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府誌》中有“十景”:
白居泉:又名冷泉,位於北峰山頂原泗州塔大門外左側。它只有3尺寬,清澈的水可以用來學頭發,而村民可以用水洗,民間傳統可以治眼疾。1958被石頭砸幹了。右邊還有壹個春天,很早就枯萎了。兩個彈簧左右對稱分布。相傳它們是二十八星宿金牛留在這裏的,被稱為藍眼冷泉,人們形容它們是壹雙牛眼。據《淩風生》記載,乾隆皇帝親赴馬飲水而食的昆山,在石板上寫下“白居泉”二字,並配詩壹句:“鐵筆點石堅,龍馬飲玉泉,水晶三尺水,故曰寒。”這泉水因此得名。
平臺上:北峰與馬鞍之間,取唐代杜甫的《且月奔流上河》,晨看日出,夜賞月,輕意境。
神狐洞:山西坡玉光閣以上5米,深2 ~ 3尺,現藏於竹林中。相傳馮禪師(明本禪師,元代高僧,號)設道場時,洞內走出壹只神虎聽法;此外,當禪師建立道場時,有壹只神虎在,但李卻能把它弄下來。神虎被李追趕,化為“山貓”,蜷縮在東坡的石縫裏,才得以逃脫。
明本禪師(1263—1323)是元代的壹位僧人。俗姓孫,名,字知覺,西天目山方丈,錢塘(今杭州)人。明本自小喜歡佛學,略通文墨便背經,常常伴著燈光到深夜。24歲到天目山,受禪寺教誨,白天工作,晚上孜孜不倦地念經學道,出家為僧。仁宗被授予“光輝禪師”稱號和“普英國師”稱號。休息的地方叫夢幻山居。
紅嶺渡口:昆山南麓100米左右,水不深。村民們在這裏種植水紅色的荸薺,因此得名,因為它們坐在壹個木盆裏漂浮著。劉樺飛進船裏,躺下來吸引淩華相信比流。聽說風景全是楊子,陽光明媚看湘樓。
劉陽橋:昆山前面,是名山前的壹座橋,單孔石板橋,跨度12米。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清道光七年在張赟翻修。原橋左右兩岸種滿了柳樹,與“紅如夕陽”的紅菱渡相映成趣。1977河道填築分流,原橋拆除。在新河35米處建了壹座新的混凝土橋,在它被移動之前,仍然使用它原來的名字。
紫藤小徑:它是由修道士殷飛和他的第壹個天則種植的。
殷飛禪師,明末清初的壹位高僧,原名佟容,俗名何茂,是林繼宗的第三十壹世孫。歷任莆田黃埔寺住持、海鹽金素寺住持、寧波天童寺福和福延寺住持、建福清(江蘇江陰)人。殷飛被尊為嚴復中興的創始人,順治皇帝因其修寺有功而獎賞他,並由皇家政府授予他壹件長袍和壹個鐵碗。楊庭堅在寺裏寫的曾贈的詩是他寫的,詩中說:“玉峰今日高,十指教俯首。”。他的著作十分豐富,包括《法語》14卷、《祖庭鉗錘錄》、《居士殘燈錄》、《心燈研究》、《漁皮集》、《吊瓢集》等,以及白質·龔宇所著《五燈嚴統》25卷。弟子包括第壹代高僧傑禪師和日本黃伯宗第二代祖師慕安禪師。
求花場:位於山北麓。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徐夢茹、陳繼儒,遊覽昆山時得到壹座別墅,經檢驗為二陸遺風,於是修建了翔宇堂,其側室稱蛟堂,中間供奉二陸之神。翔宇堂的陰二路廟左側是壹個廣場,約6畝。若想種花,請向親友獻花,故名乞花田。
王世貞(1526-1590)生於嘉靖十壹月初五,卒於萬歷十八年十壹月二十七日。他出生於明朝南直隸蘇州太倉。王世貞十七歲進士,十八歲舉人,二十二歲進士。歷任大理寺左殿、刑部員外郎、閬中,山東青州副使,浙江左政使,山西省按察使。萬歷年間,歷任湖廣按察使、廣西右政使、雲陽總督。後來,由於張作惡多端,他被遣送回了老家。張死後,王世貞恢復應天知府兼南京兵部侍郎。他厭倦了做官,去南京刑部做了大臣,死了當禮物送給少保太子。王世貞、、許仲行、梁幼玉、宗琛、、吳被稱為“後七子”。李攀龍死後,王世貞獨霸文壇20年,著有《益州山人》四稿、《山堂集》、《嘉靖以來實錄傳》、《人生實錄》。
陳繼儒(1558 ~ 1639),明代文學家、畫家。字仲醇,號眉男,麋男。華亭(今上海松江)誕生。29歲的朱升隱居在小昆山,後來又住在東佘山和都門。他寫作,寫詩,擅長書法。他還會畫東西,多次被詔令征用。擅長水墨梅子、山水、畫梅,畫冊書頁小,自然隨性,姿態疏朗。《論畫》主張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認同書畫同源。有傳世的《梅花書》《雲山卷》。著有《陳梅公全集》、《小窗秘史》、《吳哥將軍墓碑》、《尼古拉斯實錄》等。
玉光閣:在山西的山坡上,離地面約10米。原亭高約2.5 ~ 3米,八角形。取玉潤錦緞,多結之後霜雪更濃。頂部由玉石灰制成,看起來像道士穿的金道。每片花瓣都鑲有榫頭,飾有花紋,葫蘆冠,周長約4.4米。
七仙堂:清朝所有後人都葬在二鹿寺,供奉楊偉貞、、陸、陸、陳繼儒,稱為七仙堂。
朱思瑛,字多臣,壹字幹壹,又字秦莊,別號宋厝,青浦人。董其昌視其為千裏馬。學者稱他為九峰先生,因為他曾在九峰讀書。19歲是縣城學生。明清鼎革之時,家業遷,對天下無用。他沈迷於風景,興風作浪,飲酒作樂。清順治十七年(1660)為舉人,十八年(1661)為秀才,但未結婚,回到南方老家。會玩出獄,被拒絕了,後來再也沒打算當官。倒袋黃金,尋巖溝壑治,疏川沼澤,作奇隱,遍九峰。晚上好二學,放養六只動物,給資本,鼓勵屠夫轉行。以前和昆山的葉凡愛是朋友。葉放的愛字姬子,他的名字叫易安,有壹個協議,壹起退休。朱思穎專門為他修建了吉亭和翟宅,並派當歸去勸他盡快信守諾言。清康熙二十壹年(1682),葉凡愛死於京師。12月,繼承人去世,享年59歲。
壹山樓:在讀書桌上,取飛鶴書,畫海形,於是何炅扔進尼龍裏。轉林為山,松溪被其削。前探赭石,後撐青山,毀於清末。娟秀全:昆山山前路北,老石河東岸,有壹條涓涓細流從石縫中流過,終年不息,直至潮水淹沒退去。1978河道拓寬,石駁護岸丟失。
二路府:在昆山之下,是陸機和陸雲的舊居。陸機詩中說“似谷滿水,雅府滿蔭”,就是房子的位置。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仰慕的人很多,留下的詩詞也很多。北宋詩人梅四年作《過華亭》壹詩,可見北宋時二路府早已荒廢。
陸機(261-303),吳軍吳縣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吳郡盧氏人,孫吳宰相魯迅之孫,第四子阿福。他和哥哥陸雲壹起,與古戎、陸雲並稱“二陸”、“洛陽三駿”。陸機曾經是孫吳的壹名牙守。吳亡後,在西晉做官。太康十年(289),陸機兄弟來到洛陽,文采壹時,得太常張華賞識。從那以後,他們的名氣大增。有時會有“兩地入洛杉磯,三票降價”的說法。歷任太傅、吳國大夫、閬中大夫、閬中作家等職,與甲米等人成為“金谷二十四友”。趙王司馬倫上臺,被引為丞相參軍,被任命為管仲侯。當他篡奪王位時,他被錯誤地任命了。司馬倫被處死後,被成都王司馬穎所救。從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被世人稱為“魯平原”。泰安二年(303),被任命為後將軍兼河北巡撫,率軍討伐長沙王司馬,但被七裏劍擊敗,最後被三個部落殺死消滅。陸機“奇才少,文章天下第壹”,詩歌重藻重畫,駢文也不錯。陸雲和他的哥哥都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太康英語”。以潘嶽為代表的西晉詩人形成了“太康詩風”,被譽為“泛江海”。陸機還擅長書法,他的《平復帖》是中古時期最早的正宗名人書法。
(262-303),生於吳縣,西晉官員、文學家,東吳宰相魯迅之孫,第五子康。與哥哥陸機合稱“二陸”,曾為清河文史,故世稱“陸清河”。陸雲六歲時智力和文化水平都不如他。他被推薦時只有16歲。太康十年(289),陸雲來到首都洛陽,並經常拜訪張華。張華很欣賞他,把他介紹給了劉道真,二祿日後名聲大噪。有時候有“兩個陸客進洛三張票降價”的說法(“三張票”指張載、張、)。後來,陸雲被任命為吳王司馬燕的醫生,他敢於直言,經常批評吳王的瀆職行為。受到的好評,歷任商、史、太子中設、中書侍郎、清河文史。陸機死於“八王之亂”,被三族所滅,陸雲也牽連入獄。雖然很多人要求司馬穎不要牽連陸雲,但他最終還是被殺了。他四十二歲,沒有孩子,有兩個女兒。在清河被自己的親密黨徒和學生迎接和埋葬。
雅芙草堂:三聖閣西側,取陸機《玉與石龍作》詩:“雅芙若有所思,惆悵。”意思是,陳繼儒建於明朝,二祿供奉於此。
讀書臺:原泗州塔的斜坡下,是壹塊長24米,寬8米的平地,似乎是人工挖的。平臺後面有壹面屏風石墻,高5 ~ 6米。相傳二路隱居故鄉,閉門讀書10年,是其遺址之壹。後人在此建二魯寺。
泗州塔:又名九峰寺(或九峰禪寺)。它建在昆山北峰,慈玉塔旁,占地3畝。唐朝隆碩元年(661),僧伽佛傳江南,路過後建了壹座慈玉塔。南宋元年(1165),塔前建觀音殿。因僧伽晚年定居泗州,故稱泗州寶塔。明清時期,塔院修建頻繁。先後建有觀音殿、真武殿、西殿、三生閣、藏經閣、寶訓殿、水月殿、華佗殿、大雄殿、三觀殿。山門四大金剛,寺內十八羅漢,規模宏大,成為江南名寺。明代王世貞有詩:“望紫青山,老僧坐禪,爐煙靜日松寒,獨寒雲歸。”清順治五年,僧眾對正殿不利,易動工。不動壹面墻,瓦片不動,塔院正殿和佛像由南向北。清康熙八年(1669),禪師於本月專門修建了張奎亭,供奉順治十七年(1660)十月三、四日,清祖師爺特別賜給他的“樂天知命”“壹池荷葉無窮盡,幾株松花綽綽有余”和“天上無月,人間只有壹個和尚”。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南巡來到松江,三月二十五日,贈禦書“奎光燭影”四字匾。南宋建炎二年(1128)二月二日,慈玉塔失火。明朝萬歷年間(1573 ~ 1620),雖有重修,但又失陷。此後,僧人在於北山坡修建了三座石塔,但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 ~ 1820)被毀。
僧伽大師,壹個叫泗洲的和尚,說他是哪個民族的,姓什麽。少年出家,立誓遠行。唐隆碩二年,僧伽從玄奘法師求西出境的別地裏關入唐,發源於涼州,經歷洛陽,到達江表,止於嘉禾靈光寺,教化澤國水鄉百姓。2003年2月30日,經考古人員初步考證,為65438年2月28日江蘇江陰青陽人。唐代的觀音像是仿照僧伽的樣子,所以多為男性,後來演變為女性。
慈玉塔:位於昆山北部,又名泗州塔。是唐龍碩初西方僧伽來江南宣傳時所建。僧伽晚年定居泗州,被封為泗州僧。明朝萬歷年間,寶塔倒塌,僧人在山北坡又建了三座石塔。
夏仲景祠堂:山背後,明朝大臣尚書朝大宗師夏元吉。夏是專職水利部長。永樂元年,奉命主持江浙水利,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死為“忠君太平”。百姓感念其德,在昆山設祠。臥薪嘗膽,重建家園,被尊為神,稱夏。俗稱土地廟。解放後,於50年代拆除。
夏元吉(1367 ~ 1430),湖南湘陰人,明初重要官員。出生在德興,早年喪父,機械收養母親。他被家鄉推薦到國子監,入選禁中書聖旨,又被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視廉潔幹濟。文健皇帝當時是住房部的右侍郎,後來擔任采訪官。他任內,政治清明,民心所向。靖南之戰後,明成祖登基,委以重任,與《周易》同為世人所知。明朝成祖統治後,他先後輔佐任炫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明宣宗宣德五年去世,享年65歲,封給了壹個姓石的仲景。
張氏宗祠:在山後,為清代杭州知府的祖先所建。
崔(約1780 ~ 1780),清代藏書家。劉權,松江府(今上海)華亭婁縣人,藏書三萬卷。嘉慶六年(1801)進貢軍機張靜,任河南周琛知府,道光六年(1826)兼任杭州知府兼護鹽運使。死後葬於昆山走馬塘北岸。墓誌發現於1983,縣博物館收藏。
盧希安墓:據《雲》記載,墓在昆山之巔,北伐將軍藝鷺的舊墓碑早已破敗。宋代許商在壹首詩中說:“尋古道崎嶇,衰草藏寒原。要念軍功,碑只保存了壹半。”到了清朝,已經找不到蹤跡了。
盧希安,性格能力。赤武六年,招為大夫。之後,又遷為大夫,兼禦駕,遷黃門輔,封海鹽侯。在金平南部,爾乃夫榮進入了客串皇太子的行列。和吳連著看凱川。凱嘗為將軍征服北方。至於天吉二年,是在《廬隱列傳》的末尾,藝鷺召回建業,恢復將軍之職。妳是不是也嘗到了海晏襲北侯的滋味,壹日之內重奪舊名,歷史卻失傳了?
《山上夕陽》石刻:近年在山腰二路讀書臺附近的懸崖上發現,題寫“子瞻”二字,懷疑是蘇軾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