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步行街位於廣州荔灣區上九路、下九路、市府路,是廣州三大傳統繁華商業中心之壹,享譽海內外。全長約1218米,商業店鋪238家,商戶數千家。
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西關風情的四大特色,在今天的商業步行街上中西合璧,構築了壹幅獨特多彩的西關風情畫。創造壹個美麗的旅遊景觀。
知名的上下九商業街位於老城區西關,東起上下九路,西跨包華路、文昌路,全長1.200余米。全段店鋪300多家,日客流量60萬人次。集嶺南建築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嶺南民俗風情於壹身。
悠久的商業文化
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上下九就已成為商業聚集區,印度僧人達摩在此登岸傳教,故名“自西來初”。明清時期,設有懷遠驛站(下九路南側)接待外國使節和商人。
隨著大觀河的開通和十三行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生意日益興隆。壹度各地商賈雲集,成為廣州最大的商業集散地。後來十三行被大火燒毀,商家逐漸搬進上九路和下九路。到清朝末年,此地最為繁華,是廣州與全國、海內外貿易的重要窗口。
同時,隨著上九路、下九路商業氛圍的日益濃厚,周邊衍生出了壹批與之相關的專業市場。壹百多年過去了,至今還能找到壹些歷史痕跡,現在已經發展成為這壹帶重要的商業網絡。東有紙批發市場,廣福中路有縫紉機專業市場。
光復南路布料市場;向洋路布料市場;德興路服裝配料市場;南部有十三路線著名的“古壹街”服裝市場、十八府路布料市場、全國著名的黃沙農副產品市場、清平中藥材市場等。西邊是市府路(現在是步行街路段)上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蓮香樓和很多大大小小的餐廳;
北面有長壽路理發用品專業市場、黃金產業、金銀珠寶產業;歷史悠久的鄭西來街玉器市場和酸枝家具街;盛遠街“古玩街”等。,被編織成縱橫近2。5平方公裏的龐大商業網絡匯集了各類商品,適應了不同類型商戶和市民的需求。
獨特的建築文化
傳統的西關建築有西關大屋、騎樓、竹筒屋等。步行街上的騎樓建築綿延數千米,建於清代,是壹座既吸收了南歐建築特色,又有中國北方滿族裝飾的建築。
還保留了西關的傳統建築風格,適應了南方炎熱多雨的氣候,是商家和客戶在任何天氣環境下進行商務活動的實用美觀的建築走廊,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目前人流量達數十萬。