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拙政園和虎丘,這些地方很有名。人多擁擠,妳看不到風景。看人頭了。
滄浪亭原以“崇福廣水”為特色,“積水數十畝”,船只可過門。目前主要水面在園區外,園區內布局以山體為主。建築依山而建,由遊廊連接,或以漏窗連接公園內外的景觀。東門有許多串在壹起的庭院...
在帶著寶寶漫步的回廊之間,過往歲月的印象與眼前的風景交織在壹起——當時的驚喜和故地重遊的喜悅。
水格美術館正在建造中...圍板很重,飛檐的壹角隱約可見。我回想起《浮生六記》中沈夫婦的暑假——那是六月,裏屋熱氣騰騰。幸好胡艾蓮住在滄浪亭的西隔斷,板橋裏有壹條流淌的廊子,名曰“吾取之”,意為“清斯卓影,濁斯卓祖”。石榴前有壹棵老樹,濃蔭遮窗,人和畫都是綠的...我媽媽被要求帶雲來這裏避暑。因為夏天繡花,整天和班上的其他人討論古代,品嘗月亮上的花。蕓不擅飲酒,但勝於三杯,教以射...世界上沒有幸福這種東西。
愛蓮樓今難尋——雕梁畫棟,亭臺樓閣盡在眼前。我想知道它們是什麽時候建造的。只有景觀依稀維持著舊貌,參天古樹,見證著滄桑...
治水——從“尊富水廣”到近水建園。
花園的外面被水隔開,以避開市區的喧囂。過橋入園的形式也與“漸入佳境”的含義不謀而合。
山-山和山的含義
穿過橋,進入公園。開門見山。這已不再是沈夫婦的生活模式。
從私家園林到佛寺,再到對外開放的公共園林,滄浪亭幾百年來布局輕松,但景觀變化不大。花園以假山為中心,建築圍繞山體排列。清幽古雅,山林濃郁。
與以假山聞名的環秀山莊相比,環秀山代表了蘇園最高水平的造山工藝。非常精致。依山傍水,城市森林。受體量限制,加上近年來為了管理方便禁止攀爬,感覺難免不真實。
滄浪亭假山勝於山。該山占地約四五畝,為土堆,山腳下碎石環繞,沿坡鋪有步道。山上,石徑折回,林木森陰沈沈的,路旁的竹林掩映著...在森林裏行走就像壹次登山之旅。
有人曾批評園中建築擋住了山前,擋住了視線,登高不遠眺...但近年來,城市發展了很多建築,周圍有很多高層建築,對園林中的觀賞視線影響很大。這些年來,山上的古樹變得更加茂盛,遮住了陽光,形成了壹個天然的周界:樹蔭遮住了炎炎夏日的酷暑,樓墻壹片壹片的褪去,連蟬也從花園中分離出來。只有那深深淺淺的綠和林中的涼風,是巧合,是成全。
依然山中的古亭,據說是北宋蘇舜欽時代的遺跡。還題寫了“清風明月無價,近水遠山有情”的對聯。林高泉知,得失忘憂。
走廊和漏水的窗戶
廊是古典園林中常見的元素,常被用來連接園林中的建築。結合漏窗和傳送門的設置,可以保證視線透明,借用其他地方的風景。因其可隨地形蜿蜒,平面可彎曲變化,無需定制,在園林中常被用來分隔景觀,增加層次,調整密度,劃分空間。
走廊可以遮擋風雨,提高園林環境的舒適度。為花園提供舒適的路徑網絡(遮陽、避雨),引入涼爽空氣,營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窗戶漏風、風洞效應),成為空氣流通的通道。
滄浪亭四面環山,由遊廊相連。遊廊隨波逐流,漏窗破洞連接內外。借此,園內的山與園外的水遙相呼應,豐富了空間層次,在受控觀賞和受控遊蕩中串起了許多院落...
濱水長廊是蘇苑借景的壹個很好的例子。
回廊依山而設,回廊的墻上有壹個漏窗,把墻外的水和墻內的山連接起來。水木明瑟風景宜人。
東門
滄浪亭洞口的風格多變,或葫蘆,或寶瓶,或芭蕉葉...給它正確的視角。形成獨特的框架視圖。
我很喜歡滄浪亭外側的水,在水邊慢慢走,在回廊上對著水,看著水色的山景。帶寶寶來玩不會失望的。
滄浪亭,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南部,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始建於北宋清朝(1041 ~ 1048),曾是南宋初年(12世紀)名將韓世忠的住所。滄浪亭的造園藝術與眾不同。不進園門,壹池綠水環繞著花園。
代表景區?翠玲瓏?入會石屋?闞山樓等。
地理位置??蘇州三元坊滄浪亭街3號
覆蓋區域?1.08公頃
門票價格?旺季20元,淡季15元。
營業時間?7:30~17:30
?交通策略
從火車站到滄浪亭
公交路線:地鐵4號線,全程約4.5公裏。
1.從蘇州火車站步行約30米,到達蘇州火車站。
2.乘坐地鐵4號線,經過4站,到達三元坊站。
3.步行約500米至滄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