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讓我想到了婁東畫派,婁東畫派以王時敏、王原祁、王鑒、王翚為核心,曾統領了整個清代畫壇 。
在中國美術史上,婁東畫派和四王是兩個相互糾纏和重疊的概念。四王中的三王———王時敏、王鑒、王原祁都出生在太倉,王翚則出生在離太倉不遠的虞山。王翚年輕時就追隨王鑒學畫,後經王鑒介紹,到太倉做了王時敏的入室弟子,四王在婁東壹帶,學習和推崇以明代畫家董其昌倡導的南宗山水畫法,很快就形成了特有的婁東畫風。
但在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中,康有為、陳獨秀、徐悲鴻等壹批名宿大家把矛頭直指“王畫”,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中,婁東畫派幾乎成了反面教材。
1919年1月,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袖陳獨秀在《新青年》雜誌撰文,“若想把中國畫改良,首先要革王畫的命。因為改良中國畫,斷不能不采用洋畫寫實的精神。”
1917年,康有為在自己的美術史論著《萬木草堂藏畫目》的序言中明確提出“中國近世之畫衰敗極矣,由畫論之謬也。請正其本,探其始,明其訓。”
20世紀80年代後, 中國畫壇才開始重新審視婁東畫派,認真品味那些誕生在康乾盛世的偉大作品,王畫的藝術和社會價值因此被重新發現。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播過有關太倉古玩鑒別類的節目,好像叫尋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