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

縣城概況

臨縣位於山西省西北部,西臨黃河,與陜西佳縣、吳堡隔河相望。興遠縣在北方;東邊的房山、離石;南與柳林接壤。

面積2971平方公裏,現轄10個鎮、28個鄉,人口54.55萬,是呂梁地區人口最多的縣。

臨縣轄13鎮、10鄉:內街、柏文街、三交街、磧口街;林泉鎮、柏文鎮、成莊鎮、土阪鎮、胡克鎮、三交鎮、團水頭鎮、林家坪鎮、招賢鎮、磧口鎮、劉家輝鎮、叢落峪鎮、曲峪鎮、木瓜坪鄉、安業鄉、玉屏鄉、清涼寺鄉、石柏頭鄉、雷家齊鎮。

臨縣在西漢時期位於鄰水縣。

北周元年,象設烏土郡,也治烏土郡。

隋開帝元年,烏土縣改太和縣,烏土縣改太和縣,三年廢縣。

唐武德三年,太和縣改為臨泉縣。

金天會元年,臨泉改為臨水。

元至元,三年設林州,明洪武二年廢林州,改林縣。

南林縣於1940年分離,並於1946年並入臨縣。

該縣的地形主要是黃土丘陵。由於長期被流水切割,地形破碎,河溝縱橫交錯,水土流失嚴重。

整個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

壹般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峰是北部的紫金山。東面的白玉廟峰海拔1924米,是縣城最高峰。

境內主要河流為沁水河,發源於興縣白龍山南麓,從東北楊坡村進入,從南部磧口流入黃河,全長90公裏。河兩岸有26條支流,均為山河,夏季水量暴漲。縣城西緣黃河自北向南流經當地流程102km。

全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8度,月平均氣溫-8.1度,7月月平均氣溫22.6度,年平均降雨量521毫米。霜期為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無霜期約為170天。

[編輯此段]社會發展

臨縣現有耕地141.1.5萬畝,糧食作物有小麥、谷子、高粱、玉米、谷子、豆類、馬鈴薯、蓧麥等。

經濟作物包括棗、油籽和棉花。

臨縣礦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開發前景廣闊。

該縣主要工業有發電、采煤、煉焦、冶鐵、化肥、水泥、釀造、紡織、印刷、陶瓷、造紙、食品加工等。

臨縣的交通主要是公路運輸。橋口至興縣的公路幹線貫穿縣城南北,城關至嵐縣的公路幹線貫穿縣城東部。

此外,還有許多鄉級公路連接城鎮和礦區。

胡克黃河大橋的建成對晉陜兩省的物資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臨縣紅棗年產量居全省前列,有“紅棗之鄉”的美譽。加工後的紅棗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並打入國際市場。

臨縣豆腐和良種驢也相當有名。

黑龍寺,位於臨縣橋口鎮臥虎山,建於清乾隆初年,完成於光緒二十六年。面對滾滾黃河,整個建築布局嚴謹合理,造型壯觀。這是人們參觀的好地方。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磧口景區,大渡山景區,臨縣易居寺。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漢元朔四年(125),位於臨水縣(又稱陵水),屬西河郡。

西和縣隸屬於36個縣,橫跨秦晉省,15縣位於黃河以東,是鄰水縣之壹。

所以由窯頭鄉郝玉塔村北的古城梁管轄。

縣城南面是高狼、林和。

王莽時期,臨水縣改為建水縣。

東漢時,改稱鄰水縣。

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西和縣36郡合並為13郡,縣治(平定縣,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左前旗)南移509裏,置離石縣。

鄰水縣並入離石縣,仍屬西和縣。

漢末,西和縣並入太原縣。

三國初,仍屬太原郡。

魏皇二年(221)設立西和縣,至今仍屬其所在地西和縣(今汾陽縣)。

晉朝時,縣域屬離石管轄,被匈奴占領。

十六國時期,屬離石鎮。

南北朝時,烏土郡、烏土郡位於北周,故治於縣城南三十裏的福地村。

南林(三交鎮以南)位於胡軍和鼎湖縣境內,所以治所在柳林縣孟門鎮。

東(三交鎮以東)設庫戶郡、庫戶縣,故治於今方山縣南村。

隋元年(581)廢郡,五圖改太和,修石窟,湖仍定。

大業三年(607),改州為縣。

三縣皆屬離石縣。

唐武德三年(620),太和縣改臨泉縣,屬石州,故治在今城北25公裏的古賢村。

縣城南邊還是鼎湖。

五代人。

宋仍稱臨泉郡、鼎湖郡、離石州,隸屬河東道。

傅園二年(1099),改為晉寧軍,軍治陜西郡夏佳魯彥。

金天會元年(1123),改稱鄰水縣,棄金寧軍,屬石州。

金明昌六年(1195),定湖縣改為孟門縣,面積不變。

金鎮佑統治末期,臨泉被封為大定府。

中蒙二年(1261),改臨泉,屬太原郡。

所以統治還是在這個城北的古縣城村。

元三年(1337)升為林州,但不領郡。

明洪武二年(1369),州降為縣,屬太原府。

臨縣縣名依此而定,至今未變。

萬歷二十三年(1595),改為汾州府。

清朝受明朝統治,縣屬集寧路汾州府。

民國時,撤銷州,縣直屬省轄,但仍設集寧路。

領土分為五個區: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

民國二十九年(1940)縣城解放,建立* * *領導的抗日民主,縣城劃分為10區。5438年6月+10月,為適應抗日戰爭需要,臨縣分為臨縣和南林縣,臨縣7區,南林縣5區。

民國35年(1946)65438+10月,南北合並,仍稱臨縣,10區2市(臨縣市、橋口市)。民國三十六年(1947)改為橋口。

1949後歸興縣社管轄。

1952年,興縣署撤銷,劃歸榆次署(後改為晉中署)管轄。全縣有11個區,1個市。

1953年3月,又增加兩個區,* * *設13區,144鄉。

1955年3月,13區劃分為四個中心區,144鄉鎮不變。

1956年4月,撤銷4個中心區,將原來的144個鄉合並為74個鄉,1個鎮。

1958年3月,全縣75個鄉鎮合並為61個鄉鎮。

1958月,撤銷10個鄉,成立15個人民公社。

1959三月增加為20個人民公社,四月增加為26個人民公社。

1961 7月,全縣有40個人民公社。

1965年4月,加入41人民公社。

1971年在呂梁地區設立行署,由晉中機構劃歸呂梁行署管轄。

1971年5月,石占頭、韓家山、陽泉三個公社劃歸方山縣管轄,坪頭、離石縣西側兩個公社劃歸該縣管轄。

1972年8月,陽泉公社劃歸縣城。

1972年3月,平頭、西澤公社劃歸離石。

1973年2月,興縣蔡家會、格昂上公社劃歸臨縣管轄。

1975 165438+10月撤銷鎮公社。

1976 65438+10月,蔡家會、葛壹上公社仍屬興縣管轄。

到目前為止,全縣已劃分為38個人民公社。

1984 4-7月,鄉(鎮)村制變更。

全縣有10個鎮,28個鄉。

2002年村並鎮,全縣有13個鎮,10個鎮。

2004年7月,呂梁撤地設市,至今仍屬呂梁市管轄。

?年,臨縣轄叢落峪鎮、城關鎮、柏文鎮、土板鎮、克虎寨鎮、湍水頭鎮、三交鎮、招賢鎮、磧口鎮、劉家輝鎮、窯頭鎮、成莊鎮、程家塔鎮、萬安裏鄉、木瓜坪鄉、安業鎮28個鄉鎮10。

2000年,臨縣總人口為553440人。鄉鎮人口:城關鎮55928柏文鎮18707成莊鎮19338土阪鎮11478胡克鎮11233三交鎮3642I團水頭鎮1514。8+05142橋口鎮17817劉家輝鎮19484叢落峪鎮16985窯頭鄉19208程家塔鄉4870萬灣裏鄉165438。8+0747玉屏鄉12254陽泉鄉5288小廠鄉7152清涼寺鄉10419石柏頭鄉9256草玉屏鄉10458梁家輝鄉4429雷家臺鄉7265華凱鄉865438+。8+01832七道鄉24071後大峪鄉13206棗圪塔鄉14274車幹鄉13286高家山鄉8619索達幹鄉65438+。肖家頭鄉11659曲魚鄉12849(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zhidao.baidu/q?word = % c 1% D9 % CF % D8 & amp;CT = 17 & amp;pn = 0 & ampikaslist & amprn=10。lm = 0 & ampfr =搜索

  • 上一篇:小沈陽搶劫了紀曉嵐古董。
  • 下一篇:成語鑒寶提現審核什麽時候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