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古村古邊古松

古村古邊古松

文/宋玉華

青山環抱,古村不寂。顧松翠挺立,守望千年。

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見證歷史的古宅少之又少。就連鄉鎮的老街,山村的老房子也是壹片荒涼,甚至被清壹色的現代化建築占據。我們祖先生活過的古村落真的很少見。好在陜西留壩縣徐家山還有壹個古村落,2019被住建部評選為“中國古村落”。在壹個晴朗的冬日,我們參觀了江口鎮的徐家山村。這是壹次想家的旅行...

從江口鎮柘梨園街沿244國道向上壹公裏處,有壹座100米長的鐵索橋橫跨在紅巖河上。過了橋,穿過田野間的馬路,來到形似筆桿的青山巖。兩山對峙中只有幾米寬的山口可以進入溝中,只見壹條長長的小溪從溝中流出,匯入紅巖河。

溝又深又窄,山又窄,只有十尺寬,壹條小路沿著小河溝蜿蜒而上。河溝兩邊是野竹,山上樹木蔥郁,畫眉鳥成群飛舞歌唱。走了十多分鐘,眼前的群山豁然開朗,只見黃土群山之間是壹片直徑1000米的黃土緩坡,看起來就像壹把巨大的藤椅擺放在這裏。“坐椅”區有十多棟土木結構的房子。這些房子高八尺,九頂,寬臺階,木門窗,木建築。這個群山環抱的村莊就是徐家山。

進入徐家山的路

過去的老房子保存完好。他們遠離塵世。因為只能通過鐵索橋進入村莊,他們成了秦嶺南麓腹地深處的隱士,更像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很靜很靜,時不時只有清脆悅耳的鳥鳴聲。沿著古村小路100米外的窪地裏有壹口古井,是這裏世代的生命之源。十多年前,所有的家庭都有自來水。古井雖然閑置,卻依然清澈見底,折射出千古歲月。

徐家山民居和梯田

我們來到壹個院子,坐在無憂無慮的門口。壹位溫文爾雅的女子熱情地奉上茶水。店主張介紹,這是他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準備在家報考公務員。在與張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徐家山有18戶人家,都姓張。我問:“叫徐家山,怎麽都姓張?”他說:“幾百年前,這裏住著壹戶姓徐的人家,叫徐家山。許家在此居住多年,發了財,遷居關中,張在此已住了壹百多年。”

據說村子周圍的山坡上有300多畝梯田,大部分是“農業大寨”時期翻修的。這裏黃土層深,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大集團時期,徐家山每年出比公家多的錢買糧,生產隊糧食儲備充足。春旱沒來的時候,山腳下的生產隊就來這裏借糧度過大旱。現在半山腰周圍的這些梯田,種的都是十幾年前從雲南買來的核桃樹苗。雖然樹長大了,但總是不結果。這可能就是“淮南之橘為枳,淮北之橘為枳”的原因。再加上青壯年都去城市打工了,很少有人耕種展的梯田。

同事陳偉說,張明家有壹塊清代的古匾。我問主持人能不能看看。他領我到了板樓,只見山壁上立著壹塊長2米,寬1米的匾額,正中鐫刻著“長發吉祥”四個大字,右上方豎刻著兩行題詞:恭賀經知府特批留壩濟民的書生張弓大師新營居。左下方題寫:同治十年(1872),陽春三月。其含義是:升任知府官,在留壩富民分署兩次受獎的進貢學生張五疇,獲頒此匾,祝賀其建新房。這塊古老的石碑證實了張氏家族的祖先已經在這裏生活了150年。

徐家山緩坡是什麽時候開始開墾的?清人編纂的《留壩堂誌》沒有記載,但從《三國誌》和《姬叔誌》可以推斷,諸葛亮第壹次出祁山,伐魏率654.38+萬。因街亭戰敗而退兵時,他派趙雲、鄧騭在路上的赤雅地區屯田三萬兵,不僅要防禦魏軍入侵漢中,還要在這壹帶開荒種糧。赤崖位於紅巖河下遊。河兩岸巖石陡峭,呈紅色,故名。這個地區的河兩岸的水壩都不是很寬。三萬將士在赤洪崖河畔紮營,應該是10多裏。徐家山離赤巖只有兩公裏。這片幾百畝的緩坡地,大概是當年趙雲開墾耕種的,距今已經1700多年了。

坐在距離張家界200米左右的山背上,壹棵高大的松樹像壹把巨大的綠傘壹樣鶴立雞群,壹條山坡環線直通山梁。走近這只古松,它的形狀十分奇特,它的軀幹需要三個成年人用胳膊環抱。樹上長出九根直徑壹尺多的樹枝,向四面八方蔓延,揮動著樹枝像九條躍起在空中的龍,仰望著天空;有的胳膊牽著手,不離不棄;有的站在壹起,枝繁葉茂;有些人跪下來親吻大地。

村裏的老人說這是壹棵古松樹,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古松經受了露與霜、旱與熱、風暴與閃電的洗禮,壹直是那麽的朝氣蓬勃,顯示出勃勃生機。

山脊上的古松

這個古村落、古牌匾、古松、山川溪流中的壹切都是那麽的古樸和悠遠,似乎又覺得那麽的親近和熟悉。他們在這裏默默的戰鬥著悲歡離合,等待著守望,訴說著永恒變化的故事,期待著天外來客的靈魂和信息傳遞。

  • 上一篇:南京長江大橋被撞是怎麽回事?發生了什麽事?
  • 下一篇:古玩市場撿漏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