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村裏的人都以為孫淑華壹輩子靠收破爛為生。孫淑華不在乎村裏的人對他指指點點。他仍然每天騎自行車,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孫淑華收垃圾不僅限於村裏。他還去了附近的壹個小鎮,很快就成了有名的“垃圾大王”。在鄉鎮收破爛後,他看到了壹個發財的商機。孫樹華所在的縣主要種植棉花,需要大量地膜。塑料地膜可以回收利用。他挨家挨戶收破爛的時候,收到的農用地膜最多。
當時當地的鄉長給了孫淑華壹個建議。孫淑華以為孫淑華可以自己建廠生產塑料薄膜。畢竟當地對塑料薄膜的需求很大,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孫淑華自然明白其中的好處,他也曾經想過這個想法。然而,建立壹個工廠並不容易,需要大量的資金。雖然他這幾年賺了不少錢,但是遠遠不夠建壹個工廠。孫淑華告訴鄉長,他不想建廠,但是資金不夠。
華林集團成立後,塑料廠不斷發展,從壹個小廠發展到幾個中型工廠,年銷售額幾千萬。他壹直覺得整形行業的成長空間有限。他想看看其他行業,找個發財的好機會。他把以前成立的幾家公司組織成河南華林集團。孫淑華創辦河南華林集團時,聲稱集團資產超過2億,員工數千人。但實際上,這個集團員工不到幾百人,資產不超過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