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廟,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宮媛街,江南宮媛以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是中國四大文廟,中國古代江南文化的樞紐,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它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位居東南各省之首的文化教育綜合體。現在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壹組大型古建築群,主要由夫子廟、龔雪和宮媛組成,占地面積巨大。有照壁、池畔、牌坊、聚星閣、魁星閣、淩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夫子廟,號稱秦淮勝景,已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點。它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市場,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寺、北京天橋並列為中國四大鬧市。孔廟建於東晉司馬燕三年(337),宋景佑元年(1034)改建為孔廟。六朝至明清時期,附近聚集了許多世家大族,故稱“六朝金粉”。範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在這裏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
南京夫子廟四毀五建。最後壹次毀於1937年侵華日軍的炮火中。1985夫子廟改造後,已接待遊客超過1億人次,平日遊客超過65438+萬人次,節假日超過30萬人次。它是中國著名的國家AAAAA級開放旅遊景區,也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勝地。
徽派建築是傳統漢建築的重要流派之壹。徽派建築作為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築師所推崇,流行於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婺源縣)和兗州、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框架為主。橫梁由巨大的材料制成,註重裝飾。磚、木、石雕也廣泛使用,顯示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徽派建築最初發源於東陽,是江南建築的典型代表。歷史上徽商在揚州、蘇州等地經營,徽派建築也對當地的建築風格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徽派建築坐北朝南,註重內部采光;木梁承重,磚、石、土護墻;以大殿為中心,擅長雕梁畫棟,裝飾屋頂和飛檐。徽商經商不建、衣錦還鄉後,或以豪華精致的豪華園林彰顯身份,或修繕祠堂祖堂門面,或建牌坊褒揚徽州女子守夫。徽派建築講究規格和禮儀,官商也不同。除了徽商富麗堂皇的家,小戶人家也有不少雅致精致的民居。
徽派建築融合了徽州山川的靈氣,融匯了漢風俗文化的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刻精美,無論是村鎮的規劃理念,還是平面與空間的處理,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其中以民居、祠堂、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築三絕,為中外建築界所重視和推崇。在整體布局上,以山為依托,構思精巧,自然妥帖;在平面布局上,尺度靈活多變;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節奏之美,以馬頭墻和小藍瓦為最鮮明的特色;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集石雕、木雕、磚雕於壹體,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