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以描述核舟為主要內容,表現了王叔遠雕刻技藝的精湛,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古代微雕藝術的驚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
文章開篇就介紹王叔遠是“奇巧人”,然後概述其“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等主要成就,自然引出“大蘇泛赤壁”這枚核舟。然後詳細說明了核舟的長與高、船艙、船頭的人、船尾的舟子、船背題名的字,最後總結船上所刻的人、物、文字,可謂容量巨大,卻在壹枚曾不盈寸的核舟上雕刻而成。最後順理成章發出“嘻!技藝靈怪矣哉”的驚嘆,直接抒發對王叔遠的贊嘆知情。
讀全文,我認為本文的奇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壹,王叔遠的雕刻技藝奇巧。
首先表現在選擇原料不易,雕刻核桃表面凹凸不平,想要雕刻成普通物件尚且不易,何況要刻船、人,以至其他物品,可謂技藝不凡。
其次,能在曾不盈寸的核桃上雕刻出“人五、窗八、箬篷、楫、爐、壺、手絹、念珠各壹,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三十有四”,小中寓大,展現尺幅千裏的雕刻藝術,可見雕刻者的技藝精湛。
再次,善於將靜態人物動態化,表現出舟中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征。文中***雕刻了五個人,蘇軾與黃庭堅***閱壹手卷,展現了二人都是書畫愛好者這壹特點,與事實相符。蘇軾是魯直的老師,左手撫魯直背,顯得親切。佛印是高僧袒胸露懷,展現了他不拘壹格、隨性灑脫、放蕩不羈的特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不用劃船,體現了泛舟的主題。船尾的舟子,壹個仰面靠在橫木上,右手攀右腳趾,閑適自在。另壹個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眼睛正視茶爐,神色平靜,似乎在聽茶水燒開的樣子。兩個舟子,壹靜壹動,壹個灑脫,壹個專註,人物各具形態,可謂雕刻技藝奇妙。
最後,細微處刻畫壹絲不茍,表現出雕刻之神奇。“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還有對聯題名,細若蚊足,勾畫了了。其相互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底的衣褶中;佛印的佛珠也是歷歷數也。這些細節都雕刻得清晰可見,雕刻者的技藝真的讓人驚嘆!
第二,魏學洢的寫作手法奇巧。
首先,首尾呼應,主題突出。本文開門見山,提出“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揭示中心。然後列舉壹枚核舟的例子,具體說明王叔遠的雕刻形神兼備。最後,以徑寸之木之上雕刻了數量如此之多的人和物總結,突出了核舟的精湛技藝,直接抒發作者的驚嘆之情。
其次,構思巧妙,層次分明。為突出“泛舟”的主題,作者先介紹船艙,壹方面船艙是船的主體部分,另壹方面,船艙所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等文字介紹了蘇軾泛舟的背景。在這種氛圍渲染之下,蘇軾自然出場,突出了其主角地位。作者的說明,由船到人,由船頭到船尾,層次鮮明的表現了泛舟的主題。
接著,觀察細致,描摹生動。作者將五人的動作、神態描摹得形象逼真,表現了作者細致的觀察,比如細小的念珠,卷底下的衣褶,椎髻仰面,細若蚊足的刻字,五人各自的神情、動作都被作者盡收眼底。更有意思的是,作者運用想象,“如有所語,若嘯呼狀,若聽茶聲然”等精準生動的文字,化腐朽為神奇,讓人物個性鮮明,形神俱佳,讓我們如臨其境,如歷目前。
湊巧的是,這篇文章也被喜歡書畫古玩的乾隆帝看到,乾隆皇帝還對王叔遠的技藝贊不絕口。當乾隆皇帝得知已王叔遠的核舟已經失傳時,就招賢納才,讓工匠按《核舟記》的描寫重新雕刻。核舟刻成之後,乾隆皇帝更是愛不釋手。《核舟記》以其精準生動的文字,展現了奇巧的微雕技藝,傳承了中華文化,可見,文字的價值之大。至今讀來,仍覺蘇軾如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