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德欽民”印章,清代康熙,檀香木,新方誌珍禽異獸,中國篆書。表面為11cm正方形,高度為10.8cm,按鈕高度為6.2cm .附黃絲帶。壽山石是“雍正壹生之寶”的整體造型之壹。
“雍正壹生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海水行牛龍方印,中國篆書。表面為12.4cm正方形,高度為11.5cm,按鈕高度為6cm。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太子益交壽山石,在旁刻寶,上諭:‘雍正之寶’。這點我很佩服。2月24日,壽山石在九龍鈕的龍的側面刻了壹個寶。‘雍正之寶’鐫刻後,制成錦盒,易親王呈上。”壽山石猶如“雍正尊親之寶”
“雍正敬親之寶”,清代雍正,壽山石制,臥如新方印、漢印篆書。面9.8cm見方,整體高9.7cm,扣高6.2cm,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益親王將壽山石之類的書交給太平,聖旨是刻‘雍正尊親之寶’。這點我很佩服。今天保德大夫交給袁敬紹和滕繼祖兩個篆書樣本,呈獻給伊親王。王玉:《景源少傳》的三行體是允許的,但筆畫蓋過了草,所以清理後再刻。跟著這個。太平九月十四日,有壹本壽山石之類的書,刻有雍正尊親之寶,易親王贈之。壽山石“尊天尊祖”印章全形之壹。
“尊天尊祖”印,清雍正,壽山石,吉隆牛坊印,篆書。表面6.6cm見方,整體高9.5cm,紐扣高4.5cm《清宮內務府辦公室工作檔案》記載: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伊親王交赤壽山石之書《龍扣》,上諭為:敬祖。這點我很佩服。四月初八,在紅色壽山石龍鈕書的壹面,刻上‘敬祖’四個字,做成錦盒,易太子獻上。“根據這個,我們知道這件寶物是雍正元年雕刻的。這件寶物是雍正帝早期的重要寶物和印章之壹,它經常被印在他的皇家書法上。壽山石飛熊年畫“早幹晚慎”印章全形之壹。
“朝幹Xi地”印章,清雍正,壽山石,飛熊牛坊印,中國篆書。表面為6厘米見方,高度為7厘米,按鈕高度為4厘米。此寶刻於雍正元年(1723)。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太子益將紅壽山石交飛熊,書受黨命:飛熊書刻有‘早作晚諫’四字。3月13日,紅色壽山石飛熊扣書,題寫‘早作晚諫’四個字...伊太子獻之。”這件寶物是反映雍正帝勤政思想的重要文物,經常被印在他的禦書上。這件寶貝的飛熊新鈕雕刻精美,是清初印度新鈕雕刻的代表作。壽山石的“良心”印章
“盡責”印章,清雍正,壽山石,雙長方形印章,中國篆書。面寬4.3cm,長9.4cm,高4.5cm,高1.8cm。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太子益交紅白壽山石,為第壹。順序:磨掉壹些邊,刻上‘兢兢業業’。這點我很佩服。四月初八,紅白壽山石鐫刻“盡心”二字,制成錦盒。太子易獻。”這枚印章是雍正帝寫的。壽山石雙獸新西蘭“愛賢愛民”印章全形之壹
“親聖愛民”印,清雍正,壽山石,雙獸新方印,漢文篆書。面6.6cm見方,整體高9.2cm,扣高4.5cm,此寶刻於雍正元年(1723)。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伊親王交書,紅壽山石,雙扣,聖旨為:‘愛聖賢,愛民’。四月初八,紅壽山石書兩獸扣壹面,鐫刻‘愛聖賢愛民’四個字,制成錦盒,易親王贈之。”這件寶物是雍正帝在帝王之後的自我告誡。壽山石“生命之寶”整體造型之壹
“乾隆是人生之寶”,清乾隆,壽山石,新西蘭方印,中國篆書。表面為13.3cm正方形,高度為13.4cm,按鈕高度為5cm。這件寶物應該是獻給乾隆皇帝頒布的聖旨,地位與“二十五寶”相同,是乾隆皇帝印章中規格較高的壹件。白玉遞上了“敬天為民,勤政為民”的龍新印章
“敬天勤政為民”印,清、幹、長、白玉、跨龍、新方印,漢文篆書。表面為9.6厘米見方,整體高度為9.2厘米,按鈕高度為4.6厘米。附黃色絲帶。印章四周,龍皇帝所刻“尊天、勤民、寶”四字小詩。壽山石上有“寶才德”的獸首新印
“寶而德”印,乾凈,壽山石質,臥獸新方印,漢文篆書。面為4.1cm見方,整體高4.5cm,新高1.9cm,此印與“乾隆禦筆”、“德林心”壹起使用,在所有禦制字畫之上。乾隆皇帝把這個放進印章裏,是為了表示他求賢若渴,他渴望從遠處接近。翡翠遞上了“回歸政治,依然練就政治”的印章
“回歸政治,仍訓政治”印章清晰、幹爽、綿長,藍寶石制成,牛龍方印,中國印章。面6.3cm見方,高5.6cm,按鈕高2.7cm,附黃絲帶。壽山石沿用了新紐扣“嘉慶尊鮑芹”的造型
“嘉慶敬親之寶”,清代嘉慶,壽山石,形制新的長方形印章,中國篆書。表面長9.7厘米,寬9.3厘米,高17.8厘米。“敬親寶”壹般是在新皇帝登基後不久制作的,用於表彰謚號或國徽。這個“嘉慶敬親之寶”在嘉慶初年的乾隆皇帝裕陵墓碑上就已使用,是制作嘉慶皇帝寶璽的較早壹方。此寶至少是乾隆二十年(1755,乙亥年)內府禦用工匠雕刻,以為是用來祝壽的,嘉慶初年刻有現在的印章,所以此寶顯示了乾隆年間皇宮壽山石的雕刻水平。常化石雕刻雲龍的“只有幾個,只有壹個健康”印章。
“唯數而唯生”印章,清嘉慶,常化石,刻有雲龍方印,漢文篆書。表面為7.1cm見方,高度為14cm。嘉慶以“唯數而唯生”為治天下之鑰,故刻於印上,掛於世,應牢守典墨之教。翡翠雲龍紐約“心連心,壹生壹世”印章。
“心連心”印章,清嘉慶,藍寶石,雲龍牛坊印章,中國篆書。表面為4.1cm正方形,高度為7.3cm,按鈕高度為3.1cm。玉,瑞寧獸,新西蘭“護泰持利”的印章
“護泰持利”印,清嘉慶,藍寶石質,瑞獸新葫蘆形印,漢文篆書。面寬2.4cm,長4.1cm,高3.1cm,高1.9cm。壽山石雕雲龍“政法常”印
“政貴恒常”之印,清道光,壽山石,刻雲龍紋方印,漢文篆書。表面是4.6厘米見方,高9.9厘米。壽山石雕靈芝葡萄“龔建韋德”印章的全部形狀之壹。
“龔建韋德”印章,清道光、壽山石質,刻有靈芝葡萄形狀的新方形印章,漢文篆書。面6厘米見方,高9.5厘米,此印是體現道光帝節儉思想的重要物件。水晶鏈橋扣“同治尊鮑芹”
《同治敬親之寶》,清代同治,水晶,連環橋方印,中國篆書。表面4.8cm見方,高度5.2cm,按鍵高度2cm。同治皇帝寶璽。這件寶貝是用壹塊水晶雕刻而成的,尤其是橋鈕和鏈子,雕刻難度很大,很難成型,所以非常難得。此寶是慈安太後、慈禧太後和鹹豐帝定陵墓碑所寫。“同宗”和“禦賞”兩印
“同宗世家,禦賞”的印章,清鹹豐,兩方壹套,* * *裝黑漆盒。其中“同道堂”印章、青田石、光元素、篆書。面2厘米見方,高8厘米。“禦賞”印,田黃石質,光元素,篆書。它的寬度是1cm,長度是2cm,高度是5cm。這兩枚印章原本是鹹豐帝用來玩遊戲的。二印作為聖旨頒發的文件,從鹹豐十壹年七月十七日開始使用,至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皇帝在位結束。它是晚清政治的見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