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天山小鎮簡介

天山小鎮簡介

天山鎮,位於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該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商業中心,是鎮郊區以農業為主,商業和服務業為輔的發展區。全鎮土地總面積75.6萬畝,耕地面積654.38+09.6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3.5萬畝,主要種植品種為玉米、谷子、綠豆:人工草地面積665.438+00萬畝;其中苜蓿保留面積3.3萬畝;到2005年底,各類牲畜存欄數達到65438萬+頭。該鎮轄32個村,8,873名農民,農業人口32,463人。

全鎮公路、鐵路交通便利,吉通鐵路、303國道橫貫東西,省際通道、蘆苞公路縱貫南北;信息通訊設施齊全,程控電話和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全鎮各地;商業、餐飲網點眾多,農牧業、林業穩步發展,大棚菜草綜合利用產業和旱地雜糧產業逐步發展成為特色優勢產業;粘土和砂巖資源相對豐富,建材工業發展迅速。磚、砂石、水泥等建材出口開魯、紮魯特、通遼。

2009年,在各級機關的支持下成立了Aqi網絡社區,彌補了Aqi網絡多年的空白。社區日益壯大,已經成為壹個成熟穩定的本土符號社區。

走進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重點學習十七大精神,重點學習設施農業,重點學習設施農業,重點學習設施農業。現天山鎮已實施8個高標準日光溫室小區200棟610畝,4個冷棚小區400畝。項目已落實到地塊和農戶,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強勁。

反復論證方案。天山鎮把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種植作為農業產業調整的壹個方向,大棚蔬菜將成為除勞務輸出外增加農民收入的又壹支柱產業。結合區位特點和基礎條件,天山鎮黨委、政府未雨綢繆,及早行動,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2008年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初,組織了從事農業的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調研論證,制定了《天山鎮設施農業2008-2010三年發展建設規劃》和《天山鎮2008年設施農業建設實施方案》。提出2008年全鎮發展設施農業1000畝,確定了8個高標準溫室建設示範園,推動全鎮設施農業發展。

“四塊”籌集資金。為了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天山鎮立足高起點,采取旗政府* * *集資、鎮政府配套補貼、貸款貼息扶持、農民自籌的方式。針對旗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制定了多項惠民政策。2008年建成的日光溫室,每個園區要求占地50畝以上,按建設標準(凈長80米,寬7米)建設的每個高標準日光溫室,由旗政府補助1萬元,天山鎮政府無償匹配5000元,鎮政府聯系兩年期貼息貸款1萬元。每個日光溫室免費投入壹套滴灌設備和壹個沼氣池,投入價值2000元。截至目前,旗、鎮兩級已有200萬元資金到位,200萬元貸款即將到位。在設施農業項目建設中,天山鎮政府* * *無償投入配套資金和貼息貸款654.38+0.2萬元。

請進來送出去學技術。黨委、政府采取“請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鄉鎮有關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項目村幹部和農民代表到北票市、寧城縣、壹肯中鄉和松山區大雙廟鎮、林慶溝鎮、左奇林動鎮等設施農業發展較快的市縣參觀、考察、培訓、學習。積極開展電化教育和遠程教育;邀請了旗內外設施農業專家、專業技術人員、農民土壤專家,多層次、多角度開展技術培訓。邀請市設施農業專家、松山農業局多種經營站站長錢景寬教授授課,舉辦技術骨幹和農民代表培訓班,提高了技術人員服務水平和農民從事設施農業生產經營的能力,做到“鎮有科技服務隊,村有科技指導員,戶有科技明白人”,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同時,組織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和推廣栽培方法,制定並頒布了設施農業建設的統壹技術規程、施工規範和標準。專門抽調業務骨幹組建專業化技術服務組織,采取副科級領導、鎮幹部包村、包社區的方式,把責任落實到人,深入生產壹線,註重技術指導和服務。民生工程1:全力推進鎮郊八村設施農業建設,深入實施菜籃子供應工程。為打破該鎮郊區8個自然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小的瓶頸,天山鎮於2008年在這8個村實施了8個大棚蔬菜示範設施農業小區,總面積1萬畝。為促進設施農業的順利實施,天山鎮對每座日光溫室無償補助1萬元,每座冷溫室補助5000元,每座溫室協調貸款1萬元。貸款使用年限為兩年,兩年內農民只需支付5%的貸款利息,其余貸款利息由政府承擔。目前,天山鎮222座冷棚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169座日光溫室也完成了墻體夯實和腳手架安裝,預計8月中旬投入使用。集賢村的劉給筆者算了壹筆賬:每個日光溫室年純收入可達1.5萬元,每個冷棚年收入可達0.5萬元。這樣,僅這個民生項目就能為天山鎮郊區農民實現年純收入364.5萬元。

民生工程二:扶持龍頭企業,解決北方山區農民增收問題。天山鎮北部是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山區。這裏的人民靠天吃飯,但是這裏種植的小米可以磨出優質的小米。每年都有很多外地客商來這裏買小米。2004年,崗臺村代理人王廣利註冊了“阿魯科爾沁旗大金苗米業有限公司”。為了讓這家企業發展成為當地種植龍頭企業,實現公司和農民的雙贏,2008年,天山鎮政府派出7個工作組為村民做工作,鼓勵大家種植谷子,並與企業簽訂了銷售合同。經過努力,這個地區70%的人都種上了谷子,種植面積達3萬。

民生工程三:抓好生態移民建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天山鎮興隆堡村地處低窪平原。2007年壹場洪水造成51村民受災,財產損失近50萬元。2008年,天山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對全村65戶家庭進行了生態移民。目前,該項目的扶貧資金已達654.38+0.245萬元,52戶村民搬進了新房。所有的項目都在。

天山鎮

民生工程4:大興水利工程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積極推進旱改水工程。天山鎮新平村位於五裏集木倫河邊。井水雖淺,但水質含氟、含鹽量高。這裏的人50歲大多佝僂、骨質疏松,70歲大多站不起來。這壹情況引起了天山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2008年,鎮上為村裏打了壹口自來水井,村裏從此有了自來水。

民生工程五:積極推進四合壹沼氣池建設工程,大力建設清潔能源。如今,天山鎮集賢村、潘家灣村已有30%以上的農民用上了沼氣。

民生工程六:做好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為提高勞務輸出人員素質,天山鎮舉辦農民工實用技術培訓19期,培訓農民3525人,培訓勞務輸出經紀人67人。現在,全鎮共輸出勞務人員11562人,其中組織勞務人員3058人,實現收入2800萬元。忙碌的四夏和炎熱的季節即將到來。根據市局工作會議要求,結合天山鎮實際,該鎮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對全鎮各行各業開展了壹次“地毯式”安全大檢查。壹、針對該鎮安全生產形勢,面對農忙季節和高溫季節的到來,要求各單位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是制定大檢查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各司其職。針對天山鎮行業雜、分布散、勞動密集型企業多的特點,按照企業規模、行業特點、危險程度劃分為三個區塊,每個區塊明確牽頭單位和協作部門負責,分工負責檢查。企業也切實強化主體責任意識,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全鎮* * *組織3個檢查組9人,對全鎮96家企業進行安全檢查。* * *發現安全隱患39處,當場責令19處,下達整改通知書12份。壹次性難以完成整改的,將全部完成整改或限期制定整改措施,並於5月25日前進行復檢,監控整改結果。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主動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希捷箱包公司、輝鴻旅遊用品公司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均壹次性投入約65438+萬元,對電力線路進行了徹底改造,增設了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改善了生產環境,確保了安全無事故。

  • 上一篇:大湧三刀顧薌河工業園
  • 下一篇:當妳來到蘇葉時,妳喜歡什麽樣的禮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