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兩百年裏,美國人眼裏中國的國菜是什麽?這和中美的文化和政治交流有著什麽關系?為何說中美的外交極大地影響了美國對中國菜的重新認識?中國菜在美國又有那些發展歷程?這中間又隱藏著多少文化的隔閡和變異?
中國菜和中餐館又對美國產生了什麽影響?為何在美國人的眼裏,中國的國菜居然是它?在如今的美國,中國餐廳和麥當勞、肯德基比又如何?為何每次中美外交都讓美國群眾對中國菜有了新的認識?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從美國人眼裏最原始的中國國菜開始論述。
在如今的世界,中國菜被公認為世界第壹,而在幾百年前的西方人眼裏,卻完全不是這麽壹回事,這還要從美國人眼裏中國的國菜開始說起。談到國菜,很多吃貨都有自己的見解,但作者不知道目前我國的國菜是什麽。但在清代時的美國人眼裏,我國的國菜居然是?炒雜碎?。不錯,妳沒聽錯,就是用壹些雞雜、下水,外加壹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有固定做法的壹道普通農家菜。為何這樣壹道,既不名貴,也不算美味,卻被美國人認為這是中國國菜呢?這當然和歷史分不開。
隨著舊金山的崛起,世界上懷揣著淘金夢的人紛紛來到了美國,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勞工,清代移民。這些底層勞動者,來到美國之後,就通過自己的努力,艱難地活了下去。他們幹著最累的活,拿著最低的工資,還受到各種歧視,在美國艱難地生存了下來。為了生存和生活,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居住在壹起,這就形成了華人勞工的聚集地。有人住,就要吃飯吧。
就這樣,在美國的第壹家中餐廳開業了。說是中餐廳,其實就是窩棚裏隨時可移動的小餐館。這些經營者雖然是中國人不假,但都不是專業的廚師。他們針對的對象也是勞苦大眾,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和帶點家鄉的味道。於是,放點醬油,放點從菜市場買來的那些最便宜的牲畜下腳料,壹炒,就是壹盤炒雜碎。這東西,雖然我們今天看來是不怎麽樣,但對於兩百年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勞工來說,總比壹天到晚啃面包強多了吧。而且,這裏面還帶著壹點肉,價格便宜不說,還能吃出家鄉的味道。
就這樣,炒雜碎很快成了美國華人圈子裏最熱門的壹道菜。因為中國人的服務態度好,勤快,熱情,加上價格優惠,這道菜很快就吸引了美國本土的底層大眾,其中還包括很多白人。於是炒雜碎,就像我們去麥當勞和肯德基要漢堡和炸雞塊壹樣,成了中國食品的代表。但李鴻章的到來,成了炒雜碎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隨著中美望廈條約的簽訂,兩個有趣的國家第壹次真正意義上坐在了壹起。壹個是最古老的國家,壹個是最新生的國家,兩國代表坐壹起除了簽合約,就是吃飯了。而這時,文化的差異就在飯桌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了。出於禮貌和熱情,大清的代表不但問了美國人的年齡,還給他們壹壹夾菜。這些東西,在西方人眼裏,總覺得很別扭。妳問我年齡也就算了,妳用妳用過的筷子給我夾菜,這太過分了吧。而且吃的是什麽?是滿漢全席。有人說那麽高級的盛宴美國人肯定終生難忘吧,這才是真正的奢華和大氣。
但恰恰相反,美國人看到滿滿壹大桌子的油膩,根本不知道那些菜到底是什麽玩意。看著壹些他們不認識的動物的屍體,他們突然間想到了第壹次踏上我國領土的廣州菜市場。有肥碩活蹦的老鼠,有現殺現剝的活蛇,有正在掙紮的小花貓,還有狂吠亂叫的殺狗肉?而中方的官員也壹樣不好受。當帶著血絲的牛排和滿是腥味的奶酪端上來之後,再看看老美那些人豐富的體毛,真的覺得他們好粗野、荒蠻?反正,彼此都覺得這頓飯吃的糟糕透了。而李鴻章的訪美,卻把炒雜碎推上了歷史高潮。
啥啥的意義,我就不說了。直接作用就是那啥的解體,可謂是歷史的裏程碑。而此時壹道菜,卻在萬裏之外的美國引起了轟動,這就是北京烤鴨。因為在兩國談判到最緊張的時候,壹道北京烤鴨的全鴨宴直接緩解了這壹尷尬氣氛。當美國的電視上播出那誰夫婦拿著筷子滿嘴流油地啃著鴨頭時,美國人瘋了。原來中國除了炒雜碎,還有北京烤鴨這種美味的東西。
然隨後的正餐,更讓美國人大開了眼界。隨著鏡頭的拉近,壹個個黃金壹般的餐罩打開,壹道道中華之名菜歷歷在目。不但琳瑯滿目,而且色香味俱全。這是特意安排的,匯聚了全國最好的廚師和食材,特制的壹桌堪稱頂級盛宴的佳肴。隨著鏡頭的轉播,中國熱在美國狂轟亂炸。從中山裝到古玩城,從唐人街到中國書,全部熱銷壹空。中國菜也從這時再次刷新了美國的認識,但這僅僅只是壹時的。盡管今天在美國的中餐廳早已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總和,年收入也高占美國整個餐飲業的10%。
而且中國菜被世界公認為第壹,但真正的高檔餐廳中國式的極少。壹是因為中國菜從開始到現在都是針對普通大眾的快餐模式,二就是文化的差異。人家寧肯花幾個小時,吃壹頓禮儀繁多的西餐來彰顯身份和地位,也不願拿起筷子吃壹頓豐盛的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