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塘古民居。
位於邵東縣楊橋鎮清水村,始建於1823(道光三年),距今已近200年。住宅組團坐北朝南,平面格局,四進十立壹橫,寓意圓滿。占地8800平方米,東西寬125.4米,深69.86米。正殿中間是家族公祠,有廳堂、戲樓、祭堂等。神龕上寫著“尹家堂”。正殿兩側,對稱分布著四排***108正房和44間雜房。建築為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廳堂為鬥式木結構,其余靠墻支撐。院內有11縱橫走廊,貫穿主屋和橫屋。在垂直的房子和水平的房子之間,有44個天井用於采光和排水。房子分上下兩層,木地板,木質圍欄走廊連接樓層。石墩、梁、川等用料考究。屋頂、屋檐、青磚、石墩上飾有龍、鳳、牛、羊、馬,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醫院門前有2000平米的日光浴床和石板路。尹家塘建築群古樸典雅,規模宏大,造型典雅,屬於具有江南特色的清代大型古民居群體。2013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的文化資本。
洞口被譽為“中國祠堂文化之都”,有許多保存完好的祠堂建築,集中在方圓15公裏範圍內,像壹顆顆耀眼的珍珠鑲嵌在人們共同居住的村莊和院落裏。其中包括拍攝電影《黑粉世家》的金堂楊氏宗祠、被譽為“湖南第壹希望”的江灘王氏宗祠、被譽為“文史博物館”的高沙八公祠等。目前洞口有11祠堂已捆綁成功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門秀、雲觀、龍潭鋪、黃橋等歷史古跡也與祠堂相映成趣。蔡E公館位於洞口縣山門鎮回龍街。2006年,蔡鍔公館和蔡鍔父母墓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雅居坑古民居。
位於新邵縣太芝廟鄉龍山村。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為磚木混合結構,兩層,是壹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壹體的大型民居建築。住宅外墻是典型的歐式風格,內部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結構。每棟建築都由臺階和走廊連接。正面屋頂三間房寬,青磚砌墻,懸浮山頂青瓦,兩邊築起圍墻,十分美觀。左邊有壹個相對獨立的磚木四合院,左邊兩層,左邊三層。前門建成,青石為根基,雕花、魚、人物,栩栩如生。庭院前後有兩個四層碉堡,便於守衛。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現有房屋近100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布局大氣,結構嚴謹,工藝古樸大方。
施瑯古民居。
位於武岡市雙牌鄉施瑯村,有康熙、乾隆、嘉慶、光緒四座碑刻較為完整的大型民居,共有88間,占地面積24980平方米,建築面積18880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房屋55棟,建築面積6930平方米。總體布局依山而建,因勢而建,規劃有序,布局合理。在居民樓、廁所、谷倉、雜屋等。設置在四個角落,使用方便衛生,是湘西南地區特有的古代大型民居建築。每壹排都被夾在火山墻中間的青石小巷隔開,每個入口由兩個走廊連接,走廊上有壹排排的門和拐角。住宅群中間只有壹個庭院天井,其余利用房屋之間的高度差采光。房屋之間以明溝暗渠相連,排水通暢。石雕、木雕、泥塑、繪畫等傳統工藝,風格多樣,工藝精湛。特別是現存的石楹聯40余幅,楷書、行書、隸書風格各異,蒼勁深遠,較好地反映了明清時期的楹聯文化和書法藝術。如楹聯般集中,楹聯、書法、雕塑俱佳的古楹聯村,全國罕見。2012,10年6月,施瑯古民居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中國古楹聯第壹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龍苑的古民居。
位於新寧縣壹渡水鎮三渡水桂香村,始建於清末民初。古民居青磚灰瓦,木構架,壹排排房子。院子依山而建,前面是空曠的田地,遠處是肥沃的田地。建築布局因地制宜,蘊含著“山河之勝,原田之寬,足以令後人不朽”的豐富建築美學內涵。整個建築群分為前院和後院。後院地勢比前院略高,前院比後院建得早。前院為主體建築,西南向東北,三進兩天井,三封火山墻,飛檐翹角,畫檐。正門左右各有壹個同樣大小的側門。整個前院布局層次分明,呈現出對稱之美。木雕古樸精致,石雕精美,繪畫清新淡雅,書法凝重。是新寧縣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特色的古建築群。
清溪古民居群。
清溪村和楊家將村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創建於1267年(元至元四年),創建人是楊渺應奎。元明清古建築118余座,完整四合院18座。村前的河上有龍拱橋和慶安橋,建於元末明初。明朝洪武十壹年(1378),修建了壹條長2000米、寬60厘米、深70厘米的運河,全部用青石砌成,至今發揮著作用。石頭街,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寬4米,長1.5公裏。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天河、三義和等老字號依然保存完好。清溪古民居具有濃郁的苗族文化特色。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四合院,房屋之間以走廊相連。院中有壹個小院,院中的地面是用鵝卵石鋪成的圓形和柳葉形的圖案。正廳門由六扇門組成,下半部為平面,上半部為花窗圖案,刻有福、運、壽、樂、喜鵲、鹿、梅花等文字。家家都有馬頭墻,比屋頂高,起到防火的作用。四合院的壹層是主屋,二層是客房或糧倉和雜物間。部分院落至今還保留著石墩、石鎖、裱石、炮摩石等武術設施,反映了苗族和楊家將的尚武精神和文化。面對門呈八字形,門檻高,用料考究。
看來妳也是古民居愛好者。古民居繼承了地域的傳統建築風格,同時又深刻地詮釋了豐富的文化習俗,既能反思過去,又能品味地域文化脈絡。可謂是壹次高層次的心靈之旅。
邵陽歷史上稱寶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不斷傳承,至今保留了許多徽派古民居村落。這些古民居村落有苗、侗、瑤等文化習俗。
下面是邵陽的壹些古村落,供大家欣賞:
1新寧西村坊古村位於新寧壹渡水鎮,古宅依山傍水。炊煙裊裊,伴著田園,人間桃花源。其中最典型的磚木結構建於清初,材料均為就地取材。《村坊古民居》是清代醫生李的第十六世孫李景昌為居住於此的人們所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青石路凝固歷史,院中石臼訴說昔日輝煌,雕花泥塑韻味十足。
遂寧上堡村2號
這個古村落位於綏寧縣黃桑坪苗族鄉。是壹個多民族的村子,大部分是苗族。上堡古村環境幽靜,曲水青山,鐘靈美不勝收。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是歷史上第壹次建立自己政權的苗族人的首都。目前遺址依然存在,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當時到處都是少數民族起義戰鬥的遺跡,旗桿石、拴馬樹、老寨門等處處印證著歷史的滄桑。
隆回縣沖木氹古村3號
沖木氹村,位於湘西南腹地,目前在景區內,是中國最大的花瑤聚居地之壹。2012入選第壹批中國傳統村落。被譽為“中國花瑤第壹村”。古村依山傍水,古樹成群,山石秀麗,雲霧繚繞。據統計,有百年歷史的古樹有325株,其中28株樹齡超過300年,有的甚至超過千年。沖木氹的村民多為鬥式結構的木結構建築,自然古樸的風格突出,類似湘西的吊腳樓。
4洞口寶瑤古村
寶瑤古村是壹個古老的歷史驛站,曾經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繁華可見壹斑。據說入住酒店的顧客有喝開水沖茶解乏的習俗,至今在當地村民中流傳,2016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5邵陽縣易家村古村落
位於邵陽縣黃婷鎮易家村,資水繞村,水運發達。該村至今仍保存著2600多平方米、70多處明代嘉靖年間的古民居群。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大多有原住民居住在此,生活氣息濃厚。其中,易氏宗祠更具代表性。往日的繁華壹去不復返,斑駁的木門、土墻訴說著鄉愁。
6城步桃林村古村落
這個村子是典型的古苗寨。位於城步南山腳下,兩江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中心,村內40多處景觀各具特色。有壹種鐵杉樹,只有三個人擁抱才能環繞,被全世界稱為“鐵杉王”。村裏的桃樹成群結隊,形成自己的規模。春天的桃花是壹道美麗的風景。村民們過著悠閑的生活,獨自享受著田園的歡樂。目前村內有吊腳樓、風雨橋、戲臺、亭子、鐘樓、牌坊、九層識字爐寶塔等建築可供觀賞。
城步大寨村7處古瀑布
邵陽市大寨村,位於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鄉,是壹個以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值得壹提的是,古村落中分布著39棵古杉木,其中最古老的已有1600年歷史。據調查,它是我國發現的最大的杉木樹,高30米,內部中空,可住人。堪稱“杉木之王”。
古民居,壹個時代的見證,往往是住在裏面的人想要逃離,外人視之為桃源。像沈從文的《邊城》。
邵陽,漢代的昭陵,唐代的邵州,宋代的寶卿,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地。留下了許多古民居。鏟歷史學家今天講了其中的四個。
1.施瑯古民居-中國古代楹聯第壹村。
武岡是壹座有著2200年歷史的古城,是湘西南的文化中心。雙牌鄉施瑯村,位於武岡、新寧、邵陽、隆回、洞口交界處,距武岡市區約60公裏,距隆回縣城30公裏,有“五縣雞鳴”之說。
施瑯古民居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保存完好、建築風格獨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築。施瑯村現存建築88座(不包括廟、廟、亭),總面積10880平方米,保存完整的建築55座。這些建築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民國三年,均坐北朝南,排列整齊,風格古樸,布局精巧,建築風格獨特。所有的房子都是磚木結構,兩端都是青磚砌成的彩繪上翹的堆積墻,中間是壹座帶木柱的木屋;每排房子之間的巷子都是青石板鋪成的。即使在大雨中,從院子的東端走到西端也不會弄濕鞋子,這是必須的。施瑯村最具特色的是每個角門的石柱上都刻有對聯。有465,438+0副石對聯,有幾副好像是清代著名書法家何寫的。這些對聯的書法蒼勁、細膩、飄逸、靈動。據省內外詩詞楹聯專業鑒定,像施瑯這樣的楹聯古村,楹聯如此集中,楹聯、書法、雕塑如此優秀,在全國也是十分罕見的,具有重要的文物意義和文化旅遊價值。
只是近幾年,隨著現代建築的興起,古民居今非昔比。
2.清溪古民居--湘西南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典範。
古民居位於城步縣城10公裏的清溪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10余座,完整四合院18座。以清溪古街為中心,街道分為兩條街,明清時期沿街而建。據史料記載,清溪在明末清初尤為繁盛。
現存的四合院建築錯落有致,精致的亭臺樓閣、磚雕、木雕、石雕點綴其中。門、窗、上翹角、挑檐都雕刻精美,鏤空成鳳(鳳)、鹿(鹿)、魚(盈)、蝙蝠(福)等各種圖案。僅窗戶上就有超過65,438+000種圖案。
在眾多院落中,以“楊家大宅”最為突出。房子建於清代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房屋20余間。“布局精巧,結構巧妙,建造精美,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為我國古民居建築所罕見,不愧為湘西南古民居建築藝術的典範。”
3.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沖木氹村——華瑤的家。
沖木氹是壹個崇拜石頭的花瑤村。這裏最大的石頭像瀑布,坡度40多度,被稱為“石瀑”。普通人戰戰兢兢的走在上面,這裏的人卻像走在地上。即使負重前行,也是步履自如,走得像蒼蠅壹樣。
到現在,花腰人只有6000多人。他們不知道姚家人的祖先王磐,也不知道什麽是王磐節。他們世世代代被封閉在壹個特殊的村舍裏,忠實地傳承著祖先最原始、最純真的民風民俗。
花瑤的女人特別愛美。他們的服飾壹直承襲著祖先古老、新奇、繁復、怪誕、傳統的服飾風格。都是華麗的,火辣的,惹眼的。從頭到腳,他們是花的世界,是色彩的海洋。他們美麗的身影在郁郁蔥蔥的綠色山野中閃爍,從遠處看,他們就像耀眼的山花。
他們的五娃山歌和花瑤采花最有名。
4.大源古苗寨——爸爸去哪兒?
大源古苗寨,位於邵陽市綏寧縣關下苗族鄉大源村,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苗寨。2008年7月,綏寧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6月,被列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3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5年8月,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3》第五站在湖南省綏寧縣關下苗族鄉大源村拍攝。
大園原名榮達棗園。300多年前,大源山山高林密,人煙稀少,野獸兇猛。在戰爭中疲憊不堪的楊光宇,在康熙年間遷居此地,以山為骨,以水為脈繁衍後代,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古老神奇、獨具特色的苗族民居建築群。
先列出這些吧,老鐵接龍。或者@寶卿鏟歷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