒趾金、金餅、金板等各種金器478件,重量達115公斤,這還沒有算銅器上的錯金裝飾。
海昏侯墓的主人是漢廢帝劉賀,劉賀在位僅27天就被霍光所廢。後來被漢宣帝所忌憚,壹直派人監視,可以說是壹個很尷尬的存在。但是就這麽壹個海昏侯,墓葬裏就有上百公斤的黃金,可想而知在歷代帝王、王公貴族的墓葬裏會有多少黃金了。當然,有些墓葬因為後來被盜墓者所盜,黃金可能重新流通於世,不過肯定也有相當部分未被發現,至今還在墓穴之中。
海昏侯墓中金餅
二、私人藏匿以後遺忘:中國古代大部分時候使用的貨幣是以銅錢為主,但是金銀作為貴重金,因此有錢人家也喜歡儲備壹些。而古代沒有銀行,宋代以後雖然有錢莊,但是畢竟有風險,所以很多人會把錢埋藏在地下。還有壹種情況是戰亂時期,怕被人搶走,也會埋藏起來。有時候埋藏久了忘了,或者是事主因故未能把埋藏地點告訴後人,那麽這些錢幣、金銀就可能長埋於地下。
這些財富有時候會被其他人偶爾發現,像《大冶縣誌》記載,在萬歷三十六年,鄉民徐鼐在呂文德宅基劚地時,發現“黃金壹窟”。還有像之前發現的張獻忠沈銀,其中也有大量黃金。但是也有壹些則壹直沒被人發現,從此不為人知。
張獻忠沈銀裏的50兩金錠
三、流失國外:流失國外主要有兩種情況,壹是清朝後期,因為列強侵略,清政府經常割地賠款。為了籌集賠款,清政府也是搜刮了大量的民間金銀,這些很多就流入了列強之手。二是列強在侵略過程中的掠奪。侵略往往伴隨著燒殺劫掠,黃金作為貴金屬,侵略者自然也不會放過。
像甲午戰爭期間,根據日方資料,在朝鮮和中國就掠奪了價值2000萬兩白銀的各種貨幣和貴金屬,其中有不少就是黃金。相比黃金,古代書籍就難保存的多了,相當部分因為各種因素損毀,只有極少部分留存下來:無論是古代的竹簡,還是後來的紙質書籍,壹旦保存不善,都容易發黴起粉,或者被蟲咬蟻蛀。
如果說在盛世還有人註意保存書籍,修建藏書樓保存書籍的話,亂世裏書籍就太容易損毀了。另外書籍很容易毀於火災,像宋代詞人葉夢得是著名的藏書家,家中藏書10萬卷,家中,修建了紬書閣用來藏書。可惜紹興十七年紬書閣失火,所有藏書化為灰燼。
天壹閣藏書樓除了各種意外之外,還有壹些毀書事件,比如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等等,也人為的造成了大量書籍損毀。所以有很多古書在歷史上就多次失傳。像有名的《尚書》,因為失傳,在西漢時期由學者伏生憑記憶口述,記錄了二十八篇《尚書》,被稱為今文《尚書》
後來有人在孔子故宅發現也有壹部《尚書》,被稱為古文《尚書》。但是有時候在考古時也會有意外驚喜,像清華大學在2008年7月收藏的2388枚戰國竹簡,其中就有很多失傳的古代文獻,可謂非常珍貴。
清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