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用紙把所有碎片和器物的關系畫出來,然後剪切拼接成壹幅畫,把碎片之間的關系標出來。
2.然後找出碎片界面有哪壹個斜面,肯定是屬於第壹塊先粘合的。
3、某些部位有異物沈積而產生黑點,需要特別清洗。可先用雙氧水或“84消毒液”清洗主要物件上的裂縫和縫隙。盡可能減少接縫處的色差,使粘接的吻合面不留痕跡。
4.用棉條在碎片上吸附雙氧水或“84消毒液”,將黑色物質“撈出”,壹般需要半個小時。如果是深黑色,多穿幾次棉條反復洗,直到黑色完全洗掉。註意每壹塊碎片和碎片的幾個結合面都要用雙氧水清洗擦拭。
5.粘接前,等碎片的幾個粘接面幹燥後,再用環氧樹脂或適用於陶瓷的502粘接。瓷磚之間的接縫盡量少打膠,防止縫隙過大,閉合時變形。
6.如果有需要填補的空白。瓷粉、石膏粉或家用去汙粉等礦物長石材料研磨而成的石粉,可與白色環氧樹脂混合,形成軟粘土片。然後按缺口的圖案壓缺片,填補缺口。或者用刮角器填補空缺。固化後多余的硬質部分可以很容易的用軟軸雕刻機修復找平。
7.填補空缺後,用木砂紙磨平,用瓷膩子填補縫隙,最後用細水磨砂紙磨平上色。以前用的膠大多是天然植物膠,修復後的瓷縫容易變色,壹看就知道做了“手腳”。現在粘接時使用無色透明的環氧樹脂和高分子合成材料,不易變色,手感和觀感與原來的器皿沒有區別。而且後補料敲擊時,也有好瓷的金屬聲。
8.給修補過的地方上釉不容易。首先,瓷釉壹定要準備好。壹般是硝基漆和三乙酸乙酯混合均勻。如果原釉呈藍色或黃色,則需要加入壹些丙烯酸漆顏料,在小玻璃杯中攪拌均勻。
9、色彩要準確,上光動作要幹凈。壹般用不會掉毛的刷子把筆尖剪掉,舔成扁平的前部。筆畫要幾乎對稱,壹筆到位,盡量少。要填青花,先施薄釉,在釉上畫青花。然後重新上釉。施釉要根據原瓷釉面的厚度反復施釉,直至與原瓷相同。
10對於瓷度較高,收藏價值較好的青花釉瓷,最好使用光敏固化復合樹脂和牙粉進行補牙,顏色穩定,附著力強,瓷效果好。用這種樹脂材料,不能用馬弗爐再加熱固化,因為輪胎和釉料受熱容易開裂。所以只能采用牙醫局部冷光固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