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是筷子,它的使用可能已有近六千年的歷史,筷子被看做中國的國粹之壹。在《禮記》上就記著“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說孩子到能吃飯的時候,妳壹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飯。考古發現的各時代的筷子,有骨質的;有銅質的;也有金、銀、玉和竹木質地的。
比起勺子和叉子來,國人對筷子有更為特別的感情,朝夕相處,每日作伴,“不可壹日無此君”。雖然如此,我們對筷子的歷史,卻未必人人都能道得出究竟。論說起來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遺憾了。
筷子中國古代箸的出現要晚於餐勺。自從筷子出現以後,它便與餐勺壹起,為人們的進食分擔起不同的職能。
雖然箸的形狀是那樣的小巧,不過考古發掘獲得的古箸數量卻不少。年代最早的古箸出自安陽殷墟—○○五號墓,有青銅箸6支,為接柄使用的箸頭。湖北清江香爐石遺址發掘時,在商代晚期和春秋時代的地層裏都出土有箸、有骨箸、也有象牙箸,箸面還裝飾著簡練的紋飾。春秋時期的箸還見於雲南祥雲大波那木諄銅棺墓,墓中出土銅箸二支,整體為圓柱形。
到了漢代,箸的使用非常普遍,它被大量用作死者的隨葬品。考古發現漢代的箸除銅箸外,多見竹箸,湖北雲夢大墳頭和江陵鳳凰山等地,都出土了西漢時的竹箸。雲夢大墳頭壹號漢墓出土竹箸16支,壹端粗壹端細,整體為圓柱形。馬王堆漢墓也有竹箸出土,箸放置在漆案上,案上還有盛放食品的小漆盤、耳杯和酒卮等飲食器具。在雲夢和江陵漢墓出土的竹箸,壹般都裝置在竹質箸筒裏,有的箸筒還有幾何紋彩繪圖案。
東漢時的箸,考古發現的大都是銅箸。湖南長沙仰天湖八號漢墓發現的銅箸二支,首粗足細,整體為圓柱形。在山東和四川等地的漢墓畫像石與畫像磚上,也能見到用箸進食的圖像,例如新都馬家東漢墓出土的“宴飲圖”畫像磚。圖中三人跽坐案前,案上放置箸兩雙,左邊壹人手托壹碗,碗中斜插箸壹雙,這表明當時箸的使用已是相當普及。在漢代畫像石裏,有壹幅“邢渠哺父”孝子圖,畫面上的兒子拿著筷子夾著壹塊食物送到父親的嘴邊,以此表示他的孝敬,這是表現用筷子的生動場面。漢代箸的形狀兩端粗細不同,大體為圓柱形,長度壹般為25厘米上下,直徑多數只有0.3—0.2厘米。
隋唐時期的箸考古發現較多,箸的質料有明顯變化,很多都是用白銀打制的,文獻記載唐代還有金箸和犀箸。考古所見年代最早的銀箸,出自長安隋代李靜訓墓,箸兩端細圓,中部略粗。浙江長興下莘橋發現的壹批唐代銀器中,有銀箸30支,也是中部稍粗。江蘇丹徒丁卯橋出土的壹批唐代銀器上,有箸36支,壹端粗壹端細。隋唐時期的箸,大都為首粗足細的圓棒形,長度壹般在28—33厘米上下。
宋代的箸,考古發現不少。如江西鄱陽湖北宋大觀三年墓出土銀箸兩雙,長23厘米,首為六棱柱形,足為圓柱形。四川閬中曾意外發現壹座南宋銅器窖藏,壹次出土銅箸多達244支。銅匙111件,銅箸首部亦為六棱形,足為圓柱形。成都南郊的壹座宋代銅器窖藏中,發現首粗足細的圓柱形銅箸32支。
元代的箸略有增長的趨勢,如安徽合肥的壹座窖藏中有銀箸110支,其中長25.6厘米的有106支,首部截面呈八角形。
宋遼金元的箸,形制比起以往,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大都是圓柱形或圓錐形,也有六棱形、八棱形,比較重視箸首的裝飾。長度壹般為23—27厘米,最短的為15厘米。
明清兩代,箸的形狀有了明顯變化,流行款式大都是首方足圓形,也有圓柱形的。明代開始有了類似現代這樣的標準的首方足圓箸。四川珙縣懸棺中發現竹箸壹支,首方足圓、滿髹紅漆,上有吉祥話語題字。
清代的箸,由帝妃使用的箸品可見其奢華。光緒二十八年二月《禦膳房庫存金銀玉器皿冊》記載了當時宮中所用的餐具,其中筷子有:金兩鑲牙筷六雙、金鑲漢玉筷壹雙;紫檀金鑲商絲嵌玉筷壹雙;紫檀金銀商絲嵌瑪瑙筷壹雙;紫檀金銀商絲嵌象牙筷十六雙;紫檀商絲嵌玉鑲牙筷二雙;銀鍍金兩鑲牙筷壹雙;包金兩鑲牙筷二雙;銅鍍金駝骨筷八雙;銅鍍金兩鑲牙筷二雙;銀鍍金筷二雙;銀兩鑲牙筷大小三十五雙;紫檀商絲嵌玉金筷壹雙、象牙筷十雙;銀三鑲綠秋角筷十雙;銀兩鑲綠秋角筷十雙;烏木筷十四雙。這些筷子用料珍貴,制作考究。清代箸的款式,與現代箸已少有區別,首方足圓為最流行的樣式,箸面還出現了圖畫題詞。工藝考究的箸不僅是實用的食具,也是高雅的藝術品。
到了現代社會,正規的中餐宴會在餐桌上也要同時擺放勺與筷子,食客每人壹套,這顯然是古代傳統的延續。
使用筷子需要有壹定的技巧,因為它是世界上所有進食具中最難掌握的壹種,兩支箸之間沒有任何機械性聯系,全靠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恰當掌握,輔以無名指的協作,方能運用自如。
華夏民族在歷史上擁有過世界各地區常用種類的進食具。在所有以往使用過的進食具中,筷子具有比之刀、叉還要輕巧、靈活、適用的優點。我們的歷史曾經淘汰了叉子,現在的許多場合正在淘汰勺子,但筷子的地位依然穩如泰山,壹絲也沒有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