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張擇端,本名正道,密州諸城(今山東)人。他小時候在家鄉讀書,長大後在中國的首都開封讀書。後來學畫,他喜歡畫“郭靖,舟車之橋”。據說北宋的惠宗在翰林畫院工作過。他的《清明上河圖》以長卷的形式,生動細膩地描繪了汴京東南城兩岸市場的繁華景象,展現了北宋都城的風貌和各種市民生活的現實場景。圖為帛書,淡墨著色,框高約25 cm,長約528 cm。它描繪了1000多個人物、100多種動物、20多艘船和20多輛馬車。此外,還有“畫亭青樓,繡珠簾戶戶”,“雕車競市,易尋奇市”,“四面八方競,水陸相連”等繁榮祥和的景象。繪本真實、全面、細致地描繪了北宋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時代氣息濃厚,描寫生動,提供了許多無法用文字描述的影像資料,是了解和研究當時社會各方面的第壹手重要資料。這幅畫的藝術手法也是高超的。橫向全景構圖以有序、統壹、和諧的方式處理極其復雜的場景,以精細、精確的筆觸,清淡、淡雅的色彩,生動的人物,細致的器物。作為舉世聞名的風俗畫傑作,這幅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可估量,代表了宋代社會風俗畫的最高成就。
張擇端把這幅贊美太平盛世的畫卷獻給了皇帝。熱愛書畫並擅長繪畫的惠宗看到這幅畫時非常高興。他用細金字體在畫上寫下“清明上河圖”四個字,並題寫雙龍小璽,是皇帝專門用來欣賞和收藏藝術品的,後珍藏於秘府。
然而靖康之難很快發生,繁華的汴京城毀於戰火。宋代皇家密室中的名畫和所有寶物也被遊牧民洗劫壹空,清明上河圖也淪落到遊牧民手中。很難說這幅畫是否引起了晉國上層統治者的註意。比如《清明上河圖》上據說有“金太祖題詞”和“金章宗題詞”。但很快就以普通字畫的價格在民間出售。北宋遺民張著、張公耀、李全、王棟、張士奇等先後得此畫,贊嘆不已,思故土。他們在畫後賦詩,留下感人肺腑的詩句,張著寫下筆記和題字。
同時也有人認為,隨流民隊伍逃往南方的張擇端,目睹了國家和人民遭受的災難,他的愛國情懷和藝術造詣通過這段生活得到了升華。到了南宋臨安(今杭州)後,我決定再做這張地圖。當時國破家亡的痛苦震撼著廣大人民的心,所有熱愛自己國家和家鄉的人都難以忘懷。張擇端也懷念汴京的山、水、草、樹,想起昔日的繁華景象,時常感到傷感。他又壹次畫出了他早年熟悉和描寫的汴河、集市、寺廟、亭臺樓閣。造了橋,造了船,造了商店,聚集了壹群群的人。伊妮的風景更加動人,城市生活更加繁榮。張擇端重繪這幅畫,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他自己引以為傲的壹筆,更是因為他能在其中寄托深厚的感情。明代畫家董其昌在《榮泰文集》中評價:“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對南宋汴京風光的描寫,具有西學美的思想。”但也有學者認為,張擇端南渡後的畫是不存在的。
然而,思念祖國、收復失地是南宋愛國主義的主題,《清明上河圖》成為表達這壹主題的重要藝術作品。隨著人們對汴京的懷念越來越強烈,這幅畫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於是有了開始出現的復制品。畫的人越多,東西越復雜,筆法越細,價格越來越高。總之南宋以後,模仿者很多。
相傳元代《清明上河圖》原作曾被重新收藏入宮,但不久後被翰林學士趙孟頫盜走。也有人說,原來的元宮被壹個畫框人換成了字帖,馬上賣給了壹個熱愛書畫的顯要官員。鄭錚十壹年(1351),江蘇太和人楊準買下這幅畫,並在畫的背面記錄了這幅畫的故事。明代弘治年間,這幅畫落入大理寺清官朱文正之手,經常受到文人、李奇、吳寬等人的賞賜。在鄭德時期,這幅畫被文淵閣的大學者李東陽獲得。他在畫後寫了壹篇長長的後記,對這幅畫大加贊賞。嘉靖年間,這幅畫轉給了兵部尚書盧綰,他還做了後記留作紀念。後被奸臣嚴嵩獲得,嚴家在時被抄。這幅畫再次被收入皇宮。傳說有個小太監在皇宮裏打開箱子,偷了畫後正要逃跑,卻撞上了人,只好把畫藏在禦花園的石墩裏。沒想到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石墩被淹了兩天三夜。等到雨停了,小太監來取的時候,壹代名畫已經被侵蝕得毫無道理了。原畫因這次災難而丟失,錢的《木齋初學筆記》對此有詳細記載。
有人認為原畫被毀是騙人的。事實上,壹個名叫鮑鋒的太監從宮裏偷了它,並編造了這個故事來掩人耳目。萬歷六年(1578),鮑鋒在畫的背面題詞,自稱“受巡撫委派,在東廠官校辦事,掌管欽差大臣的太監”後來這幅畫又賣了。清朝乾隆年間,被書生型官員畢元買下,其弟畢隆也大加贊賞。這幅畫帶有兩兄弟的印記。畢元死後,畢家臨摹,畫入清宮,存迎春閣,乾隆題字,嘉慶珍藏。1911年後,末代皇帝溥儀以獎勵弟弟溥傑的名義將它偷出了皇宮。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這幅畫來到了長春偽滿皇宮東院圖書館大樓。1945年,日本戰敗,偽滿皇宮被火燒,大量文物被分割,包括這幅畫。第二年,解放軍攻占長春,收集了十余幅被滿洲國瓜分的珍貴字畫,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圖》,最後被轉移到北京故宮博物院。不幸的是,相傳惠宗題寫的五幅字畫題記和皇帝專門用來收藏藝術品的雙龍小印章,在明朝中期丟失,如今已不可見。壹些學者認為沒有宋徽宗的親筆簽名。
上述原畫《清明上河圖》的流傳歷史,其實只是眾多種說法中的壹種。因為有時候很難分辨出復印件和原件的真偽,所以它的流通過程比較混亂,流傳到國外的人也很多。據有關資料統計,清宮中僅有12本,溥儀曾將其中的4本贈送給他的弟弟溥傑。目前,國內外公私收藏《清明上河圖》30余幅,中國大陸10余幅,臺灣9幅,美國5幅,法國4幅,英國和日本各1幅。至於有多少畫流傳到了社會上,誰也搞不清楚。哪壹個是張擇端的原作?經過長期的討論,書畫界和學術界把焦點集中在臺灣省、北京和美國紐約收藏的三幅《清明上河圖》上。
臺灣省學者劉元林認為,故宮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圖》有張擇端親筆題字“翰林畫米切爾張擇端贈”,故為真跡。學者鄭振鐸和徐邦達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三版《石渠寶坻》註釋本《清明上河圖》自宋代以來流傳清晰,相關銘文和印章也栩栩如生。這幅畫有很濃的北宋畫風,應該是張擇端的真跡。學者董作斌則認為,抗戰勝利後美國人孟翊鈞在北平獲得的《清明上河圖》,有北宋宣和年間的特殊佐證。他認為這是張擇端獻給皇帝的真跡,定為《袁秘府書》,現藏紐約博物館。
有學者指出,辨別真偽的關鍵是弄清《清明上河圖》其他抄本的最初情況及其歷史脈絡,使每壹抄本還其本來的歷史面貌。據有關文獻資料分析,《清明上河圖》的其他抄本最早發現於元代,當時有“秘宅本”和“相似本”兩種抄本。當時楊準後記說:“圖初留秘舍,後為官匠裝池者,易去也。”正是在上面提到的元代,裝裱師以仿本盜走了原作,後來被稱為“仿本”,實際上是元代作品,明顯是贗品。到了明代,張應功的《手稿》又出現了。王世貞的《益州山人四稿》(卷壹六八)《清明上河圖後記》說張擇端的《手稿》“不似禁煙”。清明節寒食,民俗禁止吸煙,“不像禁煙”的意思是這幅畫不在清明節,也許是張擇端早期寫的。
我們來看臺灣省的《清明節簡表》。沈德潛《清逸小品解構》註:“張擇端《清明》有兩幅畫。壹件在張應公家,名為《江邊圖》,有張著後記;如果留在北京,就不會有尷尬,也就是“易素描”的意思。”沈石明確表示,《清明小品》是張公英收藏的手稿之外的另壹幅《清明上河圖》。然而,如果原始的“秘密大廈”在明末的災難中丟失了,那麽《清伊名》的草圖最多是元朝的復制品。蘇舜舉在鎮遠(1295)初寫《易素描》時說:“新畫了壹幅清劍。”說明是最近畫的,圖中可以看到壹些元代的東西,比如元代特有的官方文化機構奎章閣,棉紡技術是在黃道婆改進後才傳到北方的吳淞細布。所謂張擇端親筆題字不可信,主要叫《翰林畫史》,宋畫院沒有這個官銜;劉元霖稱張擇端為金人,但統治者沒有這個官銜。特別是他的畫上有金太祖的題詞,從時間上可以看出這是壹件贗品。因此,清在題字時壹針見血地指出:“封面是外行人做的。”尤其是整幅畫的風格,經過仔細對比,與宋代畫院的風格完全不同。因此,判斷臺灣省的《清明上河圖》基本是贗品,至於是元代作品還是明代作品,學界尚有爭論。
在北京故宮看清明上河圖,除了上面提到的題跋、印章、畫風,畫面上明顯有扇子、西瓜、新酒、赤條條的孩子、遮陽草帽等秋景,就像上面提到的“禁止吸煙”的特征壹樣,可能是“手稿”。這幅畫中沒有宋徽宗的瘦金體和他的雙龍小印章的痕跡,那麽是因為這幅“手稿”沒有呈獻給皇帝,還是因為它不時被磨破,裝裱時被剪了呢?但也有學者不認同它描繪的是秋景,認為是原作。指出判斷真偽的幾個關鍵是:墻面是怎麽畫的?在宋代,東京的內外城都是土墻。只有北京的寶坻三邊畫土墻,其他都是磚墻。二、虹橋的畫怎麽樣?據《東京之夢》記載,此橋為木結構單孔橋。“它的橋沒有柱子,全是由大樹圍起來的...就像壹道飛舞的彩虹”。只有北京的“寶坻三邊”原本屬於這種橋型,其他圖紙都是大型單孔石拱橋。第三,看塔是怎麽畫的?北京的《寶坻三邊》只有畫塔,沒有甕門,類似東京內城的制度;其他地圖都有骨灰盒,不符合東京外城的制度。第四,從畫風來看,只有北京的三版寶坻符合宋代畫院的筆法。以上幾點都可以證明《寶坻三版》是張擇端的真跡,只是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董作賓對紐約收藏的《米源賦本》做了詳細的考證和闡釋。根據《惠宗瘦金體》的題跋,確定此畫為宣和二年七月前張擇端呈獻給皇帝的真跡。但也有學者認為是《清明上河圖》的晚期贗品,其題跋往往與其他版本略有出入,但也難以辨別真偽。學者納智良在1977發表了《清明上河圖》的研究成果,對臺灣省、北平、紐約三個版本進行了認真的比較研究。最後他也不確定哪壹張是張擇端的真跡。
這幅古今中外皆知的佳作,堪稱中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在問世的800多年裏,它受到了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的推崇,也受到了藝術家和商人的描繪和模仿,受到了帝王和達官貴人的追捧。它顛沛流離,經歷災難,但最終人們並不知道廬山的真實面目。除了其真偽難辨的考證外,根據晚明李東陽的題跋,清明上河圖前應該有壹處遠郊景觀,但在現存畫卷中缺失。專家們還認為,畫的後半部分不應該壹進開封城就戛然而止,而應該壹直畫到金銘池。那麽《清明上河圖》是被後人從第壹段還是後半段截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