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如何認識中國民間玩具的發展歷程

如何認識中國民間玩具的發展歷程

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任何人都不會忘記它曾經給予自己的快樂和啟迪。我國古代民間玩具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它的獨特工藝和鮮明的藝術風格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喜愛。

我國古代的兒童玩具主要是泥、木、草、竹、布做的,由於這些東西不易保存,考古發現的實物並不多,因此對它的研究只能結合古代的文獻記載和傳統工藝的挖掘去分析,找出壹些頭緒來。

我國現在發現的最早的玩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塤[xun勛]和陶豬。陶塤發現於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是壹個橄欖形上端尖下端圓的陶器,上端有壹小孔,輕吹可發出聲音,這可能就是後來陜西玩具“雞叫叫”的先聲。陶豬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長七厘米,形制粗糙,僅具雛形,可能是壹件燒制過的玩具。這類玩具,別的地方也有發現,有的是小雞的形狀。

商周時的玩具,鄭州二裏崗曾經出土過商代的陶虎、陶羊、陶龜、陶魚等。這些陶器造型勻稱,風格淳樸,有的細部(如眼睛、鼻孔、牙齒、爪部)用陰線刻畫,很有神采。這些可能是裝飾品,也同時兼小孩的玩具。

漢代的玩具,據文獻記載,已有假頭、假面(捏制或燒制)、竹馬、“泥車瓦狗、馬騎倡俳”等。不過,從出土文物看,還遠不止此。漢代文化遺址出土了不少像小陶龜、陶豬、綠釉騎馬人哨、綠釉陶狗、綠釉變形青蛙、綠釉陶魚之類的小工藝品,造型簡練活潑,肯定是玩具。從這些玩具,可以想見當時那些泥作、帛作、木竹作的玩具的形象,“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充分表現了當時兒童騎竹馬(飾有馬頭的竹竿)嬉耍的活潑和天真的神態。

唐代由於陶瓷技術的提高,玩具也進入“三彩”和瓷器的領域。江蘇鎮江曾出土壹件三彩玩具虎,雙耳聳立,昂首嘯叫,十分威武。唐代壹些民間瓷窯當時還燒制不少供人玩賞的小件陶瓷雕塑,如位於今四川境內的邛窯、位於今湖南長沙附近的銅官窯,燒制了大量的虎、狗、羊、象、麻雀、龜、鴿、青蛙、獅子之類的瓷玩具,這無疑給當時的兒童們增添了不少歡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塑勞動泥俑等,大概也是玩具。

宋代的玩具比較多。當時的畫家蘇漢臣畫了壹幅名叫《貨郎》的畫。從這幅畫中,我們見到的兒童玩具大概就不下百數十種。當時城市中專賣兒童玩具糖果的很多,僅玩具糖果壹項,就有打嬌惜、蝦須、糖宜娘、打秋千等名目,同時,毽子、陀螺、不倒翁、泥模等玩具也很流行。從考古發掘看,宋代的瓷質玩具像花哨虎、龍、雙人龍、騎馬人、狗、臥童、盤髻娃、爬娃、餵乳婦女、相撲等都很風行。這些玩具,不僅造型精細美觀,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也很全面。

宋代最具特色的玩具是“泥孩兒”。“泥孩、兒”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稱,有“摩睺[hou喉]樂”、“摩喝樂”、“土稚”、“土宜”、“巧兒”、“黃胖”、“迎春黃胖”、“湖上土宜”、“迎春土宜”等叫法。產地有鄜州(今陜西富縣)、汴梁(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蘇蘇州)、昭文(今江蘇常熟)等地。當時著名的雕塑名家也很多,1976年江蘇鎮江宋代遺址中出土了壹組“泥孩兒”,上有雕塑工匠的戳記。此組“泥孩兒”***五人,用泥塑成後燒制。其中兩個小孩摔跤,壹個仰面跌倒,壹個雖然勝利了,但也被拖拽趴下。旁觀的三個小孩,出自各自的個性表現出不同的神態,整組作品形態生動,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情趣和兒童天真活潑的氣息

  • 上一篇:好看的異能小說
  • 下一篇:姚燧原文_翻譯及賞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