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誌,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7.7公裏。中軸線集中體現了古代北京城市建設的傑出成就,是世界城市建設史上最傑出的城市設計範例之壹。中國建築大師梁思成曾稱贊這條中軸線是世界上最長、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貫穿整個城市。北京獨特的宏偉秩序,就是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的;起伏、對稱的圖形或者空間的分布,都是以這個中軸線為基礎的;氣魄之宏大,在於這種南北向的延伸和壹致的尺度。“舉辦奧運會時,中軸線再次向北延伸,到達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永定門作為中軸線的南起點,歷史悠久,但也有拆遷重建的曲折經歷。老北京外城是在明朝定都北京140多年後,為了加強北京的防禦能力,在內城南部修建的。永定門城樓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骨灰盒建於1584。清乾隆三十壹年(1766),永定門牌樓,塔及甕重修。建設外城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北京的安全。外城的正門是永定門,永定門兩邊有左右兩個門。永定門城樓是北京外城七個城門中最大最壯觀的。曾經的永定門氣勢恢宏,光鮮亮麗,有重檐三滴水的亭子,再加上最高最厚的城墻,其建築規格為北京外城之最。從空間布局來看,永定門是矗立在外城墻中央的城門。與內城正陽門相對,位於南北中軸線南端,向北延伸,貫穿前門、天安門門、午門、神武門、地安門、鐘鼓樓、安定門,蔚為大觀。永定門是通往北京南部的主要道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流和交通需求,1957拆除了舊的永定門城樓,現在的永定門城樓是2004年重建的新城建築。值得壹提的是,在重建前,有關部門發現了失傳300多年的“永定門”石碑。2003年8月21日,北京晚報報道,這塊石碑長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書“永定門”二字蒼勁有力,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永定門修建時的真跡。現在重修的永定門,門洞上方的石匾上鑲嵌的“永定門”二字,就是在這塊石匾之後雕刻的,原作收藏於博物館。為了防止外敵入侵,北京永定門內城的修建始於元朝至元年間(1267)。明朝洪武元年(1368),拆除元朝修建的北墻,向南縮進五裏,重新修建。永樂十七年(1419),原南墻被拆掉,後向南延伸壹裏多,重建南墻,成為現在的北京內城。北京外城建設經歷了漫長的醞釀過程。雖然多次被重要官員提出,但建設過程相當曲折。《明太祖大事記》載:“嘉靖二十壹年(1542),掌管都察院的毛伯溫等人提出“古有郭必有城,城當保君,郭當保民...今天,城外的人在城裏的可能性幾乎是兩倍,所以他們應該采取預防措施。“我等待它是適當的建立壹個外城。但刑部官員劉揚認為“(外城)宜在無事時建,不宜在事多時建”,皇帝聽了劉揚的建議,但建城之事被擱置。”嘉靖二十九年(1550),工部侍郎王邦瑞“邀建重城”。嘉靖皇帝“重造城池,命其停止戰鬥,安歇百姓,直至秋來”以拖延。據記載,同年八月,安丹汗率領蒙古騎兵進攻北京郊區,北京已經處於極度緊急狀態,史稱耿旭之變。由於當時北京沒有外城金庫,城外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城外關廂地區的百姓紛紛湧向城門,請求入城避難。壹是朝廷下令將城門嚴鎖,激起民怨,以至於“直奔西天”的喊聲驚動了皇帝。王德對此作了說明,他說:“白天九門緊閉,軍民不便,可見魯之弱。”這是“開門聽人進進出出”的必經之路。但大量城外居民的湧入,造成了米價暴漲等壹系列問題,迫使朝廷開倉賑濟。這年十二月,由於朱等居民自願出資,《明世宗實錄》載:“築正陽、崇文、宣武外城,命張為侍郎,梁為京師禦商節度,呂兵為都督。”三官巷的城市建設已經開始了。但第二年就被勒令停工,理由是“從人民群眾中分得的財富有限,工作和服務繁重,壹時半會兒做不容易。”嘉靖三十二年,兵工朱為了鞏固城防,再次提出修建外城。李宗萬《北京古碑考》載:“嘉靖三十二年,為朱奏之。請守郊區土城舊址,以為壹周可在外壹百二十余裏。”嘉靖皇帝的寵臣嚴嵩也說:“今外城同心而建,果壹勞永逸。挖墳建房是必然的,不可能對這種大事產生同情。”至此,嘉靖皇帝放棄了自己最初不切實際的“四面皆富,非四面皆王”的設想,將工程控制在當時財力允許的規模內,最終保證了修建外城計劃的順利實施。《明世宗實錄》記載了嘉靖皇帝的態度:最初的修建計劃是在內城周圍修建外城墻,這樣北京城墻的平面就會建成鋸齒形。但實際上,外城是按照“蓋京城南側,轉東西兩塔,長28裏”的格局修建的,圍繞城內外的先農壇和天壇,總的建設規模不到原規劃的三分之壹,最後北京城的格局變成了“凸”字形。程楠外墻周圍的警戒和防禦線被停止,以後的朝代不能繼續建造。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修建北京外城,全長28裏,七門。由於修建外城的動機是為了加強北京的安全,城門的名稱往往帶有追求“安定”、“安寧”的色彩,如“左安門”、“右安門”、“廣寧門”(清代為躲避道光帝寧敏而改名為“廣安門”)。外城正門“永定門”寓意“長治久安”。據相關史料記載,永定門是逐漸建成的。永定門初建時,只建了壹座城樓。永定門甕城重建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東西寬42米,南北深36米。箭樓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加建的。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修永定門,平臺加高至26米,重修甕,甕正面建單層箭樓(兩層箭窗)。瞭望塔的規制很小,只有三間(12.8m)寬,壹間(6.7m)深,單檐歇山頂。骨灰盒呈方形,東西寬42米,南北深36米,外端呈圓形。箭塔有兩層箭孔,南面七個,東西三個。瞭望塔下開了壹個單孔檢票口。永定門城樓的建造持續了大約200年,跨越了明朝和清朝,才完全完工。建成後的永定門成為北京外城七個城門中最大的壹個。永定門雖然是外城大門,但建成後的城樓造型依然像北京內城的建築格局,雄偉地矗立在中軸線的最南端。火車進京,城墻拆除,有了外城墻的保護屏障,北京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空間。自外城出現以來,封建統治者不斷強化內城的政治功能,逐漸將商業文化設施遷至外城。當時北京南部成為商業區,很多達官貴人都住在這裏。由此,外城區形成了服務於內城的商業中心和文化中心。為來京考試的全國考生提供便利的地方俱樂部,基本都分布在外城。據《陳垣略》記載,當時外城知名會館有180余家。許多文人居住在外城,為外城文化的發展註入了強大的動力。琉璃廠有古籍、古玩字畫,還有筆、墨、紙等文具的生產和銷售。清朝末年,為了保持內城莊嚴肅穆的氣氛,內城的戲場遷到了外城,京劇、相聲、鼓書說唱等文學形式在這裏發展壯大。數百年來,外城成為北京各種藝術獨特的發展場所。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的發展,當年的“外城”已經叫南城了。老北京城的南部以永定門為標誌,稱為永定門內的程楠,是永定門外的城南。永定門南部在清朝和民國時期是壹片荒涼的郊區,除了幾塊菜地,幾乎沒有住戶。而程楠則更加繁榮,不僅有天壇和先農壇作為皇家祭祀的重要場所,還有立交橋、會堂、劇場等場所。北京天橋位於永定門的北面。清《光緒順天府誌》記載:“永定門大街,北接正陽門大街,經三。有壹座橋叫立交橋。“因為是天子在天壇和先農壇祭天的橋,所以叫‘天橋’。據記載,天橋建於元代,南北兩側有漢白玉圍欄。橋的北面有壹個亭子,橋很高。光緒三十二年,立交橋的高橋被拆除,改為低矮的石板橋。經過多次重建,於1934徹底拆除,原橋址不復存在,立交橋作為地名保留。天橋地區作為北京平民娛樂場所的聚集地和商品市場,擁有眾多曲藝表演場所。除了天橋,永定門北面還有天壇和先農壇兩個皇家祭祀場所。天壇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仙農壇是皇帝祭祀仙農之神,舉行借田儀式的地方。北京城墻開始拆,是從永定門那段開始的。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天壇成了外國軍隊的兵營。法國侵略軍為了方便運送軍用物資,在永定門城墻上開了壹個洞,擅自將盧漢鐵路從盧溝橋延長到北京的正陽門(前門),並建立了正陽門西站。魯漢鐵路更名為韓晶鐵路。與此同時,英國侵略軍還擅自將晉魯鐵路的終點從馬家堡站延長至永定門。後來清* * *被迫同意將火車引入市區,在正陽門修建火車站。就這樣,永定門的壹段東墻被拆了,形成了壹個缺口,讓北京鐵路可以進城。鐵路穿過東便門北、西墻後向西拐,穿過崇文門甕城,到達前門火車站。僅這壹段鐵路就在北京外城和內城開了三個缺口,崇文門甕城也被拆了。民國四年(1915)六月,北京內城修建“史靜環線鐵路”時,在城墻和護城河之間修建了鐵軌。為了鐵路暢通,北洋時期北京內城的朝陽門、東直門、安定門、德勝門、西直門相繼被拆,使北京城墻再次大規模被拆。北京塔的拆除始於1950。按照拆塔的時間順序,永定門塔是第六座被拆的塔。1950永定門甕城城墻陸續拆除。1953年春,為適應新中國建設初期人口增長和市政道路的發展,永定門城樓東、西墻做了兩道缺口。永定門城樓和箭樓也在1957因妨礙交通,界定為危房而被拆除。自此,這座明清北京外城七座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門被徹底拆除。申奧成功後,永定門永定門塔的重建得益於申奧成功。永定門是北京實施“人文奧運文物保護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京中軸線景觀提升最重要的工程。沒有永定門,中軸線就不完整,中軸線壹直被認為是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奇跡。為此,2004年,永定門城樓按歷史原貌在原址重建,北京南中軸線起點重建。經過有關部門和專家的反復論證,永定門塔重建工程最終決定在原址上建設。永定門重建用的磚還是嘉靖年間的老磚。永定門城樓拆的時候,三臺山的危險品倉庫正好要修墻,就把磚運來修倉庫的墻。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這些嘉靖年間制作的老城磚被帶回永定門城樓上重建。當然塔重建了,但是骨灰盒和瞭望塔沒有重建。塔身采用南非進口的12鐵木(又名鐵梨木)。選材時,國內沒有這種木材,工作人員就把目光投向了國外。幾經周折,工作人員最終鎖定了非洲漁民使用的鐵木作為漁船的桅桿材料。這種木材密度大(比重大),能沈入水中,堅硬結實不腐朽。於是,這些樹齡超過100年的12鐵木樹成為了永定門的“棟梁”。永定門重修時,明代門匾的出現是壹個驚喜。清朝定都北京後,北京城門上用中文題寫的明代匾額被拆除,換成滿文和漢文的匾額。辛亥革命後,民國初年內務部部長朱啟鈐請著名杭學學者張韶先生將京中各門的中文名稱重新書寫,並制作成石碑。寫於1931的《燕都叢考》說:“今天所有的書都是邵雲寫的..“隨著北京城門的拆除,張韶先生題寫的匾額大部分已經消失,明代城門原有的匾額更是鳳毛麟角。但永定門重修時,工作人員四處尋找永定門的史料。在古博物館工作幾十年後,他們突然回憶起,博物館工作人員在1990附近去地壇公園采集文物時,發現了壹個城門的牌匾,就把它拉回了博物館。當時為了防止石匾被風雨損壞,就放在古館院內的壹棵老柏樹下,上面覆蓋了壹層浮土。這塊石碑可能是永定門的嗎?工作人員迅速在院內樹下尋找,挖出了石碑。是永定門門樓上的石碑,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建永定門時的原石碑。原石碑長2米,高0.78米,厚0.28米。最初的石碑現在在首都博物館。重建後,永定門城樓門洞上方嵌有石碑,楷書“永定門”二字,是仿明代原有石碑雕刻而成。重建的永定門城樓高26米,寬5間,三重檐歇山頂。塔重建時,不僅開挖了原塔基礎,還查閱了原測繪圖紙,施工工藝嚴格按照傳統工藝進行。古文化遺址專家羅先生說:“從過去的永定門拆遷到今天的重建修復,時間和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壹個大大的問號,我們的城市從起點又回到了原點。“有些人稱贊重建的永定門城樓,但另壹些人認為它遠沒有想象中的宏偉。原因是現在永定門周邊高樓林立,無法展現高聳入雲的城樓。永定門城樓的重建再次呈現了北京完整的中軸線。在永定門城樓周圍,通過改造在壹大片空地上植樹種草,疏通護城河。重建的新永定門城樓與護城河水相得益彰,成為程楠壹道亮麗的新風景。煙墩遙相呼應。在永定門的南面,還有壹個著名的建築叫煙墩,與永定門外隔著鐵路遠處的塔遙相呼應。”《孫舊聞考證》記載“煙墩在永定門外半裏,官道西”。永定門不是正對煙墩,而是略偏東,即煙墩不在明北京中軸線的延長線上。明代北京中軸線與元代中軸線是否屬於壹條直線,學術界壹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同壹條直線,也有人認為元代的鐘樓和鼓樓位於老鼓樓街,老鼓樓街的延長線是元代的中軸線,而明代的北京中軸線是東。由於煙墩正對元大都的正門,有人認為煙墩建於元代,位於大都中軸線的南延長線上,偏離了明代北京的中軸線。顏敦是什麽?元明時期,北京有“五鎮”之說,五個“鎮”是按照金木的水、火、土排列的。東方神木廠(木),西有永樂華鐘燕(金),南有煙墩(火),北有昆明湖(水),中有景山(土)。南部的城鎮叫煙墩。因為南方五行屬火,所以建了烽火臺來應對。所以煙墩也叫煙墩。古人寫《煙墩支竹詞》:“沙道中有古跡,石樓即卓立煙墩。大部分的舊東西。誰能說呢?就在當年的正門前面。“煙墩建的時候只是個土臺。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北京外城時,用磚塊包裹。形狀是底部寬,頂部窄。飛機呈正方形,底長14.87米,面長13.9米,平臺高9米。上面有壹座著名的乾隆禦碑,高8米。碑上部蓋四角金字塔形屋頂方形碑蓋,四脊各刻壹龍。龍身呈波浪形欲騰飛,龍擡頭如飛奔的珍寶。清代,煙墩成為民俗小鎮燕京八景之壹。碑的南北兩側分別鐫刻著乾隆十八年(1753)的帝都章(南)和帝都章(北),歌頌了北京的地理形勢和國家富強、人民安全的景象。煙墩上的石碑是壹個象征,描述燕在北京隱居的地方。它是北京的歷史記錄,也是北京著名的碑刻之壹。碑下部為束腰須彌,基座周圍雕有五層圖案,如雲、龍、菩提珠、菩提葉等。在束腰部分,用高浮雕雕刻了24個水像,都是赤膊赤腳坐在海面上,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藝。永定門城樓和煙墩之間是永定門廣場,2009年9月30日竣工。廣場主題為永定門城樓,烘托城樓莊嚴肅穆的氣氛,形成完整的南中軸線景觀序列。永定門廣場橫跨護城河,占地8000多平方米。廣場采用北京特有的樹種,體現了城樓的歷史文化感和北京四季分明的氣候特征。
上一篇:崔義忠的《精品》雜誌專訪下一篇:張雲鵬故居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