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銀量90%左右的銀元,沖擊後聲音低沈、柔和、悠揚;假貨要麽清脆刺耳,要麽平淡無奇,* * *的特點是余音短。敲擊對比時,兩指接觸面越少越好,以保證自然振動效果。據說舊時有些銀行老板閉著眼睛躺在椅子上,讓助手在大水缸邊壹張壹張地敲打銀元,聽聲音辨別真偽。
2.稱重並測量厚度和直徑。
這兩種鑒別方法都需要秤、秤、遊標卡尺等稱重工具的幫助。銀元在長期流通中會有磨損和消耗,壹般來說達不到理論重量,但不是“短重短重”。如果庫平七幣二進制版小於26克,就有疑問了。筆者曾經買過壹對湖北產的光緒元寶和宣彤元寶,七分兩毛,都是25克重。鑒定結果證實問題是正確的。銀幣的標準平碼換算為:庫平壹兩= 37.31g,庫平七分二分= 26.81g,庫平三錢六分= 13.41g,庫平壹分四分= 5.37g,庫平七分二分= 2.69g,銀元的重量、厚度、直徑允許有誤差,但如果出現兩個極端
3.檢查邊緣齒。
銀元機制的側齒細致勻稱,規則均勻,而假幣的側齒粗糙不平,有的還有局部銼痕。只要細心,用肉眼很容易分辨。中國早期流通的壹些外國銀元,如“法國大力士”,有壹圈等間距的外國字母,要熟悉和掌握每種貨幣的側齒形狀。
4.看顏色。
銀和非銀金屬可以通過它們的表面顏色來區分。銀的光澤自然悅目,銀光閃閃,這是壹般用來替代的廉價金屬很難做到的。銀幣表面放久了會產生所謂的“包漿”,有淡水墨色,但沒有古錢幣那麽重。只要擦壹擦,就舊如新。銀的化學分子結構非常穩定,不會變色。此外,鍍銀的假貨也可以通過擦拭來識別,用砂膠反復擦拭就可以將偽裝外衣剝離。
5.小心硬幣。
在陽光下或光線下,在眼睛水平處觀察銀元表面,觀察硬幣表面底部是否凹凸不平。偽造者使用的鑄造設備很難使錢幣表面的底部平整如鏡。
6、檢查磨損情況。
銀幣經過長時間的流通,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和劃痕,自然生產者也沒有規律可循。老贗品表現的是人的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律的磨損和劃痕。有人說,制作舊幣最有技巧的方法是在鑄幣模具上制作舊幣,即在模具上制作磨損面、劃痕、坑洞。處理的方法是拿著幾個同類的銀元,在低倍放大鏡下仔細檢查,“李鬼”就暴露了。
7.查看目錄。
手頭盡可能多的保留幾種印刷精美的銀元目錄,仔細比較。大的地方看文字和圖案的邊框位置,小的地方看文字的筆畫處理和圖案的細微細節,尋找破綻。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壹。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造幣機鑄造銀銅錢,隨後各省紛紛效仿。* * *有19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外,地方各省鑄造的銅錢都是正面上緣刻有省名。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第壹張大面額貨幣,是中國第壹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刷發行貨幣,對於今天也有壹定的歷史意義。光緒元寶中,最值錢的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壹兩。
清代銀幣、紙幣、銅幣齊頭並進,嘉慶年間發行新銀幣,光緒年間鑄造更多金銀幣。洋務運動也影響了鑄幣業。光緒十三年(1887),兩廣總督張之洞委托英國公使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在廣東錢局首先鑄造了銀、銅幣。此後,各省紛紛效仿,購買外國的機械鑄造銀銅幣。包括廣東錢局在內的很多造幣機都是從英國倫敦著名的伯明翰造幣公司訂購的。隨著英國大工業的介入,銀幣也染上了西方的色彩。
硬幣的正面可以看到滿漢文化的融合,而硬幣的背面則清晰地標註著西方文化的介入。
百度百科-光緒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