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玉西番蓮紋雙耳蓋瓶(壹對)
古玩收藏圈裏常見初學者拿著物件到處打聽,先是問“對不對?”接著必然問“值多少錢?”要回答“對不對”這類問題不難,可要回答“值多少錢”就費周折了!因為這牽涉到對古代藝術品的“價值判斷”和“商業估價”的雙重知識範疇,而處於社會不同層次的人對於古代藝術品的“價值”的判斷是大不相同的,古代藝術品的“價格”也因為它不是現代工業產品根本就不可能有統壹的市場標價!那麽如何判斷古代藝術品的價值和價格呢?
清代白玉西番蓮紋碗
判斷古代藝術品的“價值”或“價格”看似很簡單但其實很難。我們用歸納法思維來分析任何事物,會發現任何事物都離不開從低級到高級的“金字塔自然法則”。同樣,對於古代藝術品的理解也有低、中、高三個塔狀層次。低層次為物質層面,在這個層次裏,古代藝術品純屬商品或投資理財的工具;中等層次為精神層面,在這個層次裏,古代藝術品是陶冶性情藝術欣賞的賞玩之物和理解歷史與文化做學問的教科書;高等層次為靈魂層面,在這個層次裏,古代藝術品則是承載著宗教或高維度空間的信息載體。同樣,所謂“收藏群體”也可以按照這個分類方法模擬出底層、中層和高層三層結構金字塔的人群模型來。
清代白玉觀音佩
事實上,在拜金主義世俗之風的當下,“收藏群體”的絕大多數都是處在對於古代藝術品理解的低層次——即物質層面。在這個層次裏人們看到的想到的古代藝術品的壹切屬性都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差別僅在於貧寒之士今天收到明天就賣根本不藏,目的在於換金謀利;倉廩充足之士則是收到藏起來等待升值的機會再出手,用時髦的話說是“投資理財”。兩者的謀利本質是壹樣的,只是“大巫見小巫”的區別而已。由於這個群體是“收藏群體”中占絕大多數的主流群體,人數眾多,代表著社會的趨勢,所以,這裏僅僅就當下包括古玩在內的藝術品價格現狀聊幾句。
清代翡翠竹節手圈老坑玻璃種(帝王綠)
藝術品的“價格”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很不透明。由於它的稀缺性和潛在的高價值性,於是就像魔鬼般地刺激著人們產生“壹獲千金”的幻想。市場上壹代又壹代的古玩人編出壹個又壹個情節雷同的“壹不留神發了大財”的故事,而這些老掉牙的老套“故事”讓許許多多的古玩人“心旌搖動”“幻想聯翩”。例如當下,明明古玩市場已經低迷到徹底崩潰的境地了,可是另壹面那些拍賣公司巨頭們卻能不斷地刷新市場拍賣記錄,高額數字壹次又壹次地強力刺激著壹般藏家脆弱可憐的神經,壹而再再而三地給抱有“壹不留神發了財”僥幸心理的人們打雞血似的不可抵擋的精神誘惑!看到別人出手壹件就能換來“金山銀海”,自己手裏的物件卻無論高低的價格都出不了手,自然心生怨恨,到處可以聽到抱怨牢騷——這東西怎麽就能拍出幾個億?我手裏的比他的好多了!怎麽就有肯出這麽高價的傻瓜買主?這到底是是怎麽了?吃瓜群眾只能是霧裏看花——壹頭的霧水!
同樣的物件,巨頭拍賣公司們就像有著魔法似地拍出天價,如果在壹般民眾手裏只能賣個“仨瓜倆棗”,這種“雲泥之差”令人“撲朔迷離”!那麽,如何透過這個迷離的社會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呢?其實,有個哲學法則“存在即合理”,即看似不合理的現象既然它存在了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藝術品市場的這種價格乖離現象實際上是“物以人貴”的社會規律在起作用。打個比方,自古以來有個“母以子貴”的說法,指的是寒門子弟通過科考及第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的社會地位提升,“洗衣婆”的母親也就成了“老夫人”;嬪妃之子僥幸做了天子他母親就搖身壹變成了至尊的“太後”。也就是說,媽還是那個媽,兒子的地位高升了媽也就尊貴了。古玩也是同樣,同樣壹件物件,在壹般人手裏毫不起眼,如果擺在故宮裏那就被玄乎其玄成“國寶”,那就“價值連城”!
清代翡翠三彩鳳紋手圈三彩(福祿壽)玻璃種
其實這種同質不同價的反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壹瓶相同牌子的啤酒妳在小吃店喝與在五星級酒店喝,收費絕不可能是壹樣的,在經濟學上叫做商品的價值和附加值的區別。本來,商品的價值和附加值相比較,商品的附加值應該低於商品本來的價值,可是在某種情況下附加值卻會遠遠高於商品自身的價值,這是因為商品自身的價值被當做了道具而已,參與的各方都在附加值上獲取利益而提高了附加值,必然就造成了“價值倒掛”——即附加值遠遠高於本身的價值了!假如有顏值壹樣的兩個女孩子,壹個生在尋常百姓家,壹個生在富賈侯門,從生物學角度看他們的價值是沒什麽區別的(比喻不壹定恰當),但是從社會學角度看兩者的附加值就是天壤之別了。由於後者的附加值高,參與各方可以獲得較大的利益,大家就會齊心合力地眾星捧月,巴結奉承,溜須拍馬,富家女的附加值就會變得很高很高,最終兩者的身家價值形成雲泥之差!
清代翡翠如意翡翠滿色玻璃種
知道了這個道理,為什麽區區壹個鬥彩雞缸杯能被的拍賣公司拍出2.8億元就好理解了。簡而言之,古玩是“物以人貴”的,拿在不同人的手裏就是不同的價值。相同的雞缸杯,擺在地攤上、放在社會名流的案幾上、出現在大拍賣行精美的圖錄上、供奉在兩岸故宮的展櫃裏,“價格”是不可能壹樣的!所以,客觀地判斷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就該知道自己的物件有多“貴”,千萬別與“天價”攀比!
元代藍釉留白麒麟紋象耳瓶
這些年來,包括古玩在內的藝術品市場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與巨頭拍賣公司的落槌價屢創新高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常規市場的極度低迷,社會對此怨聲載道。但是,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商品只要有使用價值就有市場需要。包括古玩在內的藝術品是人類精神食糧之壹,是人類文明的“剛需”,它的稀缺性、高價值特殊屬性決定了它的長期市場價值和價格必定是堅挺的、升值的,因此市場的低迷不代表市場的沒落和終結,相反,必然會有“武林高手”出手拯救“市場”,市場是有自愈能力的。
元代青花纏枝花卉紋葵口盤
宋代天青釉八角膽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