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談論中國古代歷史的有錢人,很多人第壹印象都會想到和珅,也更容易想到壹個沈萬三。大家的印象中,這兩個人都很有錢,個個富可敵國,而且八面玲瓏、既會做官又深諳商道玄機的和珅大人絕對比沈萬三更會“賺錢”!可是,如果真的要論客觀排名的話,和珅大人居榜首,獨占鰲頭?這裏只能不好意思的說“也許大家清劇看多了”,和珅盡管富可敵國,但他根本算不上第壹。第壹究竟是誰呢?這個神秘主角,此人當屬明朝正德年間大宦官——劉瑾!
明朝正德年間大宦官——劉瑾(中)
和珅大人富可敵國 卻不敵壹個宦官劉瑾?
說和珅富可敵國,當屬我國古代歷史第壹首富,基本上很多人信。如果說明朝正德年間大宦官劉瑾比和坤還有錢,他才是中國古代史的第壹首富,這很多人會有疑問。
天下第壹貪的和珅(左)
因為提到和坤的名字,人人基本都知道,而且知道和坤此人就是壹個“貪”字,是個大貪官,他貪的錢比當時大清國的國庫還多,不是有這麽壹則諺語“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壹直流傳至今嘛。可是提到劉瑾,盡管知道的人不在少數,但劉瑾在大家的印象中,常常通過電視熒屏或者小說傳遞的信息大多是“宦官專權”的影子,而且誰得罪了劉瑾誰就沒有好下場。劉瑾在大家的大致印象中基本是這麽壹個形象。
然而,在美國《華爾街日報》於2001年統計的1000年來世界最富有50人的榜單中,和坤的排名卻讓中國明朝壹位太監,即劉瑾,遠遠的拋在了後面。
堪稱世界首富的明朝大宦官劉瑾
在《華爾街日報》的這份榜單中,其中有6個中國人上榜。按照排名先後他們依次是:第9位,成吉思汗;第10位,忽必烈;第17位,明朝劉瑾;第34位,清朝和珅;第37位,清朝伍秉鑒;第47位,民國宋子文。
對照這份榜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們二人作為壹代王者,自然所占有的國土等都算在內,就算沒有這個排名,誰不知道他們是天下最富有的人,畢竟,整個天下都是他們的,何談財富,自古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此,若提中國古代第壹首富,這裏可以將他們二人排除在外。而剩下能夠作為對比的,自然是另外四位,劉瑾、和珅、伍秉鑒、宋子文。
相較之下,排在千年富豪榜第17位的劉瑾,是遠遠要領先排在第37位的和珅。這也就是說,在世界視角,劉瑾比和珅更有錢。和珅充其量,與清朝純粹的商人富豪代表人物伍秉鑒可以齊名。
數據說事:與劉瑾相比 和珅的財富懸殊究竟有多大?
歷史回望:和珅大人和他“富可敵國”的壹生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清朝滿洲正紅旗人,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珅原為生員出身,因其辦事幹練,為乾隆皇帝寵信有佳,視為心腹,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可以說和珅是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同時和珅還曾擔任並兼任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壹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主要職務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和珅正是擁有了這麽壹大波的權力關系,整個清廷無人敢輕與之對抗。當然,權力大了,如不能自持本分,很容易膨脹私欲,對於和珅來說,他利欲熏心,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打擊政敵,聚斂財富。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並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珅正是通過“權力”加“商業”兩手實現大肆斂財,和珅的財富帝國正是這麽塑造起來的,從而成為“華夏第壹貪”!
和珅大人和他“富可敵國”的壹生
乾隆在位期間,和珅大權獨攬,權大欺主,令當時的嘉慶帝很不自在,但也只能佯裝恭順。據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於回憶錄中寫道:“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沒了乾隆皇帝作支撐的和珅終於倒臺。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布和珅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和珅所聚斂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壹億兩白銀。這壹數目,如果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幣,相當於2000多億元。這在當時,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依此計算,和珅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乾隆帝駕崩後十五天,嘉慶皇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這便是當時富可敵國的和珅的壹生。
歷史回望:''立皇帝''劉瑾和他曇花壹現的“財富帝國 ”
劉瑾(1451年—1510年),陜西興平人。劉瑾本姓談,於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入宮凈身當了太監,從此改姓劉。
劉瑾從小因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深得太子信任。同時,作為朱厚照近侍宦官的除了劉瑾外,還有張永、谷大用、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等七人,合成“八虎”,而劉瑾則是“八虎”之王。劉瑾為了邀寵,他和其他七位小太監天天獻媚,投太子所好,只要是太子希望的,太子喜歡的,他們無壹不順其“心”意,進獻鷹犬、歌舞、角抵等戲法、玩藝給小皇帝,又常引誘明武宗“微服”出宮遊玩。所謂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可以說劉瑾正是把皇帝教壞的罪魁禍首。
貪玩的明武宗朱厚照
太子朱厚照登基後,自然,朱厚照這位小皇帝更加喜歡陪侍自己壹起長大,而且言聽計從的劉瑾,而討厭那幾個終日向自己灌輸仁義道德的大學士。因此,劉瑾在經過數次升遷後,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明朝,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十二監”中最有實權的機構。司禮監掌印太監負責對“批紅”進行終審。那什麽是“批紅”?“批紅”指在內閣閣員票擬好的奏章上審批,本來這是皇帝的權力,可由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都惰政,於是“批紅”這壹權就落到司禮監身上。
因此,對於官員給皇帝的奏章,劉瑾覺得行,就蓋章放行,如果覺得不行,有權打回重新“批紅”。這麽壹來,劉瑾相當於朝政大權獨攬,而對於朝廷反對劉瑾的聲音皇帝卻聽不到。那時候,劉瑾人稱“立皇帝”,什麽意思,因為當時明武宗被大家稱為“坐皇帝”。正是在這麽壹種情況下,劉瑾變得有恃無恐,不僅獨斷專行,陷害忠良,排除異己,而且利欲熏心,開始大肆斂財。壹時間,無論什麽級別的官員,只要來京,第壹件事不是覲見皇上,而是拜見劉瑾,送上“見面禮”。而且這個見面禮,少則上千,多則5000兩白銀。甚至有拿不出見面禮的官員只好向京城富豪借錢,這種債務被稱為“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