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橋倒塌”
女王去世後的葬禮和商務安排統稱為“倫敦橋”項目。
自1952年登基以來,這位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大部分時間都深受愛戴,他的壹舉壹動都引起國內外相當大的關註——他的葬禮也會如此。為了有序處理這壹重要事件,相關人員早已開始做準備,隨時待命。
2018年,英國有壹次秘密彩排,代號“城堡鴿子”。彩排內容包括女王“去世”的第二天,全國哀悼以及首相對此的公開聲明。根據行動指令,壹旦女王去世,她的私人秘書將盡快給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打電話,並說出暗號“倫敦橋倒塌”。
英國《鏡報》報道稱,為了順利策劃王室高級成員等重要政治人物的高規格葬禮,計劃將被代號化,便於相關人員討論和傳遞消息,防止泄密。比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葬禮策劃的代號就是“不想發生”。雖然死於1965,但行動開始於1953。英國最後壹位君主的葬禮是1952年女王父親喬治六世的葬禮,其籌備工作代號為“海德公園角”;“橋壹代”的葬禮包括: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女王,2002年去世前20多年就準備好了“太和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是“福斯貝裏橋”。今年6月他96歲了,我也參與了計劃,我傾向於在教堂舉行小型儀式。威爾士親王查爾斯是“梅奈橋”。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計劃好的“倫敦橋”行動,就是為女王葬禮做準備。2004年,時任白金漢宮新聞秘書的斯圖爾特·尼爾的汽車被盜。令小偷吃驚的是,他的公文包裏有女王葬禮的秘密計劃。今年,據英國《每日星報》報道,王室內部人士終於開始放開這壹計劃,但白金漢宮仍拒絕回應。
“倫敦橋”行動在女王去世後的國喪期間策劃了各種禮儀場合。媒體根據對王室工作人員、記者和專家的采訪,以及以往王室葬禮的習俗,大致勾勒出女王去世前後會出現的場景。
“倫敦橋”行動啟動前,白金漢宮會發布女王私人醫生的信息,為外界“鋪路”。例如,在喬治五世國王去世前,他的醫生給出了最後的信息:“國王的生命即將平靜地結束。”
《經濟學人》前主編比爾·艾默特說,英國人對女王和王室的感情,就像珍貴的文化遺產壹樣,壹旦崩塌,難免會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