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寧德市古田縣習俗

寧德市古田縣習俗

生活習俗

壹、服 飾

首飾 清末至解放前,女人頭上裝飾品有銀扁巴、銀簪、銀花、綢花,項上掛的有銀項鏈,胸前別的有銀胸花、綢胸花,手上戴的有銀戒指、銀手鐲。足踝處帶銀腳鐲。富貴人家的女人帶金質裝飾品。解放初到70年代,崇儉尚樸,女人多不穿耳,不戴飾品。80年代後,城區女青年巧扮靚妝,從頭至腳戴金、銀、珠、玉的飾品者不鮮見。

二、飲 食

古田人三餐以大米為主,早餐吃粥,午、晚餐吃幹飯。解放前農村,尤其是大東壹帶,多吃蕃薯米,佐以鹹魚、腌菜。農忙季節傍晚時分另加粥、面、糕等點心。1960年前後,食糧短缺,以野菜、野果充食。80年代後,主食趨向多樣化,常間以水餃、面條、粉幹、春卷等。市民飲食註重營養,肉、魚、蛋供售日多,新菜、野菜受青睞。

三、居 住

古田因地域條件不同,居住各有差異(詳見《城鄉建設誌》),宗族姓氏居集壹地,住房註重選址朝向,有“座北朝南,住家安閑”之說。入宅要擇吉日時辰,主事人率家屬及親友,取火種,舉火燎,參與者各提用紅紙條貼著的家具、農具、家畜,沿途放炮入宅。新竈進火後,隨即布置堂屋,備茶果,接待觀眾。晚設扶扇酒,或稱扇下酒,席上必供糕、包兩盤。前來祝賀親友必以糕鹽贈送,“糕”與“高”諧音,鹽有鹹味,“鹹”與方言“高”諧音,同時贈送賀聯賀儀及爐、瓶、燈等用品。兄弟分家,請其舅父為“中間人”,住房按伯仲叔季排行分配左右前後居室。

四、行旅

舊時,“古田萬峰摩天,亂石激水,不通舟車”;“鳥道穿雲入,征夫嘆路遙”。為求平安,出門要翻歷書,擇吉日;臨行相別必說“慢慢行”、“行好”、“順路”等語,以囑小心走路為要。境內逢川有橋,過嶺見亭,橋亭多有瓦頂、坐板,便於行人“歇氣”。官紳出門坐轎,尋常人家多為穿草鞋或便鞋步行,挑擔者駐杖不離手,以作支撐助力之用。走遠道,備有草包飯,或在路邊攤吃紅早米粥,以增加走路體力。民國25年(1936年)古谷公路通車,始有少數人乘汽車而行。解放後,交通事業發展,乘車者日多。60~70年代,時尚自行車。80年代後,摩托車風靡城鄉。

五、禮節

問詢語 熟人見面時,素來以相互問安並抱拳作揖以示尊重,同時笑臉詢問:“飯吃未?”或問:“去哪裏?”,解放後抱拳作揖之禮改為握手,其他照舊。有客來家,先請坐,然後奉茶敬煙,敘談畢送至大門外鞠躬,並說“慢慢行”、“下回再來”等語。

給紅包 家長帶小孩子首次到人家裏玩,那家的老者要包紅包,用青和白的緕線捆紮後送給小孩子,並說些祝福語。

作客 首次去親友家作客,親友必煮1碗粉幹蛋(現在只煮兩個荷包蛋,省去粉幹)給客人吃。“蛋”,古田人叫“太平”,蓋“蛋”與古田方言“亂”諧音,故反“亂”之意稱“蛋”為“太平”,旨在願望太平無事,四季平安。

“莛(ting)茶” 女人走訪親友家,除吃粉幹蛋外,親友家左鄰右舍的主婦要備辦炒黃豆、炒花生、畢蒲(玉米或術米谷在鍋裏爆炒而成),楊梅幹、柿丸等七八碟幹點,放在茶盤上,奉送來訪的女客,俗稱“莛茶”。

六、稱謂

壹般稱謂 年青人對年長的男性稱哥、叔、伯、大伯、老伯、老公公;對女性則以大姐、嫂、姑、姨、大姆、老姆、老婆婆稱之。有的稱呼加前綴,以示親昵,如阿公、阿爸、阿媽、阿哥、阿弟、阿姐、阿妹等。

青年男女結婚後,稱對方的親人,本身都要比同輩的降壹輩分,如男的稱女方的叔父為叔翁,伯父為伯翁,女的稱男的為伯、姆、嬸、姑等。

特殊稱謂 下輩對其直系親屬的上輩有特稱,如稱父方言叫為“郎罷”,推其源可能是“儂爸”的變意,因古田方言“郎罷”和“儂爸”諧音,稱母為“奴奶”,稱祖父為“公”,稱祖母為“仁”(古田方言念yin),稱叔為“家”。

七、建築習俗

 解放後,建築慣例隨人事之變,擺脫陰陽五行信仰習俗,但亦設宴款待前來祝賀之親友。

建橋 擇黃道吉日動工,橋梁竣工後設祭橋頭,長者及造橋董事為先,眾人隨後,依次從橋上走過,並設宴慶祝和酬謝建橋工匠和民工。

建墓 事先請風水先生選定墓址方位,後擇吉日,做墓坯和左右陰宅。有錢人家用條石砌成墓坪,面積10多平方米,磚石砌墓面,完工後設酒席款待工匠和親友。

砌竈 俗稱塗竈,擇吉日良辰動工,以粉幹蛋為點心款待師傅,並在竈腹內安放瓷罐,內裝銅錢、五谷、竹釘等物,以求五谷豐登,財丁兩旺。完工後升火爆米花,以示大發吉慶。設酒席宴請師傅和親友,親友送紅燭、鞭炮、糕、鹽、花生以及碗筷等廚具,表示祝福和慶賀。

  • 上一篇:圓形青銅古董
  • 下一篇:帝國時代4蒙古如何建造攻城塔?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