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資本,要是我有個富爸爸就好了……”
“我沒有背景,要是有人能給我壹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就好了……”
“唉!我出身貧寒。”
……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總是為自己的貧窮找借口,是很多人的通病。盡管如此,有壹點是肯定的:沒錢的人想變得富有,窮人想過上富裕的生活。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窮人壹輩子都是窮人。
妳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麽做不了億萬富翁?和有錢人相比,妳的差距在哪裏?
《窮爸爸富爸爸》寫道:“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信息是無價的”。
確實如此。在信息時代,以信息取勝是最有效的。
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在於信息不暢。
什麽是信息鴻溝?
“信息鴻溝”壹詞最初來自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邁克爾·斯賓塞提出的信息不對稱理論。
它意味著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對相關信息的理解是不同的。信息充足的人往往處於有利地位;信息貧乏的人處於不利地位。
這麽說可能有些直白。例如,妳會明白:
比如二手車市場有壹輛車在賣,成本是6萬元。商家知道妳不知道,這就是信息差;
再比如,老板讓妳寫招股書,妳會,他不會,這也是壹個信息差。
簡而言之,信息鴻溝用四個字來概括——“人無所有”,壹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①信息不對稱——“妳知道的,他不知道”;
2資源不對稱——“妳有,他沒有”;
3不對稱能力——“妳會,他不會”;
4懂不對稱——“妳懂的,他不懂。”
為什麽貧富信息的區別?
二手車市場的車要6萬元。根據妳掌握的信息,妳認為值110萬元。然後,商家賣給妳654.38+萬元。因為信息差距,妳付出的代價是4萬元,商家賺的錢也是4萬元。
當然,妳可能會覺得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賺到了。
假設沒有信息差,妳知道那輛車的成本是6萬元,妳還會花654.38+萬元買嗎?
除非腦子壞了。
同樣,如果妳的老板什麽都知道,別說壹份招股說明書,就是他自己也能很快完成壹個大型並購重組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報告,那妳就不能再拿妳老板壹分錢了——因為妳已經被炒了。
他什麽都知道,說明妳和他之間沒有信息鴻溝。
沒有信息鴻溝,他就不用為得到妳的人才付出代價。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這個“山”其實就是壹個可憐的信息。要跨越這座“山”,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就是信息鴻溝。
因為有錢人賺的錢是妳跨過那些大山的代價。
信息差距越大,妳跨越那些“山”的代價就越高,有錢人賺的錢越多,就越有錢。
反之,付出的代價越高,賺的錢越少,擁有的錢越少。
這才是信息差賺錢的真面目。
很大壹部分人會認為靠信息差賺錢的好日子結束了。
但我不這麽認為。相反,我認為信息鴻溝會壹直存在,大多數人都是靠它賺錢的。
四種信息差異
很多人對信息差有不同的理解,我就根據我個人的理解來劃分信息差。
1.信息貧乏
其實大多數人對信息差的理解還停留在第壹層次,即信息差。
也許妳掌握了某個消息,某個要實施的法律,然後發現了壹個短期的商機。
信息差的門檻最低,最弱,沒有壁壘。
所以當移動互聯網變得發達,人們可以通過微信好友、朋友圈、頭條、百度搜索等渠道獲取足夠的信息。
以前除了跑遍全國的商人,剩下的都是看得起報紙,信息最多的人。
現在隨著傳播渠道的增加,大眾信息的覆蓋面有了更多的曝光。
2.貧乏的資源
有些人可以抓住某個新聞或者得到某個項目。
因為他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資源。
資源主要體現在網絡資源上。例如,如果妳和3C壹家數碼商店的老板是好朋友,妳可以低價買到商品。
就算大家都知道這個商品的供應價格,也改變不了什麽。
因為人脈關系,而不是因為知道真相就能立馬改。
如果妳有壹個證券公司或者房地產公司的朋友,妳可能會比很多人獲得更多關於股票和房價走勢的信息。
3.技能差
可以寫微信官方賬號,可以拍短視頻,可以做私人社區。這些都是妳的本事。
真正的技能是需要時間和實踐來積累的,有些人即使讀了,在具體的實踐中還是做不到。
本質上,這也是壹種信息不暢的表現。
而且隨著個人技能的提高,在獲取新信息時,轉化的效率會更快。
4.認知差
最後說壹下信息鴻溝,核心點,認知鴻溝。
因為同樣的信息和項目,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反饋。
比如妳我都是微信官方賬號接觸,短視頻和線上都有N多種教學技巧,但是會有認知上的差異。
導致具體行為的差異。
包括不久前分享的美團外賣券,有人看到價格比較貴,有人看到是賺錢的機會。
包括發展了十幾年的淘寶客項目,人們的認知完全不同。
信息鴻溝存在的原因
即使是現在,似乎很多技術、工藝、工具逐漸普及,壹些信息變得不那麽神秘了。
但是靠信息差賺錢的路還是主流。
我來告訴妳為什麽信息差還能賺錢。
1.人們很懶
願意主動學習並持續學習的人真的太少了。大多數人都很懶。
很多時候,即使妳把資料發給他,他也不會看壹眼。
很少有人能自律,更少有人有孤獨的堅持。
所以,對於勤奮自律的人來說,這只是壹個賺取信息差價的機會。
2.能力有差異。
我們上學的時候,所有的課程都是同壹個老師教的。
但是有的人考的很好,有的人很壹般,有的人不及格。
而這樣的情況也正在進入社會和職場。
所以妳要相信,總會有人比妳差。
通識教育很商業化,因為大多數人都在傳播通識教育。
包括吳曉波、羅振宇、劉潤、秋葉老師等等。
在這裏,順便說壹下,葉秋先生,葉秋先生的核心關註的是新人對辦公軟件的使用。
所以從PPT、表格、腦圖等。,為什麽?
因為每年至少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
回過頭來看,妳身邊有多少人能把PPT做的很好看,但又有多少人能躲過呢?
這就使得通識教育具有了商業價值。當大家想提高對中高級人才的服務時,也可以關註普通小白。
雖然他們的支付能力壹般,但是規模大!
3.信息傳遞會被打破。
任何壹條信息或壹項技能在傳播的過程中都必然會有斷層。
人們的差異
舉個例子,我在杭州的時候,接觸了很多信息,但是我不能分享100%,這是其中之壹。
其次,我分享給合肥的朋友,然後分享給雲南昆明的朋友,再由雲南昆明的朋友分享給雲南保山的朋友。
其中,信息傳遞會有錯、漏、亂、假。
第三,可能是在最後的末尾,最後的信息來源無法傳播。
要麽他沒興趣,要麽他聽不懂,要麽沒人跟他同頻。
環境的差異
那麽剛才提到的同頻,壹個很現實的案例。
就電商而言,杭州是電商之都,包括商品、平臺、流量、人才、圈子、政策。
在壹個五線城市,很多電商從業者找不到人交流。
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在這樣的環境下根本無法成長。
4.任何服務都有邊界。
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支付寶、微信、淘寶、拼多多了,但即使是這麽大的群體和產品,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
雖然有時候巨頭可能會形成寡頭,但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但是妳要相信,所有的服務和影響都是有邊界的。
這也是為什麽市面上有那麽多同類型的產品、機構和從業者。
舉個例子,壹個社區看似有幾百萬付費用戶,但相對於全中國人口來說,還是滄海壹粟。
包括很多人想為知識付費,但又擔心自己與同行中的頂尖人才相差甚遠。老實說,在某些領域,這是多余的。
因為服務邊界是有限的,所以這不是壹個贏家通吃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